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中的话,即 “威势独在于主,则群众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服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简要指出材料一、二、三的核心思想。
(2)试从时代背景和客观作用两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2021-10-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并日益突出,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一现实在实和理论领域引起了双重反应:不仅世界反全球化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经济全球化的批评者,…对全球化进程中加剧的贫富鸿沟、文明冲突、社会分化、环境灾难等后果进行了谴责。正如联合国前书长安南在2000年发表的“千年报告”指出的,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带未的悬珠差异、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等。

——摘自王佳菲《反全球化思潮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及其反思》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运动中出现反全球化现象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对反全球化运动进行评析。
2021-10-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赣六校2022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我们身处的世界,乃是近五百年来演变的结果:因为那个过去的时段,正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发扬蹈厉,建设一个以上帝恩赐个人福祉为主题的世界的时候。到今天,这个西方基督教文明独擅胜场的时代,其动力却在变质。而且,这种独擅胜场的局面,福山(注:即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著有《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等书)他们居然认为是“历史的终结”。为此,他们尽了一切努力,鼓吹要预防其他文化体系的崛起,以免自己的霸权被终止。

——摘编自许倬云《经纬华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方基督教文明发展的“动力变质”进行评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英国火车和铁路发展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760亚伯拉罕·达彼发明铁轨。
1801矿业工程师理查德·德里维斯克制成一台蒸汽机车,试图用于代替马匹拉车,但在试验中失败。
1814矿业工程师乔治·史蒂芬孙成功试制蒸汽机车“布鲁克”号,并在矿山投入载货运行。因运行时烟囱冒出火焰,矿山周围居民称其为“火车”。
1817史蒂芬孙受投资人皮斯之邀,建造从达灵顿到斯托克顿之间的铁路。
1825
史蒂芬孙驾驶他设计建造的“旅行者”号,载客630名,在达灵顿—斯托克顿铁路上试运行。
1830
世界上第一列由蒸汽机车牵引的客运列车在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线上正式运营。

——摘编自(英)斯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在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线上出现了最早列车等级划分:一等列车为黄色车厢,车速较快,提供有舒适的软席座椅;二等列车为蓝色车厢,车速稍慢,提供硬席座椅。随后某些铁路公司开通了三等列车,其车厢几乎是密闭的空间,阴冷潮湿,不提供座位,车速也得不到保证(没有准确对刻表,并且不允许携带行李。当时在铁路建设方面,大多数干线都集中在英格兰的东南部,苏格兰交通梗阻,威尔士没有铁路。

为了控制铁路事故的发生,英国议会于1840~1842年通过了一系列铁路管制法案,要求铁路公司在新线路通车前接受贸易委员会的检查,并在后者确认铁路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方可开通。同时规定,检查铁路情况的视察员若认为该铁路存有安全隐患,可要求其推迟开通时间,并可无限期延迟。

——摘编自刘佳《简论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铁路的发展及国家干预的开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火车和铁路诞生的条件。
(2)综合材料二,评析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的铁路交通发展状况。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代表人物与西学态度时间
林则徐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为了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组织人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适应当时对敌斗争和对外交涉的需要,着人迅速编译了《国际法》19世纪40-50年代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对强国御侮之路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他特别强调发展中国近代工业,主张“不必仰赖于外夷”,但应“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将“中国史事、本朝政论”称为“中学经济”,将“西方各国政治、兵制、学校、财赋、商务”统称“西学经济”;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90年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近代历史人物的一项或几项信息,并对其信息进行评析。
2022-01-0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6 . 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物,看法多元。

材料一   地方通常为专制主义笼罩,寒带形成强盛与自由之民族。自由散漫的割裂于各个角落的山地居民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原始民主制或者寡头制),大平原的人则要求让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君主制),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从决定作用逐渐下降到影响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影响作用变得越来越小,但其作用将是永远存在的,并且给人类文明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所以说虽然“地理决定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外因论,但并非没有兰毫道理和意义。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确定主题,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探讨评述。(要求:赞成、反对或提出另外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为不同典籍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影响是(     
文献评述
魏收《魏书》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
欧阳修《居士集》七世至于孝文,而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赵翼《廿二史札记》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
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率多摈弃之,有同奴隶。
A.巩固了北魏政权的统治B.削弱了草原民族的武装
C.推动了鲜卑族汉化进程D.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8年,旅京山东人士受危机意识和乡缘观念的驱使,创办了《山东杂志》。其发刊词指出:“《山东杂志》何为而作也?乃为东人筹生活之计、自全之策,而广集事汇、兼为论说,偏陲之父老子弟,使易其积习,以免于危亡也。”杂志由山东同乡集股经营,初次召集时,“大众非常踊跃,认百股者三人,其余十股至五十股不等,约计已集约在千股以上”。杂志在山东省内的东牟公学、济宁公立阅报所以及各府中学堂等地广设代派处,还采取“代销杂志十份以上者酌提一成”等办法促销。杂志的载文分为十类,即论说、朝政、学务、民风、吏治、实业、交涉、要闻、轶事、杂录。杂志以大量篇幅介绍近代社会政治学说,对列强瓜分中国的活动、野心和手段进行揭露,对清廷的吏治腐败和对内昏庸、对外出卖国家利权的事实进行批判。

——摘编自孙向群等《开启民智救亡图存——<山东杂志>评述》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山东杂志》创办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概括《山东杂志》运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时代价值。
7日内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丰城市东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41年12月,当鸦片战争战事正酣,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当斯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争执不过为了英国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这只不过是争端中的一个偶然事故,而并不是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是磕头!”这就是西方学界十分流行的“文化价值冲突论”,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主要是中西文化观念不一,中国人不以磕头为耻,但西方人难以接受。

——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亚当斯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1-01-24更新 | 983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660年前后,一种机械论的自然观荡涤了神秘主义。此后,自然界被认为像最精致的机械钟一样运转,天体运动规律可以被准确无误的预测,大自然本身可以被人类充分理解。”与该评述相关的史实是(     
A.文艺复兴使人彻底挣脱宗教束缚B.科学革命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
C.宗教改革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D.启蒙运动高扬理性主义的旗帜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