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8年,法籍神父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博物院是我国最早的近代博物馆。1874年,英国亚洲文会又在上海设立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主要陈列从长江流域和华北采集的动物标本。1905年,张謇在南通建立的“博物苑”,是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1912年,教育部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以国子监为馆址,1921年正式开馆。1933年蔡元培等人倡议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由于战争影响,到1948年第一期工程及附属工程才竣工。至1949年,偌大的中国领土上仅有21座博物馆,平均两千多万一座。

——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发展的第一次高潮集中在1950-1966年,博物馆数量增长到300余座。1958年,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说,“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根据这一指示,中央和各省市纷纷建立或扩建了各类博物馆。改革开放以来,在绝对数量上,中国已成为世界博物馆大国,截止2015年,博物馆已增加到4692座,年度观众7亿人次,平均二十多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博物馆逐渐成为城市的基础配置。

——郭小凌《<博物院>创刊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中国博物馆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原因。
2022-11-11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迟在汉武帝时期,汉代就已设立掌管民间俗乐的“乐府令”。根据《汉书. 艺文志》:“自孝武设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 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歌和贵族、文人的创作,并加以分类编排予以演唱。从数量来看,仅仅是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巳著录28家314篇。东汉乐府史籍不载,当也不在少数。从作者看,汉乐府包括贵族创作、文人创作和民歌三个部分。贵族和文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的精华在民歌。

——摘编自罗宗强、陈宏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材料二   1937-1945年期间,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强调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之后,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涌进了文艺领域,根据地的文学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1942 年之后,根据地的文学在工农兵文艺方向的指引下,大放异彩,佳作迭出。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都是其中的佳作.

——摘编自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例如《乔厂长上任记》为代表以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改革文学;以贾平凹《高兴》为代表的关于农民工进城的文学书写。而徐则臣的《王城如海》,则设计了一个以世界、全球化为叙述空间背景的新故事.新时期文学在不断向外开放、学习各种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同时,发起了“寻根文学” 的文学思潮,来重建当代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血脉关系,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精神滋养。

——摘编 自张丽军《改革开放与新时期中国文学四十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乐府诗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根据地文学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3 . [古代美洲与近代“美洲的发现”]

材料一玛雅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其形成经历了由公元前800年到公元1500年的漫长时期。古代玛雅人曾经建立了以墨西哥的帕林科、危地马拉的蒂卡尔、洪都拉斯的科潘为代表的文化中心。玛雅由于对外交往的贫乏,社会形态发展缓慢。与宗教信仰相关的科技高度发达,如历法、星座图、建筑等,但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科技却十分落后。

他们培植了众多农作物,依靠农牧业养活了众多的人口,但主要使用的却是简陋、落后的石器、木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

——摘编自黄小群《美洲土著人文化探源》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对人类是福音还是祸害?”这一困惑被称为“雷纳尔之间”,是法国研究美洲的专家雷纳尔于1780年提出来的,由里昂研究院设奖征文,此举更是将欧洲学界对美洲“发现”及其后果的争论推向高潮。这场争论主要局限在欧洲学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雷纳尔之间”作出回答,“肯定”与“否定”观点对立交锋。争论高潮迭起,但并未决出高下胜负,里昂研究院也从来没有从征文中择出最佳论著,奖项无果而终。

——摘编自王晓德《“雷纳尔之间”与美洲“发现”及其后果之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玛雅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怎样看待欧洲人“发现美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福建为“八山一水一分田”,1661—1840年,福建人口增加了近13倍,随之,福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民众生存艰难被迫移居海外求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后,福建安溪一带都有民众参加,运动失败后,参加起义的民众被迫逃往海外。丁日昌在《为秘鲁在澳门、厦门等地拐骗华工出洋致总署函》中说:“此等承工华民,皆因兵燹之后,一时失业,受其引诱,其甘心愿往者,固无一二也。”尤其是十九世纪初期奴隶贸易废止后,华工成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劳动力来源。1866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准予华人出洋承工,华工出国开始合法化。晚清福建华工出洋后主要流向东南亚地区,此外,部分华工流向美洲和马达加斯加等位于非洲的英法殖民地。华工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

       ——摘编自《晚清福建华工出国探析》等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欧洲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摧毁了欧洲的传统经济,导致剩余劳动力向海外迁徙。由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无法解决,欧洲国家开始发生周期性危机,社会极不稳定,至三四十年代,革命运动遍布欧洲。在政府高压政策下运动先后失败,许多工人感到失望,纷纷移民美国。西欧各国渐渐意识到人口外流可以减轻国内的人口负担,达到医治贫困的目的,逐渐取消了限制移民的法令。德意志于1848年革命后,废除限制移民的规章,简化移民出国手续,以此达到疏散革命力量的目的。而同时期的美国工业化迅猛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大大增加。据1871—1892年的统计,美国来自欧洲的移民中,有23%是熟练工人,还有一部分专业人员。如电话发明家贝尔就是1871年来到美国的苏格兰移民。英国纺织厂的熟练技师塞缪尔·斯莱特1789年移民美国后建立了一系列棉纺织企业,被称为美国的“阿克莱特”。

       ——摘编自《19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向美国移民的历史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福建华工出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清福建华工出国与19世纪西欧赴美移民的不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人口跨地区迁移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的宗教改革在当时绝不是单一、孤立的事件,它是欧洲宗教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教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重新检视自己的信仰,结果越来越多的英格兰人认识到个性解放和信仰自由的重要性,逐步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迷信中解脱出来,英国教会也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这种结果对英国王权而言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加尔文主义等新思想、新观念的激荡下,人们在公开大声质疑教皇、主教特权时,也开始私下低声谈论诸如“君权的性质以及一切权利的性质”“国王是否可以像上帝一样任意统治国家,人民是否能够凭自己的意愿被统治”等话题。

——摘编自刘吉涛《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一场被低估的宪政革命》

材料二起初,法王法兰西斯一世对宗教改革思想颇感兴趣,甚至还准许路德教传入法国。但随着法王在1533年和教皇握手言和,加之法王已意识到宗教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对其统治将是弊大于利的,法兰西斯一世开始对宗教改革运动进行镇压。1534年10月,新教徒在巴黎、奥尔良、图尔等城市到处张贴“告示”,揭发“教皇弥撒的不能容忍的流弊”,就连国王寝宫的门上也贴有类似的“告示”。法兰西斯一世龙颜大怒,下令严惩新教徒。一时间,火刑场在法国到处点燃。仅在半年的时间里,巴黎就有80名新教徒被处死。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中期英法两国对待宗教改革态度的差异并简析其成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的鲜卑族源自中国北方的匈奴故地,政权建立前期都城在平城。当拓跋魏的势力扩展到贡河以南的大片地带时,其政治中心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平城一带的农业本来就不及中原地区,孝文帝时期又屡次发生水、旱、疾疫诸灾,粮食供应问题更为严重。平城的拓跋贵族势力盘根错节,相当牢固,对于锐意接受汉族先进政治、经济制度和生活习俗的孝文帝而言,很难进一步改革。

——摘编自史苏苑《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平议》

材料二   唐太宗即位时面临着纷紧复杂的政治形势,周边民族众多,地域广阔,而且采用不同生产方式的各个民族分别位于不同的边疆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迥然有别。只有根据当时各民族具体的特点,灵活地采取招抚、争取、和亲等各种方式,按照开明的怀柔政策,采取不同形式和多种策略措施才能处理好边疆纷争。

——摘编自马艾鸿、张金铣《从平定薛延陀看唐太宗经略边疆的方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采取不同形式和多种策略、措施”经路边疆的史实。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察举制分为举贤良方正、举孝廉等,包含自下而上的举荐和自上而下的考察,在乡党之间观察德行,在官职之上考察能力,有政绩者察选至中央,再作进一步考试和任用。“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要求举荐出真正的贤德之人,而非举荐亲私。汉武帝曾下诏命人讨论不举荐贤良的郡县官吏应如何治罪,并把能否荐贤纳入官员的政绩考核中。

——摘编自聂菲瑞《中国古代选贤任能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 在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化的过程中,北齐从州郡学校和校外游学之徒中一起推荐孝廉,将学校与察举制度联系到了一起,打破了孝廉与门第出身的关系。隋朝,国子学等官学一贯重视儒家经学,朝廷因此将学校教育与明经选试制度相结合,创立了科举制,允许士人自举,州.县乡贡和中央省试均设置专门的考试机构并统一“以文取士”。

——摘编自周奇、金滢坤《论隋代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察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朝创立科举制的意义。
8 . 【美国社会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的“进步时代”,这一时期美国奉行主导性的不干预理念,导致了大量低收入人群无家可归或者居住条件恶劣。当时进步主义者通过拍照展览、出版著作、巡回演讲等形式试图唤起社会对住房问题的关注,并对欧洲一些城市政府为控制住房发展成本而购买廉价土地的做法给予肯定,期盼以此推动政府对住房租赁市场进行规制,保障住房的基本标准。其中代表人物维勒成立的全国住房协会,在倡导政府和慈善机构建立“模范廉价公寓”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摘编自朱亚鹏《美国“进步时代”的住房问题以及启示》

材料二   19301968年:美国制定了最早的临时住房保障法案,联邦政府出资,地方政府建造公共住房,并通过贷款担保和发行债券,提供住房贷款。1949年的《住房法案》进一步扩展公共住房规模。

19681986年:1974年《住房法和社区发展法》实施后,美国针对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政策基本上以房租补贴为主,从而将联邦住房援助由住房供应领域转到住房消费领域,并充分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参与热情。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出台一些其他调整、辅助计划,作为房租补贴计划的补充。

——摘编自孙填龙《浅谈美国住房保障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进步时代”住房运动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住房保障事业的发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实行井田制。土地属周王所有,主要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土地,且需要交纳贡赋。一井九百亩,中央之百亩公田所出谷物用作军资。王朝有司空等官员负责井田管理、军赋供应等事宜。

——摘编自冯时《霸伯治盐与西周井田》等

材料二

商鞅变法实行国家授田制,统计实际授田数量,实行以地治民,以功劳、爵位授予田宅,并规定出编户民相应的赋役义务。

——摘编自臧知非《战国秦汉土地国有制形成与演变的几点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井田制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对秦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举措,并指出战国时期变法潮流兴起的根本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春秋战国起,直至明清之际,海贝一直作为云南主要的法定货币。携中外史书记载,南亚和东南亚一带不仅盛产海贝,而且长期以海贝作为货币使用。在长期使用海贝的过程中,东南亚、南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贝币市场,这个市场就是云商海贝的供给地。明清交替之际,欧洲殖民者将印度洋的海贝经欧洲运到同样使用海贝为货币的两非,先是用海贝交换当地的奴隶,后来交换当地的棕榈油,从而导致印度洋海贝供不应求。当孟加拉湾的贝币价格直上云霄之时,云南的贝币相对白银和铜钱而言实际是在贬值,因此海贝输入云南不再有利可图,在云南流通了两千多年的贝币因不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而完全卸去了作为货币的社会功能。

——据杨斌《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云南贝币使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云南贝币体系瓦解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