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三编20世纪后半期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演变

第五章英国对冷战中国际危机的处理

第一节英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二节英国与第一次台海危机

第三节英国与柏林墙事件

第六章美国与盟国的关系

第一节杜勒斯—戴高乐会谈与美法关系

第二节美日返还冲绳施政权谈判中的核密约问题

第三节战后加美安全关系

第四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国外交与国际格局演变

第七章中欧关系的突破性发展

第一节中国对瑞士政策与中瑞建交

第二节中国对法国政策与中法建交

第三节中法建交前后的台湾对法"外交"

第八章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第一节中美关系缓和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

第二节万斯访华与中美关系正常化

第三节中日邦交正常化

第九章中国与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第一节同盟国建立战后国际秩序

第二节战后国际秩序的运作

第三节新中国与战后国际秩序

——摘自徐蓝主编《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与大国关系互动研究》

据材料,自拟一个相关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时空明晰、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成文)。
2024-05-31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少日本学者认为,“科学”一词率先诞生于日本,它乃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学者用于翻译英语词汇“science”的产物。“科学”在日本诞生后不久便被引进到中国。

材料二   《四库全书》中“科学”一词的使用举例

出处相关表述调又
【唐】罗襄(仓部柏郎中墓志铭》近代科学之家有袖氏仓部,府君讳宗回字,圣祖士良忠州司马,父酷毛诗博士,赠国子司业,君踵父学开元礼科举、学问
【明】唐顺之编《稗躕.广科学以弹盗》故圣朝广开科学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贼盗奸究科举之学
乾隆五十五(1790年)(钦定千叟宴诗》臣(西方传教士那永福)所栖六城环以地中海,高墉架海横天梯,人有医、治、教、道四科学,物有金刚、珊瑚、哆罗珠、象犀分科之学

材料三   康有为在编辑《日本书目志》(1896年成书)时,提及《科学入门》和《科学之原理》这两本含有“科学”字样的图书。“科学”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即狭义上的“science。康有为乃迄今已知第一个在文章中征引了日语“科学”一词之人。

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刊发了一篇题为《论太平洋之未来与日本国策》的文章,其中两度使用“科学”一词,但这篇文章是对日文报刊的译述。

同年,王国维在为樊炳清译《东洋史要》作“序”时写道:“自近世历史为一科学,故事实之间,不可无系统。抑无论何学,苟无系统之智识者,不可谓之科学。”

材料四   “科学”一词在清末中国传播的重要事件

事件概况
杜亚泉创办(亚泉杂志》1900年,杜亚泉在上海创办的《亚泉杂志》刊登的论文和广告中经常出现“科学”一词
严复翻译《原富》1900年,严复翻译(原富》(国富论)时频繁使用“科学”一词,且《原富》译文中的“科学”明显是“science”的对译
上海“科学仪器馆”的创建及其所属的(科学世界》杂志的发行1901年,钟观光等人合资在上海创办“科学仪器馆”,主要销售从日本进口的科学仪器和实验药品。19033月,“科学仪器馆”创办了《科学世界》杂志,这是中国第一份冠以“科学”之.名的杂志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周程《“科学”的起源及其在清末的传播与发展》

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2024-05-3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联合调考历史试题
3 . 现代化的探索和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随时代背景的改变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变化。
历史时期主要论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312月,中共中央批发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特别强调:“实现国家社会主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设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就可以保证逐步完成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改造。可见,在中国共产党当时的认识中.“工业化”主导并决定看“现代化”。
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特别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日后广为人知的“四个现代化”大体形成。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2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土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编自刘洪森李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现代化”话语内涵的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概念”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解读。(要求:观点鲜明、史实准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2024-05-3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资本主义(英语:Capitalism),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十七、十八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英、美、法三国先后发生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8世纪后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始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世纪中后期,俄、日通过改革,德、意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对世界的统治加强和扩大。

在工业化时代,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用以剥削雇佣劳动,一切都以商品形式出现,劳动力也成为商品,生产的目的是剥削剩余价值,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基础,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竞争、生产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矛盾不断出现,统治危机凸显,资产阶级不得不对资产阶级体制进行改革,从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持资产阶级的统治。

——叶文郁《世界近代史简编》

围绕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资本主义制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2024-05-3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要求。

材料   舜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奠基人,是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无法分割的重要符号。在历史长河中,舜帝的孝子形象不断演变,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如表所述。

先秦《尚书》中的舜帝形象是宋前文献所见最早的舜帝形象,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孟子也认为:“大孝终身慕父母(感恩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汉代司马迁在《五帝本纪》篇记载瞽叟曾多次谋害舜帝,通过舜帝“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的反差,凸显了舜帝机智型孝子的形象,从而巩固了舜帝的孝子形象(注:瞽叟传说为舜的父亲)
唐五代唐代著作不单是对舜帝历史的记载,更是对其添加文学性的创作。《舜子变》是唐五代时期记述舜帝孝子故事最完整的作品。舜帝在其中依然是孝子的形象,但《舜子变》删除了唐代之前对舜帝所记载的传奇事迹,开篇便直接将舜帝塑造为一个普通百姓家的儿子,因此称他为舜子而非舜帝。曾有学者将舜帝的故事归结为“灰姑娘”类型的故事母题

——摘编自毕若玉《宋前舜帝故事和形象的演变研究》

围绕材料中舜的形象,自拟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2024-05-3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九县一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51年,美国人列察克·梅里瑟·胜家发明了被誉为“改变人类生活的四大发明之一”的缝纫机。同年,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Singer SewingCo.简称“胜家公司”)成立。

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发展历程

1867胜家公司在英国设立分厂,并陆续在欧洲大陆建立了诸多分、子公司,是美国第一家在全球同时生产和大量销售同一种产品的跨国公司
19世纪晚期胜家公司制成世界第一台电动缝纫机,销量达135万台,基本形成一个专门从事分销及业务推广的网络
20世纪60年代胜家形成了遍布全球的3万多家专卖店和经销点的强大销售网络,并成功转向多元化经营。这其中包括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以后的航天飞机计划
1994胜家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在中国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上海胜家缝纫机有限公司
2005胜家最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由个人电脑控制操作的FUTURACE-200缝纫机,兼具多功能缝纫和电脑绣花,成为时装设计最理想的工具之一

——摘编自任永菊《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等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5-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7 .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大部分西欧国家借助持续型经济发展进入了“福利国家时代”。经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工人为核心的市民阶层势力不断壮大,国家又无法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福利国家应运而生。福利国家旨在消除市场中的不公平和不稳定,建立一种社会机制实现收入与财富的再分配,由全社会共同应对各种社会风险。……但是福利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得不面对各种批评,如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无效率、“福利病”等。1979年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1980年美国的里根政府开始实施货币主义政策(即通过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发展),这意味着压缩了社会保障政策,作为福利国家最大受益人和支持者的高收入劳动者和中产阶层对此表示默认最终导致福利国家进程倒退。

——摘编自金炳彻《欧洲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动态与发展趋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围绕“福利国家”的两次改革。
2024-05-3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重点中学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耶律阿保机在建立辽国之后,就使用了从燕蓟地区俘虏去的许多汉族士人,如康默记、韩延徽、韩知谷等人,仿照汉制为辽国制定一些典章制度。西夏元昊仿效北宋政府的组织,建立了一整套官制、兵制。

——摘编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等

材料二   元代多元文化体系内的交流影响,并不局限为先进文化影响落后文化的单向变动,而是蒙、汉、色目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涵化”。这些显然有利于蒙古、汉地⋯⋯吐蕃各自文化在多元刺激竞争中不断吸收外部有益营养而良性发展,最终成长为19世纪末中华民族和文化共同体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

——摘编自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古代史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4-05-3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信息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9章大西洋世界的革命和民族国家
人民主权和政治动荡
启蒙思想和革命理念
美国革命
法国革命
拿破仑的统治
革命的影响
海地革命
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
新思潮: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检验革命理念的局限性:奴隶制
检验革命理念的局限性:女性权利
欧洲民族国家统一
民族与民族主义
民族共同体的出现
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

——摘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乔格勒《新全球史》

从材料部分或整体信息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一部书的传记

《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从1751 年开始,至 1772年完成。

主编狄德罗决心通过对《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来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场人类精神上的革命。出身于手工业家庭的他承担手工业栏目。他亲自到工场、车间去观察,甚至直接参加劳动,以准确地描述各种机器和工具,解释各种操作程序和工艺。此外,他还主张把国王的权威降低为由人民的允许才能获得。

其余的编者共160人,他们系统地把当时全部知识汇编为一部以字母顺序排列的多卷本图书。在生产与传播链条上,他们与出版商、经销商一起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处于一种恶劣的行业环境中。比如,一方面完善的版权保护缺失及盗版围困等;另一方面,由于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启蒙观念,招致了当局的不满。

《百科全书》历经流言、迫害最终保存下来。随着价格逐渐下降,读者群由传统的精英阶/层渗透到了诸如律师、医生等中产阶级,由法国境内到超出国界。作为编书官方语言的法语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最终法语取代了拉丁语成为国际通行的学术语言。在这一过程中,书在出版之初达到数百万图尔里佛的规模,此后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扩大,致使它成为 18 世纪最大的生意之一。

——摘编自[美]罗伯特·达恩顿著《启蒙运动的生意》

请你对“一部书的传记”加以解读。
2024-05-3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