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74 道试题
1 . “西进运动”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改变美国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进运动”大事记

1783英美签署《巴黎条约》,把密西西比河以东印第安人的大片土地划归美国
1787国会通过《西北条例》,强调西部“将永远是美利坚合众国联邦的一个部分”通过《西北土地法令》,规定西部地区居民达到60000人时,可组建新州并加入联邦,并要求西北地区每个镇要预留土地用于支持与发展教育
1792-1830西部公路总里程达6400公里
1803从法国手中获得面积达214.7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娜
1815-1840建造运河3000英里,成为世界上内河运输最发达的国家
1820-1860美国迎来第一次移民高潮,这期间移民总数高达500万。移民庄要来自西欧、北欧、被贩卖到美国的非洲黑奴和少数来美国淘金的中国人
1830杰克逊总统签署《印第安人迁移法》,动用军队强制东部印第安人迁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天气、饥饿、劳累或疾病死亡,剩余人口被赶进狭小贫瘠的“保留地”
1833-1837收割机、钢犁等新式农业机器频出。中西部地区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小麦王国”“棉花王国”“畜牧王国”
1846-1848从英国手中获得俄勒冈。发动对墨西哥的战争,夺取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一跃成为地跨两洋的大国,墨西哥丧失近55%的领土
1862颁布《宅地法》,规定年满21岁的公民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耕种5年后归个人所有。国会通过《莫里尔法》,以赠地形式支持各州发展农业、技工、军事、采矿等实用技艺方面的高等教育项目。此后一批农工学院纷纷建立
1869-1893先后建成五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干线
1878国会通过《木材石料法》,准许任何公民和已提出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侨民,低价格购买160英亩不宜种植而其主要价值在于木材和石料的地段

——据李化敏《管窥西进运动之于美国现代化的影响》等

谈谈你对“‘西进运动’改变美国国运”的认识。
2024-06-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人们一度试图凭借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和强制措施,在一个小农国家里直接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节生产与分配,匆匆忙忙地将全部生产资料变为社会公共所有,并尽力在众多领域立即消除商品生产,这其实就是将准备建设的社会主义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的共产主义。

——摘编自姜义华《社会主义是新型的社会经济形态——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坚实根基》

材料二   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以后,列宁领导俄共(布)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找到了一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断厚植现代化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利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新思路,通过驾驭资本而不是被资本所驾驭来确保新经济政策的社会主义方向。

——摘编自李东明《列宁在俄国现代化问题上对错误思潮的批判及其当代启示》

材料三   1924年后,逐渐确立的斯大林模式是一个实现国有化和准国有化(集体化)的一种在一切社会领域高度一体化的“总体主义”模式。但随着时间推移,它的整个运行机制和体制缺少活力,具有很大封闭性、保守性,不能进行自我调节,制约了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其失败不是偶然的。

——摘编自张光明《斯大林模式的根本特征——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若干思考之一》

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汲取探索和建设现代化的智慧,自拟论题,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练。)
2024-06-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是中央电视台为弘扬茶文化制作的一部纪录片。下表为部分集数简介。

集数简介
1《土地和手掌的温度》:无论是远在云南古茶园(注: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境内。据考证,这里种茶有近2000年的历史)的普洱,还是在遥远北方的北京茶馆里的龙井,都是我们中国茶文化的演绎
2《路的尽头》:广袤的大地,不同的族群,中国人的生活因茶而交融在一起
3《烧水煮茶的事》:一千多年来,东方人在一碗茶汤中感悟着生命的真谛。唐朝人煎茶喝;宋朝人创造了点注的喝法;而日本人在对茶道传统的恪守中熏陶着本民族的心灵
4《他乡故乡》:不论种族,不论国家,茶将人类完美相连。奶茶最初由印度移民带到马来西亚,中国祁门红茶一经问世便征服了西方人的味蕾
5《时间为茶而停下》:世界上人均喝茶最多的国家既不是中国也不是印度,而是英国。然而英国原本不产茶叶,为了茶叶,他们不惜付出金钱、冒险甚至战争等巨大的代价
根据表中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6-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英、美、法、德四国政治体制简介表

国家

政治制度

确立政体文件

简介

英国

议会制君主

立宪制

1689年

《权利法案》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
首;首相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美国

总统共和制

1787年宪法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由选举产生。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立法机关互相独立;总统无权解散议会。国
会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

法国

议会共和制

1875年宪法

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但无实权。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政府由议会多数党组建,对议会
负责

德国

二元制君主

立宪制

1871年宪法

帝国最高权力掌握在帝国皇帝和首相手中,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没有真正的立法权
根据材料,围绕“近代西方政治制度”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4-06-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襄汾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三个时代,中国人特别热衷讨论“中国”。第一个时代是北宋,关于“正统论”的讨论在当时非常热闹。第二个时代,也就是20世纪上半叶,这段时间热衷讨论“中国”和“中华民族”。第三个时代,应该就是当下,现在中国崛起。需要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们要重新认识历史中国是怎么样的?第二、要认识现在我们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第三、要认识中国未来要如何和世界相处?

——摘编自葛兆光《什么时代中国要讨论“何为中国”》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时代或者多个时代,对学者的观点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编者

编纂思想

主要成果

春秋

孔子

在文献编纂时,保证原有的文辞不随意修改和变革;注重对材料的考证,杜绝主观臆断

《六经》

西汉

司马迁

广泛取材,考察多类文献

《史记》

魏晋

范晔

注重对材料真伪的考证,广泛收集,编纂时注意详略得当,言简意赅

《后汉书》

刘知几

准确记录史事,“善恶必书”,注重对真伪的甄别,注意统筹兼顾

《实录》《史通》

北宋

司马光

史书编写,参考资料应全面,应统筹兼顾,择善而从、兼收并蓄

《资治通鉴》

——摘编自毛业博《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探析》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的“中国古代史籍编纂”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2024-06-0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很久以来史学家们更相信“黑暗的”中世纪具有革新的能力,显示的是一种新的因素,而不是像5世纪或6世纪时那样非常遥远的过去的继续。如中世纪意大利的各城市从10世纪起,在欧洲与拜占庭和各伊斯兰教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发挥着根本的作用。弗兰德勒的城市根特、布鲁日和伊普尔的主要活动是生产毛毯,这些城市都没有任何传统的影响。在意大利,城市很快购买到新土地,奋起反抗庄园主和城堡主的权力,把他们对农民的控制化为乌有。后来(14世纪)更为特定的市民文化在意大利出现,有两类文学作品,一是商人的“回忆录”,一是“交易手册”。

——摘编自【法】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史学界有“欧洲黑暗的中世纪”的提法,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2024-06-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榜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国初年的社会:西餐与文明?

材料一   民国初年官场及外交场合,西餐成为重要选择,被当做文明和时髦的象征。相对中餐平均价格而言,西餐的价格相当高昂。1912年 5月 16日《大公报》文章评论说:“宴客娱宾,必尝番菜(西餐),不此不足见民国官场之居处饮食特异于平民也。”1912年《申报》称,某官员“西餐一项用至一万六千元”,如果这笔钱财用于嗷嗷待食之民,“即以每人一元计亦可救一万六千之同胞”。这样的事例屡见报端。

材料二   1914年12月28日《大公报》一篇文章中将红茶绿茶视为粗茶蠢气,“应代以咖啡,庶合洋式”,以及“鲜猪肉清洁者少,难保不有碍卫生,宜用外火腿为馅,如火腿面包、火腿月饼之类”的现象。1915年上海《香艳杂志》刊登一则笑谈。一位乡下女子来到沪上,被表姐带到西餐馆招待,桌上只有刀叉,没有筷子。乡女见而蹙眉曰:“这不是表姐有心作难我么。”表姐教妹妹刀叉的用法,没料到乡女不小心划破了嘴唇和手指。饭后饮咖啡,乡女尝之带有苦味,向其表姐曰:“我不生病不用吃这种药。”表姐说此物名咖啡,可以消食。乡女笑曰:“既要消他何必吃他。”吃过后表姐问曰:“大餐好否。”乡女曰:“姐姐骗我。不过鱼肉鸡鸭等物,何尝有什么大菜,上海人往往有名无实。”表姐为之捧腹。

——材料均摘编自尹斯洋、田涛《西式餐饮与民国初年的都市社会》

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中的现象。
2024-06-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新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性、两者的长短优劣以及文化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论战。辜鸿铭提出:“当我们中国人变成西化者洋鬼子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只有当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陈独秀则认为:“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据辜鸿铭《在德不在辫》、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编写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材料反映的现象,并加以评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规划机关(者)

规划方案或要点

城市定位

1949年

上海市政府收缩改造

消费城市

1950年

上海市政府、苏联专家《关于上海市改建及发展前途问题意见书》

生产城市

1953年

上海市政府、苏联专家《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

全国轻工业中心

1956年

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1956—1967年近期规划草图》

工业城市

1986年

上海市报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修改稿)》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1992年11月

上海市委、市政府《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国际大城市

1999年

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据黄文忠主编《上海卫星城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编制

表2呈现了建国以来上海城市发展规划情况。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05-3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