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911月,美国等14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巴黎成立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禁运”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尤其将中国作为封锁的重点。19507月起,美国加强对输入中国的物资和驶往中国的船只控制。此后受管制的战略物资逐月增加,到11月间已达2100余种。12月,美国财政部布了“管制外人资金法”,将美国辖区内的所有中国公私财产律加以冻结,并禁止一切在美注册的船只开往中国港口。19512月,参加“封锁、禁运”的国家增多,中国与美国正常贸易完全中断。同年518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提案,致使参加“禁运”的国家达36个之多。

——摘编自董志凯《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反封锁效应与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华封锁政策的特点与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封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在大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其职能。都铎王朝时期,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原则,即议会是由国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联合成17世起中朝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进行反封建王权争,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的治。“光荣革命”后,议会过《权利法策》,确定了近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确立了议会力高于王的原则。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此后30多年间,是美国议会制度的“黄金时代”,“议会主权”达到鼎盛。

——编自间照祥《英国政治刺度史》

材料二 近代议会实践活动大事年表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
1909年一1910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
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临时约法》。
1914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载统治。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议会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战争狂热是其政府长期进行“忠君”思想灌输、实行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日本各大报社成立时,曾经对国内外大事有过比较客观、真实的报道。但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它们失去了最基本的是非判断与职业操守,站在了极端民族主义的立场上,成为侵略战争的助推者。20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国内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法西斯体制的建立,政府实行了严格的舆论控制。在极端民族主义、专制政治的压力下,新闻媒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政府扩张政策的传声筒,难以做出具有独立判断的报道。日本新闻媒体由于背离了基本的职业操守,成为侵略战争的帮凶,这个教训值得吸取和牢记。

——摘编自史桂芳《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国内的新闻报道与战争狂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兴起战争狂热动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兴起战争狂热动员的危害。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是主要参与者、中共最高领导人,这种身份需要足够的政治经验。而陈独秀在建党之前只是一个大学教授,他的政治经验可以说基本上是从担任中共领导人开始的,而从1921年中共建党到1923年国共合作开始,只有两年的时间,截至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才有六年时间。这对陈独秀政治经验积累来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一个大学教授立即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而这个革命洪流还附加了许多复杂环境,不仅要与已有十多年革命历史的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同时还要接受共产国际太上皇式的指导。在这一系列复杂的环境中,陈独秀虽然竭尽努力,然总也不尽人意,在实际革命斗争中他既不懂得灵活的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利用其正确策略来发展自身力量,又不懂得策略性的抵制共产国际的错误政策来降低对中共造成的损失;在国共合作中,他分辨不清各种时期以各种面貌出现的各种政客,更不懂得识别各种政客所使用的各种阴谋。这更增加了陈独秀犯错误的机会,也加大错误的程度。

——摘编自李梅丽《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错误的主观原因》


(1)根据材料,说明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错误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错误所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