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人心固有的善性。以下关于“致良知”的评述准确的是
A.实现途径是格物致知B.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
C.适应明初的社会稳定D.是对二程理学的完全否定
2 . 16世纪中国的王阳明强调“发明本心”,靠内心自我反省;西方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
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B.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021-05-25更新 | 365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这一主张来自于
A.道家学派B.佛教禅宗C.朱熹理学D.董仲舒新儒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二程遗书》中记载:“万物能有是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这体现了
A.理是万物的本原B.知行合一的主张
C.工商皆本的观念D.经世致用的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王阳明曾乘船航于海上,突遇大风,船只几乎倾覆。他在危境中作诗曰:“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由此可知,王阳明
A.提倡“经世致用”B.认为“心外无物”
C.提倡“致良知”D.主张“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学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圣人独有的道德B.人与生俱来的善性C.后天获得的认知D.外部世界的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宇宙便是吾心
C.有理而后有气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2018-10-01更新 | 511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永昌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