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彰显人的自我意识B.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C.重塑社会等级观念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阳明说:“致者,至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据此判断,王阳明
A.认为人性本善B.追求“致良知”C.主张“知行合一”D.强调心外无物
3 . “二程”对于天人之际的追求有两方面突破:一是明确了仁爱之理的基础性地位;二是指明了通过涵养用敬和进学致知的方式追求超越性的基本功夫,原本有限的存在者便可与无限的超越性相互沟通。据此可知,二程致力于
A.构建儒家的哲学体系B.劝导统治者施行仁政
C.促进儒佛道三教合流D.探寻万事万物的本源
4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2021-10-09更新 | 637次组卷 | 104卷引用:甘肃省景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某高中生在阐述一道论述题时用到的关键词句有:“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他阐述的主题可能是
A.先秦儒学B.黄老之学C.汉代儒学D.宋明理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阳明认为经典的权威是在吾心之良知的权威之下,如果阅读‘六经’,未能体认到了良知,就如阅读过账簿并不等于拥有此财产一样是毫无用处的。由此可知,王阳明旨在
A.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B.反对理学的思想禁锢
C.强调致良知的重要性D.肯定儒学经典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针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王阳明提出了“天理即是人欲”的观点,认为:孝,德,道等都出于本心,“人欲”只要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利益,便可“随心而动,随意而发”。相对而言,王阳明更
A.重视道德培养B.强调主体意识C.注重知行合一D.追求民主自由
9 . 董仲舒提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朱熹认为"'为政以德'者,不是把德去为政,是自家有这德","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二者的主张
A.与传统儒家思想根本不同B.在"德政"方面明显对立
C.有利于统治者施行"仁政"D.分别吸收了道、佛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陆九渊“发明本心”“易简工夫”的修身目的是“治国平天下”,他提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表明陆九渊
A.具有济世情怀B.主张“格物致知”
C.劝导追逐名利D.宣扬“心外无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