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哲学家们关注的重心从外在的“天理”规范秩序转向内在的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然之性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也被加以注意和强调。为这一转变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程颐B.朱熹C.王阳明D.王夫之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干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四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
3 . 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2022-10-20更新 | 550次组卷 | 60卷引用:【校级联考】甘肃省宁县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阳明说:“致者,至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据此判断,王阳明
A.认为人性本善B.追求“致良知”C.主张“知行合一”D.强调心外无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朱熹认为:“致知力行,论其先后,固然以致知为先;然论其轻重,则当以力行为重。”王阳明主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由此可知,二者
A.都突出了实践的重要地位B.在求理的途径上相互矛盾
C.都强调践行道德的重要性D.对格物致知进行了批判
6 .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贤者曾留下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
甲:“知行合一”
乙:“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王阳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C.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2021-11-21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某校高中学生在编演关于“宋明理学”的历史短剧时,为下图人物设计的台词应是
A.“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9 . 《朱子语类》记载:“或日行月之旁,月行日之旁,不相掩者,皆不蚀。唯月行日外,而掩日于内,则为日蚀;日行月外而掩月于内,则为月蚀。所蚀分数,亦推其所掩之多少而已。”这一记载可用于说明
A.朱熹思想中蕴含了一定的科学精神B.朱熹用日食月食解释“存天理,灭人欲”
C.朱熹能够科学地解释日食月食现象D.观察日食月食体现了格物致知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下列观点体现王阳明思想的是:(     
A.“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D.“天下为主,君为客”
2020-11-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