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国史十六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与友人郊游,友人质问:先生以为“天下无心外之物”,那么这些花自开自落,与我的“心”有何相干?他回答得很肯定:“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里的“他”是指
A.朱熹B.王守仁C.王夫之D.顾炎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鹅湖之会后,朱熹赋诗一首,曰:“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A.南辕北撤B.大同小异C.水火不容D.大异小同
2020-01-29更新 | 107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18-19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齐世荣总主编的《世界史·古代卷》中说:“宋代儒学吸收佛、道的一些思想,把儒家学说发展成为以伦理学为主体的无所不包的宇宙观体系理学。”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B.C.D.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管子治国》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孔子提出:“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孟子总结了夏桀、商纣亡国的历史教训:失其民心。

宋代朱熹说:“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

材料二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也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比如,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提出的。再如,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并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个体价值与权利,不可能赋予人民政治权利。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张弓《民本思想促进中华文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学思并进"、“慎思审择”等原则,由此可知
A.该书院的理念倾向朱熹的理学
B.该书院受陆九渊的影响最大
C.该书院的宗旨有与朝廷对抗的内容
D.该书院的教学方法完全独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2019-01-30更新 | 142次组卷 | 46卷引用:甘肃省岷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张载说:“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这体现出宋代理学
A.强调怀疑一切
B.重视读书效果
C.追求理论创新
D.突出个人努力
8 . 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材料二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1)根据材料一,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
(2)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材二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豆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政治。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与朱熹有何不同,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2018-11-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岷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以下对宋明两代的理学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实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B.明朝的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
C.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观点实为反抗封建统治的压迫
D.明清两代的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