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下诏:“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这反映了当时
A.近代教育体制得到确立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盛行
C.科举制的废除成为共识D.社会发展需要新式人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维新变法前后,一些英美传教士和外交人员大力鼓吹变法,他们将西学、西教、西政说成是三位一体的,中国采西学,行西政,必须学西教。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传播宗教是西方列强主要目的B.君主立宪制受到社会广泛支持
C.西方列强认同中国的变法活动D.部分西方人意图影响中国内政
3 . 下列变法或改革的史实与结果符合逻辑关系的是
变法措施或主张结果
A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促进北魏重新统一北方
B清丈土地,改革税制,推行募役法彻底缓解了封建统治危机
C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使清政府摆脱了内外困境
A.AB.BC.CD.D
4 . 有学者指出:戊戌变法期间,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到修理街道等琐事。新政上渝纷至沓来,急而乱,多而杂,前渝方下,后谕又催,不分轻重缓急、主次先后,令人眼花缭乱。这可用于说明
A.光绪帝比较勤政爱民B.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C.光绪帝对政务不谙熟D.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脱离中国国情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20-21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万余人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此后,他参与发起了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021-09-08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维新运动期间,一批具有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改良派,主张发展实业学堂,认为“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长,在乎学校。”维新派认为,西方各国的强大,在于“农、商、矿、林、机器、工程、驾驶”之强大,中国需要学习西方广设专门学校之举指,以达到“通经济变人才”的目的。1898,康有为奏请设立各省农务学堂,并请“开农报以广见闻,开农会,以事比较。每省开一地质局、译农学之书,绘农学之图”。同年,清政府下诏“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其各省州府县,皆立农务学堂,广开农会。刊农报,购农器,…其工学、商学各事宜,亦著一体认真举办”。于是,两江总督刘坤一设立江宁农务工艺学堂;江南道监察御史曾宗彦奏请并经总理衙门议准设立矿务学堂;两广学务张鸣岐在广西设农学堂;江西绅士蔡金台等在高安县地方设立蚕桑学堂;端方于京师专设农务中学堂等等。

——摘编自《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一一以清末实业学堂研究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末晚清实业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9世纪末晚清实业教育改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研究


——据茅海建《论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研究者对戊戌变法研究结论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B.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
C.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D.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
2021-12-27更新 | 1188次组卷 | 78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