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39 道试题
1 . 滴灌技术是在灌水的同时将肥料均匀地输送到植物根部,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氮肥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铵态氮(NH4+)和硝态氮 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
(1)由于硝酸铵等无机盐肥料在水中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经常作为滴灌施肥技术的首选,植物吸收铵盐中的N元素后在核糖体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__
(2)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将作物秸秆充分燃烧后,剩余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
(3)营养液培养法是研究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方法。为了研究氮(N)是否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某同学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取长势相同的某植物均分为甲、乙两组,对照组甲组植物放入__________的营养液中,实验组乙组植物放入__________的营养液中,置于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两组植物生长的情况。若__________组生长异常,添加氮(N)后恢复正常生长,则可得出__________结论。实验中给营养液通入空气能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因此农业生产中,为促进农作物对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的吸收利用,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暨实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
2 . 研究人员对小鼠的酒精成瘾机制进行了研究。
(1)将小鼠置于训练装置中,每次在铃声后提供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小鼠听到铃声就吸吮饮水装置,小鼠的这种反应属于___其结构基础是___
(2)训练成功后,研究人员进行了连续26天的酒精成瘾测试(如表),苦味物质相当于负面刺激。
时期处理
成瘾前期第1~3天在铃声后提供15%酒精
第4~5天在铃声后提供掺入苦味物质的15%酒精
成瘾期第6~19天无限量供应水和15%酒精
成瘾后期第20~22天在铃声后提供15%酒精
第23~26天在铃声后提供掺入苦味物质的15%酒精
成瘾前期小鼠酒精摄入量无显著差异,且第4~5天的饮酒量均低于第1~ 3天。根据成瘾后期酒精摄入量(如图)的差异,将小鼠分为甲、乙、丙三组。据图可知,丙组小鼠的行为特点是___,说明已经成瘾。

(3)小鼠脑内mPFC区与行为控制有关,PAG区与对负面刺激的反应有关。
①mPFC区一些神经元的轴突延伸进入PAG区,与该区神经元形成兴奋性突触联系,PAG区的兴奋使动物回避负面刺激。检测mPFC区神经元的活动,发现与丙组小鼠相比,在第4~5天和第23~26天,甲、乙组小鼠更多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
②推测丙组小鼠mPFC区神经元的相对抑制状态导致其酒精成瘾。利用相关技术进行检验,实验组相关处理是第一组___,第二组___(填字母)。
A.以甲、乙组小鼠为实验材料
B.取接受过铃声训练的小鼠为实验材料
C.向小鼠mPFC相关神经元中导入光激发后能引起氯离子内流的蛋白质的基因
D.向小鼠mPFC相关神经元中导入光激发后能引起钠离子内流的蛋白质的基因
E.进行连续26天的酒精成瘾测试
F.在第4~5天和第23~26天进行光激发
支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是___
(4)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上述研究的应用前景:___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暨实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产生PVA酶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应采用以_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的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实验中还应设置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______(多于/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2)要测定土壤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计数板直接计数。若将100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稀释104倍后,取0.1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6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100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_______个,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______(偏大/偏小/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要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用含相同PVA浓度的上述培养基来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大考生物试题
4 .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和吸烟对人们的影响,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痰液中具有肺癌脱落的细胞,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用于早期癌症的筛查,实验小组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了肺癌细胞特异抗体,以建立快捷敏感的检测方法,用于肺癌的免疫诊断,制备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脾脏细胞之前,要用肺癌细胞多次免疫小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骨髓瘤细胞和B细胞融合的原因是骨髓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体外培养骨髓瘤细胞时要添加适量的抗生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小鼠某些骨髓瘤细胞也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因此要对骨髓瘤细胞进行筛选,选择用于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应________________(填“丧失”或“具有”)抗体分泌能力。
(3)实验小组经筛选②获得了两种杂交瘤细胞甲和乙,其产生的抗体分别为抗体a和抗体b,实验小组分别用抗体a、抗体b和缓冲液处理肺癌患者、肺炎患者和正常人的痰液标本,并检测免疫反应的相对强度,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应对杂交瘤细胞___________(填“甲”或“乙”)进行体外大量培养,原因是_____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
5 . 平衡致死遗传现象首先在果蝇中被发现,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带有两个非等位的致死基因(不存在染色体互换),任意一个致死基因纯合即致死,成活的个体均为杂合子。平衡致死品系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可以将杂合状态永久保存,省去了后期选育的繁杂。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批纯合野生型直翅果蝇,经诱变处理后得到裂翅突变体品系。已知裂翅和直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裂翅突变体与纯合野生型直翅果蝇杂交,后代既有裂性状翅又有直翅,则裂翅对直翅为__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该裂翅突变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经研究发现,该裂翅基因纯合致死。将A/a控制的存活与致死看作一对相对性状,则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填“存活”或“致死”)。
(3)将裂翅突变体进行自由交配,发现后代只有裂翅,推测裂翅品系中存在平衡致死现象,若另一种致死基因为B,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应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

   

(4)现已知红眼对紫眼为显性,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现提供表格所示的三种纯合品系,确定裂翅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
品系名称基因位置品系特征
黑檀体3号染色体红眼、黑檀体、直翅
紫眼2号染色体紫眼、灰体、直翅
野生型
红眼、灰体、直翅
杂交方案:
第一步:将裂翅突变体与上表纯合品系中的_________(填品系名称)进行杂交得F1
第二步:选择F1中表型为__________的果蝇与上表纯合品系中的_________(品系名称)进行杂交得F2,,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若F2_________,则裂翅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
6 . 小香猪背部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的,共有四种表型:黑色(A_B_)、褐色(aaB_)、棕色(A_bb)和白色(aabb)。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一只黑色小香猪(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基因,2位点为a基因,某同学认为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互换。
①若是发生互换,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②若是发生基因突变,且为隐性突变,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某同学欲对上面的假设进行验证并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用该黑色小香猪(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个体进行交配,观察子代的表型。
结果预测: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发生了互换。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7 . 下图为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真正的转化实验是第_______组,该组与第________组对照可排除该组小鼠死亡是由于R型细菌。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各组小鼠体内分离细菌,预期可以分离出S型活菌的是___________组。若将第④组分离出来的细菌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培养,可观察到的菌落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8 .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 pH 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_ bb

A_ Bb

A_BB、aa _

表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F₁ 全部是淡紫色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则 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₁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
7日内更新 | 141次组卷 | 7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甲、乙两名同学分别以某种植物的茎尖和绿色叶片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该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植物的茎尖和绿色叶片作为外植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这是因为_____。若要用细胞作为材料进行培养获得幼苗,该细胞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填“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具有叶绿体”或“已转入抗性基因”)。
(2)图中A、B、C所示的是不同的培养结果,该不同结果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培养基中两种激素用量的不同造成的,这两种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B中的丛芽是愈伤组织经_____形成的,该过程_______(填“是”或“否”需要光照),原因是______

A.                  B.                  C.    

(3)若该种植物是一种杂合体的名贵花卉,要快速获得与原植株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的该种花卉,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利用减数分裂得到的花粉粒作为外植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请评价他们的设计方案是否可取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
10 . 菠菜为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为研究菠菜抗干叶病与不抗干叶病、抗霜与不抗霜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以抗霜抗干叶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干叶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型及数量如下表。

不抗霜抗干叶病

不抗霜不抗干叶病

抗霜抗干叶病

抗霜不抗干叶病

雌株

0

0

179

60

雄株

123

42

0

0

回答问题:
(1)由题可知,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抗霜与不抗霜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填“常”“X”“Y”)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菠菜叶片卵形(E)、戟形(e)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科学家利用射线处理卵形叶抗霜雄株,选育出常染色体上无E、e基因、X染色体上带有E基因的植株甲(该变异不会影响配子及受精卵的活性),植株甲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将植株甲与____________(表型)雌株杂交,即可通过子代叶形确定子代植株是否抗霜及性别,请写出子代表型及比例: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