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63 道试题
1 . 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类毒素是一种致死性极高的神经麻痹毒素,它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图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组成其单体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如果组成肉毒类毒素的单体一共有a个,那么肉毒类毒素分子中共有肽键__________
(2)图中的肉毒类毒素片段中含有__________个氨基,__________个羧基。若将该片段完全水解,可以得到__________种氨基酸,研究发现,某蛋白质含有与肉毒类毒素相同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其生理功能却不同,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3)1g肉毒类毒素可毒死20亿只小鼠,但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主要原因是高温破坏了其__________。鉴定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可用__________试剂。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吲哚乙酸(IAA)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也是最丰富的天然生长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由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来讲,芽尖细胞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黄化老叶的叶肉细胞。
(2)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并观察实验结果后发现:甲组,具有顶端的植株侧芽生长受抑制;乙组,去除顶芽后侧芽开始生长。由上述实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结论,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并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完善实验并预期结果。__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拟南芥bud1突变体出现矮小丛生的性状,通过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细胞中bud1基因转录的mRNA量,发现突变体的RNA量显著高于野生型。
①上述信息说明,突变体性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②顶端优势由生长素的_________运输引起,为了探究bud1基因与该运输方向的关系从而探讨bud1突变体矮小丛生的内在机理,某科研人员提出“________”这一假设。科研人员分别在突变体和野生型拟南芥胚芽鞘顶端施加放射性的IAA,4h后检测胚芽鞘基部的放射性。若检测结果出现________,则支持该假设。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昆虫腹部颜色由基因A/a控制,白色由基因a控制,触角类型由基因B/b控制,现欲研究这两对基因的遗传规律,某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已知雌性昆虫产生的某种配子存在完全致死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F1表型F1:♀×♂→F2表型及比例
腹部黑色无触角♀×腹部白色有触角♂♀、♂都为腹部暗红色有触角♀:腹部暗红色有触角:腹部黑色无触角:腹部暗红色无触角:腹部白色有触角!腹部白色无触角=1:1:2:1:1
♂:腹部黑色有触角:腹部暗红色有触角:腹部白色有触角=1:3:2
(1)基因A与b互称为_________基因;基因B与b控制的性状不同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
(2)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2中昆虫腹部有三种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F2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是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的配子致死。
(3)让F2中的腹部暗红色有触角雌性昆虫与腹部白色有触角雄性昆虫杂交,子代腹部白色个体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4)现从F2中任意取一腹部暗红色有触角雄性个体,欲判断其基因型,请选择上述群体中的昆虫设计杂交实验,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牛和羊的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其中许多微生物能分解尿素。某研究小组欲从瘤胃内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Ⅰ.取样:从刚宰杀的牛的瘤胃中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灭过菌的锥形瓶中。
Ⅱ.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①配制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配方:水、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氯化钠、琼脂。
②配制尿素固体培养基,配方:水、葡萄糖、氯化钠、K2HPO4、尿素、琼脂。
Ⅲ.制备瘤胃稀释液并接种,如图所示。

   

Ⅳ.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培养、观察与计数。
(1)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和尿素固体培养基都含有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_____
(2)为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应采用的检测方法:_____
(3)为了判断尿素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实验室还需要同时接种全营养平板。如果同一浓度梯度下,尿素培养基上的菌落数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营养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则说明尿素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
(4)为了避免混淆,本实验中使用的平板需要在培养皿的_____(填皿盖或皿底)做好标记。然后在30~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d,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择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其目的是_____
(5)若将最后一个试管中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3个尿素平板上培养,平板上出现的菌落数如图所示,则10mL瘤胃样品中约含有目标活菌_____个。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实际的活菌数_____。原因是_____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5 . 下图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以便为养鱼户提供恰当的指导。鱼鳞藻、脆杆藻为绿藻,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分析可以得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从生物的种间关系角度考虑,控制水体中藻类生长、繁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3)脆杆藻能够合成物质W从而有利于鱼类生长。某小组为探究氮营养缺乏对脆杆藻增殖及物质W累计的影响,将等量的脆杆藻分别接种在氮营养缺乏和氮营养正常的两瓶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强下培养。定时取样并检测细胞浓度和物质W的含量,结果如图。

①本实验的实验组为__________。综合图甲和图乙的信息可知,在生产上,若要用少量的脆杆藻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W,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某人拟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4)罗氏沼虾以绿藻、蓝藻等单细胞藻类为食物。科研小组又对该湖泊中的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据表分析,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KJ(/cm2·a),从藻类到罗氏沼虾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藻类同化的能量

沼虾摄入藻类中的能量

沼虾粪便中的能量

沼虾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

沼虾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150.6

47.8

25.4

?

21.2

6 .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 (H)对矮茎(h) 为显性, 红花(R) 对白花(r) 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
_________;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
7 .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 pH 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_ bb

A_ Bb

A_BB、aa _

表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F₁ 全部是淡紫色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则 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₁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
7日内更新 | 141次组卷 | 73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某两性花植物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纯种高茎植株与纯种矮茎植株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全部为高茎,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高茎为270株,矮茎为211株。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株高性状中,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若该植物株高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F2矮茎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若该植物株高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2出现上述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是含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该种雄配子的成活比例为_________
(2)该植物果实颜色的粉红色和红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以上且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现有甲、乙、丙三种基因型不同的纯种结粉红色果实的植株,育种工作者对它们做了以下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一:甲与乙杂交子代(F1)全为红色,F1自交得F2,F2中红色与粉红色之比为812:630
实验二:乙与丙杂交子代(F1)全为红色,F1自交得F2,F2中红色与粉红色之比为540:421
相应基因依次用A/a,B/b,C/c,D/d……表示,不考虑变异。
①该植物果实颜色至少受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当至少有__________个不同的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红色。
②若甲的基因型为AAbbcc,乙的基因型为aaBBcc,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在实验一中,让F2中的结粉红色果的植株自交,其中能够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9 . 图1表示多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示意图。用同种强度的电流分别刺激结构A、B、C,I表示分别单次刺激A或B;Ⅱ表示以连续两个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刺激A;Ⅲ表示单次刺激C。将一示波器的两极连接在D神经元膜内侧和外侧,记录不同刺激下D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注:阈电位是指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就是阈强度。)

(1)图1中未给予刺激时,示波器显示的电位值为_________(填“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的电位值。图中结构A、B、C与神经元D通过突触建立联系,结构C与神经元D建立的突触类型属于_________(填“轴突—树突型”或“轴突—胞体型”)。
(2)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外Na+浓度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细胞内。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
(3)图2中I、Ⅱ的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根据Ⅲ处所示波形推测,C神经元释放的是__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
(4)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的自身免疫疾病。研究人员采用抗原—抗体结合法检测患者AChR(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大部分呈阳性,少部分呈阴性。AChR抗体呈阳性的患者的病因是_________。AChR抗体阴性者仍表现出肌无力症状可能是此类型患者AChR基因突变,不能产生__________,使神经肌肉接头功能丧失,导致肌无力。为验证该假设,应以正常人为对照,检测_________进行验证。
10 . 糖皮质激素(GC)是维持机体正常运作的重要激素,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体内GC的分泌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作为药物服用时,血浆中高浓度的GC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淋巴细胞凋亡。回答下列问题:
(1)肾上腺________分泌的GC是一类类固醇激素。GC能不断合成,但内环境中GC的含量却能保持相对稳定,原因是_________(答出两条)。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作用于________(结构名称)促进GC的分泌,GC分泌增加________(填“利于”或“不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器官移植时,可使用适量GC以提高成功率,其原理是________
(3)GC不能直接促进平滑肌收缩,但它的存在可增强去甲肾上腺素(NK)促进平滑肌收缩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
利用下列实验验证GC与NK存在允许作用。
实验思路:将离体小肠平滑肌均分成四组,分别用_________处理,观察_________情况。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