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总结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一些以农业谚语的形式流传下来。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的农业谚语:
①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②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③豆麦轮流种,十年九不空
④棉花不打尖,长来顶破天
⑤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⑥今冬麦盖三层被(雪),来年枕着馒头睡
关于这些谚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谚语①中无机盐只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
B.谚语②③体现了种间竞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C.谚语④说明保留顶芽不利于棉花多开花、多结果
D.谚语⑤⑥中高温和低温使作物增产的原因相同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
2 . 图甲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表示水平放置幼苗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株某一器官生长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导致的
B.图乙1处的生长素浓度小于2处,所以幼苗根的生长表现出向地性
C.图乙3、4处的生长素浓度均对应图丙的C点之前
D.图丙表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3 . 生长素运输渠道化理论认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茎运输,.当主茎中生长素运输流饱和时,会限制侧芽合成的生长素外流,侧芽处于休眠状态,形成顶端优势。另有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CK)和独脚金内酯也参与侧芽生长调控,三者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连续箭头表示运输路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控侧芽生长方面,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表现为作用效果相反,与独脚金内酯表现为协同
B.人工剪除农作物棉花顶部或橘子枝条的顶芽,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C.根据生长素的运输渠道化理论分析,植物打顶后侧芽快速生长的原因是侧芽处生长素合成加强
D.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死亡等方式完成
4 . 多年生野生大豆(S)具有遗传多样性丰富、抗逆性强等优势,其丰富的可遗传变异为重要农艺性状的挖掘和育种提供了宝贵资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S的花粉可获得多倍体植株
B.利用转基因技术可将S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
C.通过射线照射S的幼苗一定能获得具有更优良性状的植株
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S,可避免连续阴雨天气造成的减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全面分析了油菜素内酯(BR)对陆地棉纤维伸长的调控网络,如图所示。BR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GhBRI1)结合,通过核心转录因子GhBES1调控GhKCSs介导的超长链脂肪酸(VLCFAs)的合成,进而促进棉纤维细胞伸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R是由植物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信号分子
B.BR通过调控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棉纤维伸长
C.VLCFAs先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
D.BR对细胞的作用效果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效果类似
6 . 分蘖是禾本科等植物在近地面处发生的分枝,对产量至关重要。科研人员发现了一株水稻多分蘖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其分蘖芽中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而生长素无显著差异。用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与外源NAA(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突变体后,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较高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导致突变性状
B.抑制细胞分裂素合成能减少突变体的分蘖数
C.水稻的分蘖过程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D.外源NAA处理抑制了突变体分蘖芽的生长
7 . 为提高种植水果的产量和品质,需要对果园进行人工管理。下列有关生态果园的管理方案中叙述错误的是(       
A.适当修剪果树顶芽及枝叶,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果实产量
B.在果园种植良性牧草繁殖害虫的天敌,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C.在果树下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可减少杂草且提高土壤肥力
D.定期增施农家肥,可促进果树根系吸收有机物提高果实产量
8 . 如图所示,图1、2、3 表示对胚芽鞘所作的不同处理,图4为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内放置一胚芽鞘,另一侧用单侧光照射,图5 表示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相关实验得到的结果。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2、图3弯曲生长是因为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
B.图5 中浓度 X、Y、Z之间的大小关系为Y<X<Z
C.图1 直立生长是因为玻璃片阻断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D.若将图4中纸盒和胚芽鞘一起置于一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则胚芽鞘朝向单侧光弯曲生长
9 . 植物的根尖组织是铝毒害的主要靶位点。为探究生长素在番茄铝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外源施加生长素合成抑制剂(yucasin)、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PA),分析其对铝胁迫下番茄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合成部位、分泌与运输方式等方面都与动物激素类似
B.铝胁迫下,番茄根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可能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有关
C.铝胁迫下,20μmol/L的yucasin不能有效缓解番茄根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D.铝胁迫下,NPA可能使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通道蛋白无法发生构象改变而加剧根生长抑制
10 . 某些植物主根的根尖能抑制侧根生长,存在顶端优势。研究人员以莴苣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以适宜浓度的萘乙酸(NAA)处理根部、切除主根根尖均可促进侧根原基发育为侧根。测量不同处理条件下莴苣幼苗主根中内源IAA 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下图。根据图中信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低浓度NAA促进侧根生长,高浓度 NAA 抑制侧根生长
B.NAA 处理后,通过增加主根中内源IAA含量解除顶端优势
C.切除主根根尖使侧根原基IAA 浓度降低,从而解除顶端优势
D.施加外源NAA 和切除主根根尖对侧根原基的发育有协同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