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2-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已知函数,其中.若点在函数的图像上,且经过点的切线与函数图像的另一个交点为点,则称点为点的一个“上位点”,现有函数图像上的点列,…,,…,使得对任意正整数,点都是点的一个“上位点”.
(1)若,请判断原点是否存在“上位点”,并说明理由;
(2)若点的坐标为,请分别求出点的坐标;
(3)若的坐标为,记点到直线的距离为.问是否存在实数和正整数,使得无穷数列、…、…严格减?若存在,求出实数的所有可能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2 . 定义:函数满足对于任意不同的,都有,则称上的“类函数”.
(1)若,判断是否为上的“2类函数”;
(2)若上的“3类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上的“2类函数”,且,证明:
3 . 微分中值定理是微积分学中的重要定理,它是研究区间上函数值变化规律的有效工具,其中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核心,它的内容如下:
如果函数在闭区间上连续,在开区间可导,导数为,那么在开区间内至少存在一点,使得,其中叫做上的“拉格朗日中值点”.已知函数.
(1)若,求函数上的“拉格朗日中值点”
(2)若,求证:函数在区间图象上任意两点连线的斜率不大于
(3)若,且,求证:.
2024-06-03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高考三模数学试题
4 . 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的泰勒公式有如下特殊形式:当处的阶导数都存在时,.注:阶导数指对一个函数进行次求导,表示的2阶导数,即为的导数,表示阶导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该公式也称麦克劳林公式.设,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如下问题:
(1)利用泰勒公式求的近似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设,证明:
(3)证明:为奇数).
2024-05-31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1 利用泰勒展开式证明不等式【练】
5 . 给定自然数,设均为正数,为常数),.如果函数在区间上恒有,则称函数为凸函数.凸函数具有性质:.
(1)判断是否为凸函数,并证明;
(2)设,证明:
(3)求的最小值.
2024-05-30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
6 . 1799年,哥廷根大学的高斯在其博士论文中证明了如下定理:任何复系数一元次多项式方程在复数域上至少有一根().此定理被称为代数基本定理,在代数乃至整个数学中起着基础作用.由此定理还可以推出以下重要结论:次复系数多项式方程在复数域内有且只有个根(重根按重数计算).对于次复系数多项式,其中,若方程个复根,则有如下的高阶韦达定理:
(1)在复数域内解方程
(2)若三次方程的三个根分别是为虚数单位),求的值;
(3)在的多项式中,已知为非零实数,且方程的根恰好全是正实数,求出该方程的所有根(用含的式子表示).
2024-05-18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统考数学试题
7 . 函数与函数之间存在位置关系.已知函数的图象在它们的公共定义域内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对于,若都有,则称关于点互穿;若都有,则称关于点互回.已知函数的定义域均为,导函数分别为的图象在上有且仅有一个交点的图象在上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1)若,试判断函数的位置关系.
(2)若关于点互回,证明:关于点互穿且上恒成立.
(3)研究表明:若关于点互穿,则关于点互回且上恒成立.根据以上信息,证明:为奇数).
2024-05-0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押题卷(八)
8 . 已知无穷数列是首项为1,各项均为正整数的递增数列,集合.若对于集合A中的元素k,数列中存在不相同的项,使得,则称数列具有性质,记集合数列具有性质
(1)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写出集合A与集合B
(2)若集合A与集合B都是非空集合,且集合A中的最小元素为t,集合B中的最小元素为s,当时,证明:
(3)若满足,证明:
2024-04-21更新 | 6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数学试卷
9 . 定义:若函数图象上恰好存在相异的两点满足曲线处的切线重合,则称为曲线的“双重切点”,直线为曲线的“双重切线”.
(1)直线是否为曲线的“双重切线”,请说明理由;
(2)已知函数求曲线的“双重切线”的方程;
(3)已知函数,直线为曲线的“双重切线”,记直线的斜率所有可能的取值为,若,证明:.
2024-04-17更新 | 124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2024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10 . 给定数列,称的差数列(或一阶差数列),称数列的差数列为的二阶差数列……
(1)求的二阶差数列;
(2)用含的式子表示阶差数列,并求其前项和.
2024-03-17更新 | 5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新高考改革数学适应性练习(5)(九省联考题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