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文心雕龙》中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意思是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已知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若某条直线上存在这样的点,则称该直线为“成双直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B.动点的轨迹与圆没有公共点
C.直线为成双直线
D.若直线与点的轨迹相交于两点,点为点的轨迹上不同于的一点,且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
2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称之为“堑堵”.如图,三棱柱为一个“堑堵”,底面是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且,点在棱上,且,当的面积取最小值时,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A.B.C.D.
2020-10-28更新 | 3364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文科数学试题
填空题-双空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蜂巢是由工蜂分泌蜂蜡建成的.从正面看,蜂巢口是由许多正六边形的中空柱状体连接而成,中空柱状体的底部是由三个全等的菱形面构成.如图,在正六棱柱的三个顶点处分别用平面,平面,平面截掉三个相等的三棱锥,平面,平面,平面交于点,就形成了蜂巢的结构,如下图(4)所示,

瑞士数学家克尼格利用微积分的方法证明了蜂巢的这种结构是在相同容积下所用材料最省的,英国数学家麦克劳林通过计算得到菱形的一个内角为,即.以下三个结论①;② ;③四点共面,正确命题的个数为______个;若,则此蜂巢的表面积为_______.
4 . 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将上,下两面为平行矩形的六面体称为刍童.如图的刍童有外接球,且,平面与平面间的距离为,则该刍童外接球的体积为
A.B.C.D.
5 . 对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十八世纪,被“数学王子”高斯采用,因此得名为高斯函数,人们更习惯称为“取整函数”,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B.
C.函数的值域为
D.若,使得同时成立,则正整数的最大值是5
2020-05-12更新 | 264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模拟考试(二调)数学试题
6 . 我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左《数书九章》中记述了了“一斜求积术”,用现代式子表示即为: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的面积,根据此公式,若,且,则的面积为(       
A.B.
C.D.
2020-07-07更新 | 2890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综合训练(二)数学(理科)试题
7 . 中国古代数学经典《九章算术》系统地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书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称之为鳖脐.如图为一个阳马与一个鳖臑的组合体,已知平面,四边形为正方形,,若鳖牖的体积为l,则阳马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  ).
A.B.C.D.
2019-06-08更新 | 2741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理)试题
8 . 祖暅原理也就是“等积原理”,它是由我国南北朝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儿子祖暅首先提出来的,祖暅原理的内容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行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截得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已知,两个平行平面间有三个几何体,分别是三棱锥、四棱锥、圆锥(高度都为),其中:三棱锥的底面是正三角形(边长为),四棱锥的底面是有一个角为的菱形(边长为),圆锥的体积为,现用平行于这两个平行平面的平面去截三个几何体,如果截得的三个截面的面积相等,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B.
C.D.
9 . 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称一个正方体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内切圆柱所围成的立体为“牟合方盖”,如图(1)(2),刘徽未能求得牟合方盖的体积,直言“欲陋形措意,惧失正理”,不得不说“敢不阙疑,以俟能言者”.约200年后,祖冲之的儿子祖暅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后世称为祖暅原理,即:两等高立体,若在每一等高处的截面积都相等,则两立体体积相等.如图(3)(4),祖暅利用八分之一正方体去掉八分之一牟合方盖后的几何体与长宽高皆为八分之一正方体的边长的倒四棱锥“等幂等积”,计算出牟合方盖的体积,据此可知,牟合方盖的体积与其外切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

   

A.B.C.D.
10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蒲(水生植物名)生一日,长三尺;莞(植物名,俗称水葱、席子草)生一日,长一尺.蒲生日自半,莞生日自倍.问几何日而长等?”意思是:今有蒲生长1日,长为3尺;莞生长1日,长为1尺.蒲的生长逐日减半,莞的生长逐日增加1倍.若蒲、莞长度相等,则所需的时间约为_____日.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数据:
2017-04-09更新 | 205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数学(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