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古代数学家刘徽编撰的《重差》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测量学著作,也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根据刘徽的《重差》测量一个球体建筑的高度,已知点A是球体建筑物与水平地面的接触点(切点),地面上BC两点与点A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在点A的同侧,若在BC处分别测量球体建筑物的最大仰角为60°和20°,且BC=100,则该球体建筑物的高度约为(       )(cos10°≈0.985)

   

A.45.25B.50.76C.56.74D.58.60
2023-08-05更新 | 2197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诏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冲刺数学试题
2 . 古代城池中的“瓮城”,又叫“曲池”,是加装在城门前面或里面的又一层门,若敌人攻入瓮城中,可形成“瓮中捉鳖”之势.如下图的“曲池”是上、下底面均为半圆形的柱体,平面的中点,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__.
   
2023-07-16更新 | 648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3 . 数学中有许多形状优美,寓意独特的几何体,“勒洛四面体”就是其中之一.勒洛四面体是以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为球心,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半径的四个球的公共部分,且其体积小于正四面体外接球体积.如图,在勒洛四面体中,正四面体的棱长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勒洛四面体最大的截面是正三角形
B.若是勒洛四面体表面上的任意两点,则的最大值可能大于4
C.勒洛四面体的体积是
D.勒洛四面体内切球的半径是
4 . 被誉为“闽南第一洞天”的风景文化名胜——漳州云洞岩,有大小洞穴四十余处,历代书法题刻二百余处.由于岩石众多,造就了云洞岩石头上开凿台阶的特色山路,美其名曰:天梯,其中有一段山路需要全程在石头上爬,旁边有铁索可以拉,十分惊险.某游客爬天梯,一次上1个或2个台阶,设爬上第个台阶的方法数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
2023-02-19更新 | 77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5 . 任何一个复数(其中)都可以表示成:的形式.法国数学家棣莫弗发现:,我们称这个结论为棣莫弗定理.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当时,
C.当时,D.当,且为偶数时,复数为纯虚数
2023-09-13更新 | 917次组卷 | 38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6 . 漳州威镇阁建于1572年,是漳州名胜古迹之一.威镇阁采用阴阳八卦为顶面,阁上用长宽相同的长方形巨石铺成八角形状,每块巨石按方位分别刻着“乾、坤、震、艮、坎、兑、巽、离”的方正大字,所以俗称八卦楼.威镇阁八面开窗,登临阁顶,漳州方圆数十里风光尽收眼底.如图,小红计划测量威镇阁CD的高度,她在家A处测得阁尖C处的仰角为45°,再到A处正上方18米高的天台B处,测得阁尖C处仰角为30°,阁底D处俯角为30°.则威镇阁的高度约为___________米.(高度精确到1)(参考数据;
2022-07-09更新 | 36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祖暅父子总结了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的有关工作,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幂”是截面积,“势”是几何体的高.详细点说就是,界于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上述原理在中国被称为祖暅原理.一个上底面边长为1,下底面边长为2,高为的正六棱台与一个不规则几何体满足“幂势既同”,则该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为(       
   
A.16B.C.D.21
2021-04-29更新 | 1870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模拟试题
8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名著,其中《方田》一章给出了弧田面积的计算方法.如图所示,弧田是由圆弧和其对弦围成的图形,若弧田所在圆的半径为6,弦的长是,则弧田的弧长为________;弧田的面积是________.
2021-02-04更新 | 754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9 . 二十四节气(The 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个节气对应地球在黄道上运动所到达的一个位置,根据上述描述,从夏至到立秋对应地球在黄道上运动的角度为(       

A.B.C.D.
10 . 最早的测雨器记载见于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数书九章》(1247年).该书第二章为“天时类”,收录了有关降水量计算的四个例子,分别是“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和“竹器验雪”.其中“天池测雨”法是下雨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天池盆收集雨水.已知天池盆盆口直径为二尺八寸,盆底直径为一尺二寸,盆深一尺八寸.当盆中积水深九寸(注:1尺=10寸)时,平地降雨量是(       
A.9寸B.7寸C.8寸D.3寸
2020-07-15更新 | 728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