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上河之畔

周荣池

运河高邮段被人们称为上河。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常一个人骑车过老淮江公路沿上河北去界首古镇。

高邮城北上骑行三十五公里就似乎回到秦朝。高邮,因秦王嬴政在此“筑高台、置邮亭”而名,子婴河乃因子婴在此兴水利而名。所以到了这里,便抵达了当年滨海驰道上的秦朝。但事实上,到了界首古镇的南北大街,明清风情已经是现实遗存的极限。可如果那些修旧如旧的街道显得不够真诚,至少在街边两块钱吃三块闻名迩的界首茶干,还是能解除一些口舌和心理上的疑虑的。

茶干并不是什么稀奇的食物,甚至都不要太多的解释。长江下游十二圩、当涂采石和界首茶干被称为“三大香干”。豆腐干成为香干乃因为酱,酱是江南的科学也是深情。湿润的江南需要酱汁的浸入才能久食物,成就了传说一样顽固地道的味水。界首茶干制作的工艺有二十道,其中有十三道事关酱水。茶干的形状犹如银币,如同国漆一样黑里带红,红中发亮,就像下河老人深沉的肤色。外表满是蒲包纵横交错、细密有致的纹路,也让其留下了草木的纹理和清辉。茶干味道扎实老道,加之中药“莳萝”的特别参,成就了特别的食物意境。

江北的高邮小城认定淮南也在江南,仍与扬州一样在文化心理上拥有某种细腻温婉的气质。桌上见到茶干,常是用细腻的刀工切丝以高汤大煮,或者切丁与芫凉拌,是典型的细作之食。粗鄙如我辈,骑行数十公里腹中空空,却觉得之大嚼才吃得快活。城里的桌上也多有这种原块煮食的做法,比之那些精致的细作痛快十二分。界首流传着一段民间的传说,这里的人们坚信是乾隆皇帝下江南到界首的时候,在龙舟上闻到茶干的异香而离舟登岸,寻访到了这口似乎皇家也难得的吃食。说乾隆不一口气连吃了二十多块,还谕旨地方每年进贡万块以供享用。

且说皇帝因为一口小食而登岸流连,人们的善意看来还是富有创造性的。但这个传说也并非完全空来风。皇帝的威风从京城吹到江南,远望的人们愿意自己脚下的土地沾染点贵气也并不过分。在历史正经的记忆中,康熙乾隆二帝确实多次抵达高邮。如《后世州志》有: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驻跸界首,派人测量运河水位,清水潭、九里等处水位,命速修高邮隔湖石堤和运河东堤。石头和历史固然是坚硬的,但善变的传说也未必完全不可靠。百姓朴素地利用皇帝的“人设”来兜售自己的生计,也算是一种朴素而可爱的智慧。细想这岂不也是今天请“网红”或“县长”带货的套路根源。皇帝登了码头上岸的严肃历史,为人们的生计留下点可以戏说的由头流落民间,就像是平凡的茶干在意蕴深长的酱汁里制出风味——至少今天茶干还扎扎实实地在古法中带着古韵。

除茶干外,高邮的鸭蛋也名满天下。袁枚在《随园食单·小菜单》“腌蛋”条讲:“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大河浇灌了鱼米之乡,也滋长了人们的自信。于是风物成为表达自信和情义的一种物事。生活之中大多数时候对风物是充满善意的——恰如一个人如果只能说方言,人们会愿意包容他的质朴与土气。同样道理,一个人拿出自家的土产来,虽然总是不值几个钱的,却让人觉得充满诚挚和深情。

界首大码头并不大——是岸边人觉得很大,就像里下河的人们坚定地认为所有的河流都通向东海。过去码头边好些人们拎着篮子卖东西,除了茶干还有茶鸡蛋或瓜子,都是消遣的吃食。初夏时还有卖栀子花的,它的香味和其蓬勃的枝头一样热闹。人们买了花在鼻子边猛嗅,有些人过后就扔进上河水里,有些忘记在衣兜里成为花干,记忆就像花香一样久久不散——就像今天记忆里不散去的码头上热闹的场景。

船是上河行走的鞋子。来来往往的船,让运河在水土之外的时间里也一直游动。上河之水推动着船舶的南来北往,而船让水的流动显得具体而生机然。就这样,水流中产生了无比强烈而丰的情绪。就像是水里的鱼,隐秘而又活跃。每一条船都是有故乡的,就像每一个人都有故乡。船还和人一样把故乡背在行囊里,最后船和人本身也成为了故乡。很多人要感谢这些漂泊的船舶,它们把很多孩子变成了游子。他们从码头上出发,去各处去兜售自己的乡愁。兜售乡愁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一个人总是惦记着自己的家,一定不会可恨到哪里去。

镇国寺塔也是运河里的船。必须要提这座塔的名字,就像我每次经过都会遥望她的立,她是三千里运河中的唯一。她的特别只因为是运河河心表达唐风浩荡的一座砖塔。她像一尊佛像,以七级浮屠的禅思站立在运河中,滞留在时间里,又永远让乡愁停泊在意境中。一个人带着故乡走累了,看到别人的故乡满目葱茏,于是便把他乡作故乡,留在了上河之畔了此终身。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运河拓宽,镇国寺塔本在拆除之列。运河边走出去的总理亲自过问,最后决定让道保塔——他是上河北去不远的淮安人,他是不是在某次南下时也见过大河中的这座唐塔,大运河是不是也会常常勾起他的乡愁?

天边残余最后一抹亮色,我赶紧用力挣脱镇国寺脚下河流中的意境,从此岸奔回灯火通明的现实。好在一切还都存在,在聚散、来往、虚实之间存在,如流水、光影、念想一样存在——如此,上河就永远不会断流,上河之畔永远生机勃勃,古往今来的事实如村落、遗存和草木,及至传说、风味和诗情,都在流水的默默无言中不朽——也正是上河之畔虚实相生的风物在生长和失去中,孕育和滋润了一方水土的血脉,它是历史的命脉,是地方的命运,也是我们可以十分骄傲的命数。

(选自《长江文艺》2022年第一期,有删改)

1.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名(xiá)迩                    (zhù)                    (yǔ)
B.芫(suī)                           (jìn)                    (niān)之大嚼
C.空(xuè)来风                    (zǎi)                    制(páo)
D.生机(àng)然                    (shàn)                    (chù)立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对界首茶干从做法、形状、颜色、重量、味道、触感等描写,突出界首茶干的品质超群,为后文描写乾隆皇帝下江南到界首吃茶干做了铺垫。
B.康熙乾隆二帝多次抵达高邮,为人们的生计留下点可以戏说的由头,表达了作者对于此种类似“网红”或“县长”带货的套路根源的批判。
C.界首大码头物理属性上并不大,但生活于此的人们从心理上认为其规模很大,过去的码头边也充盈着人们的生活气息。
D.文章引用《后世州志》和《随园食单·小菜单》的记载,为文章增加了文化韵味和历史厚度。
E.文章从骑行出发,介绍了界首茶干、高邮鸭蛋、大码头、运河船只、镇国寺塔等事物,抒发了对上河之畔风物的赞叹,诉说了历史的传承与不朽。
3.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船是上河行走的鞋子。来来往往的船,让运河在水土之外的时间里也一直游动”有何作用?
4.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5.纵观全文,作者通过记写上河之畔抒发了哪些情感?
2023-12-26更新 | 3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我们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费孝通《乡土中国》)

②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柯灵《乡土情结》)

③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费孝通说“终老是乡”,柯灵也说“返本归元”,但苏轼却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否矛盾?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2023-02-25更新 | 35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风格豪壮悲凉,用典贴切自然,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富有现实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堪称绝世名作。
C.《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D.声声慢:词牌名,慢,就是慢词,其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此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②敏于事而慎于言
③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尤其是文学创作走上了“快车道”,大量作品竞相问世,百卉千葩让人(       )。新世纪文学带来海量阅读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文学创作的思考。纵观历史,有司马迁历时十余载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有曹雪芹(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方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回眸当代,有鲁迅痛定思痛、以笔为枪完成“揭出病苦,引起疗救注意”的《呐喊》;有沈从文朴素自然、细腻入微展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边城》……(       ),______________。同时这些著者更是以一丝不苟与精益求精的精神,完美地诠释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创作品质。而如今文学的“大众化”“生活化”“社会化”虽催生了创作的繁荣,但在繁荣背后也存在(       )的现象。面对“走得快”还是“走得远”,文学创作该何去何从?我认为只有在追求创作多元化的同时,坚守“载道与言志”,才可迎来文学创作的“春风十里”。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应接不暇     呕心沥血     毋庸置疑     泥沙俱下
B.应接不暇     呕心沥血     毋庸置疑     鱼目混珠
C.美不胜收     殚精竭虑     不言而喻     鱼目混珠
D.美不胜收     殚精竭虑     不言而喻     泥沙俱下
2.在选文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无一不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精雕细琢而成的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
B.这些无一不是著者经过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精雕细琢而成的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
C.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以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精雕细琢而成的。
D.这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著者经过执着的信念和坚忍的意志精雕细琢而成的。
3.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A.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鲁迅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红楼梦》,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C.《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等14篇小说。
D.“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语出《诗经》。《诗经》,我国浪漫主义诗歌源头,相传由孔子编订。先秦时期称《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2023-12-26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       ②荡秋千       ③抖空竹       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       ②荡秋千       ③下围棋       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       ②放风筝       ③抖空竹       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       ②放风筝       ③下围棋       ④荡秋千
2018-06-10更新 | 2564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了《乡土本色》一章,请根据以下事例,提炼出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

(1)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

(2)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3)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他们从小就看惯了的。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庚辰本: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蒙府本: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程乙本: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材料二:

(探春理家做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节流”,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围、花木等给专人管理,除了按规定上交的,剩下的都归承包者所有。)……众婆子去后,探春问宝钗如何。宝钗笑答道:"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探春听了点头称赞……宝钗道:“断断使不得!你们这里多少得用的人,一个一个闲着没事办,这会子我又弄个人来,叫那起人连我也看小了。”……宝钗笑道:“不如问她们谁领这一份的,她就揽一宗事去。”……宝钗笑道:“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亦不可太音。纵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像……凡有些馀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只叫他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于园中这些妈妈们。他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应该沾带些的。”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红楼梦》对于回目的用字颇为讲究。材料一中各版本对薛宝钗分别有“时宝钗”“识宝钗”和“贤宝钗”三种表述。你认为哪一种最合适?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20-21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事而慎于言(敏捷)     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君子于义(知晓,明白)     人皆有不人之心(忍受)
C.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恻隐之心(哀痛,怜悯)
D.天下仁焉(归顺)     恶得不禁恶而爱(鼓励)
2020-09-27更新 | 1244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梅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种具有青春活力的(       )的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那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古乐也出现了许多新创造,从“秦王破阵”到“霓裳羽衣”,正如当时的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一样,音乐歌舞不再是礼仪性的(        )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心音。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成为美的魂灵,统称为盛唐之音。“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新声、音乐是它的形式,绝句、七古是它的内容。七律要到诗圣才真正成熟,只有“入俗”的绝句和尚未定型的七言才是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苏轼认为杜诗颜字韩文是“集大成者”,其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       )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____________。人云“少陵诗法如孙吴”,有规范而又自由,重法度却仍灵活,给后人提供了学习、遵循、仿效的美的范本。从审美性质说,青莲诗是无规范的天才美,自然美,不事雕琢;少陵诗是严格规范的人工美,世间美,字斟句酌。皆为后世立下美的规范。

(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天马行空        优雅        婉转含蓄B.挥洒自如        典雅        婉转含蓄
C.天马行空        典雅        雄豪壮伟D.挥洒自如        优雅        雄豪壮伟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而不只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是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
B.从而不再是人人可习而能、可学而至的人工美,而是成为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了
C.从而不只是人人可习而能、可学而至的人工美,而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了
D.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是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
3.下列与该语段内容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诗歌流派,继承发展了南北朝陶渊明的山水诗和谢灵运的田园派,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
B.七律属于近体诗,四联八句,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杜甫的《登高》即为代表,“少陵诗法如孙吴”中的“少陵”指的就是杜甫。
C.苏轼认为韩文是“集大成者”,苏轼堪称宋代第一文人,他对唐代韩愈推崇有加,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D.“青莲诗”指的是李白的诗。李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