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8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及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吾一日长乎尔       ②加之师旅       ③宗庙之事,会同       其礼乐,以俟君子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B.台,也叫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门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
C.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这里是说杭州百姓为苏轼立生祠,表达对苏轼的感激之情。
D.建中靖国,宋徽宗的年号,用来纪年。《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中的“壬戌”用的则是干支纪年法,古代专用来纪年。
3.下列对原文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程氏亲自把书上的知识传授给苏轼。等到弱冠,他博通经史,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B.苏轼数次在杭州任职,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漕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专门积蓄湖水的枢纽。
C.苏轼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危害减少了一半。
D.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5.苏轼在《赤壁赋》中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描述,句中的“美人”象征圣主贤臣,美好理想。对苏轼来说,“美人”意味着“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本文有多处记述了苏轼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的实际做法,请简要概括。
2023-08-21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检测卷

3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龙宫滩

韩 愈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郴口又赠(其一)

韩 愈

山作剑攒江写镜,扁舟斗转疾于飞。

回头笑向张公子,终日思归此日归。


【注】①龙宫滩,在今广东省阳山县阳溪上。公元803年,韩愈因直言进谏为权臣所谗,被贬为广东省阳山县令;公元805年,遇大赦得以回归北上。这两首诗均为遇赦北归途中所作。②郴口: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是当地黄水、来水两条河的交汇处。③张公子:张署。韩愈与张署曾在朝同为监察御史,同被贬官,同遇大赦,两人友谊深厚。韩愈这首《郴口又赠(其一)》,就是写给张署的。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一首诗的开头两句,从视觉和听觉写阳溪之水。“浩浩”“汤汤”写水势的浩大,“抑更扬”则写水声的时高时低。
B.前一首诗的第三、四句,在描绘江水奔流的景象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一“疑”一“似”,一肯定一否定,把诗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得真切自然。
C.前一首诗的第五、六句转向写人事。夜宿江滩,连灯光也带着水气;临近天亮,夜雨送来了一阵阵的寒凉。
D.后一首诗中“扁舟斗转疾于飞”一句,写出了江中行船的迅疾。水道曲折,轻舟在水中转弯,其快如飞。
2.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情感表达的方式上,两首诗又有怎样的不同?
2023-08-20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检测卷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货殖列传序

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梓、姜、桂、金、锡、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刍豢:指牲畜,泛指肉类食品。②虞:掌管山林川泽出产的官,此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③三宝:食、事、财。绝:不流通。④潟卤:盐碱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B.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C.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D.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之一,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因素。
B.神农,即炎帝,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与黄帝轩辕氏被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C.桓公,指齐桓公,姜太公之后,在管仲的辅佐下使齐国逐渐强盛,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D.千乘,春秋战国诸侯国中的大国。古代四马拉一兵车为一乘,国家大小以兵车多少衡量。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否定了老子“小国寡民”的论调,意在表明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理所应当的。
B.作者以齐国兴盛的史实为论据,肯定了富国裕民之道,从而证实货殖之事的重要作用。
C.文章结尾强调,只要人们生活富有,自然会懂得仁义和礼节,并阐明这是教化无法实现的。
D.作者清楚地认识到发展生产和积累财富对巩固统治的作用,反映了他卓越的经济思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
(2)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
5.姜太公在封地发展经济面临怎样的困难?他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023-08-2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检测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拔 草

李 娟

我们家自行车的全部构件只剩下两个轮子、一只坐垫、一副龙头以及连接物,连踏板都没有。至于刹车器,就更是奢侈物了。需要刹车的时候,只需把脚伸直,用鞋底在飞速运转的车轮上嗞——地蹭一下,车自然就会减速。如果情况特别紧急,则两只脚一起上。

有一次我妹骑车的时候,骑着骑着车链条掉了,并且掉得极不是时候——当时我们正在被两条大狗狂追。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穷凶极恶的狗!在阿克哈拉,最凶的狗一直都是我们家的琼瑶。可是和这两条狗相比,我们家琼瑶简直温柔极了。我妹的车链子不巧就在那时候掉了!她啊——地叫起来,两条腿蹬得飞快,面无表情,大汗淋漓。亏她车上还载了小山似的一堆干草,居然也没给狗扒掉。要是掉了的话谁敢回去捡啊?

家里养鸡,一养就是一百多只,还有五只野鸭子。小的时候还好打发,长大了简直跟一群强盗似的。我妹每天都要拔瓷瓷的两大编织袋蒲公英回来才够它们吃,加上家里打算再养只小毛驴,于是草就得拔得更勤了。每天拔回来的草都得晒干一部分,留作冬天给毛驴的草料。

到了一年一度的打草季节,牧民们纷纷从深山返回乌伦古河流域,为大畜准备冬天的草料。一辆辆打草的马车晃晃悠悠,满载而归。

我家没有草场,只好去草场里捡别人割剩下的。拉草的车经过的地方,沿途路两边的树枝多多少少会把垛得高高的草从车上挂下来一些。于是我妹就天天沿着打草的车辙走啊走啊,前面掉,后面捡。就是被狗追的那一次,我也跟去捡草了。去的路上果然捡了很多,我们细细拢一拢,居然有好几抱,便藏在路边灌木丛里,准备回去的时候捎上。

风很大很大,在高处呼啦啦地响。苞谷地如丛林一般,茂密得高过头顶,又如大海一般起伏。土路孤独地在这片海洋中延伸。走在这路上,像是走在消失之中。

我们每捡够一大抱的时候,就集中到一处放着,然后空手向前继续捡。这样,走过的路上每隔不远就垛着一堆,一路延伸得很远很远。

阳光灿烂,却下起雨来。真奇怪,雨从哪里来的呢?摔在地上有五分钱镍币大小,砸在脸上更是梦一样的痛觉。风呼啸着从天边奔来,苞谷地动荡不停。雨点有一阵没一阵地洒着,后来越下越大。天气炎热,风势不减。

又过了大约十来分钟,这场奇怪的雨才止住。土路上雨的痕迹瞬间就蒸发了,只留下一个又一个环形小坑。密密麻麻地、寂静地排列着,如月球表面一般寂静。自从打完草后,这条路很长时间都没人走过了。

这里的碎草更多,带刺的灌木丛中,铁丝网上,道路拐弯处,遗落得到处都是。我们不停地左右开弓,不一会儿就码了齐腰高的一垛。

这么多怎么拿得回去呢?我站在旁边想了又想,对我妹说:分成四次,我们一人抱一堆走,两个来回就拿完了……

我妹也站在旁边想了想,一弯腰,把那堆草整个儿抱起来就走……

我就只好跟在后面,一路上捡她身后掉下来的碎草。

今天的任务还多着呢,我们还得一人拎一条编织袋,走进林荫道对面的田野里去拔新鲜草。刚才的草料是用来储存到冬天的,而家里的鸡鸭还在等着今天的晚饭。

风依然很大。这样的天气最好了,没有蚊虫。在这样的大风里它们那小翅膀飞不起来,也就不用因为它们钻进耳朵而吓得要死。平常田野里很可怕,草丛中的蚊子跟云雾似的,一片一片地荡漾,还极其均匀地发出嗡嗡不绝的重低音。所以才说刮大风的天气是幸福的啊。大地和天空之间被大风反复涤荡,干干净净。

我们一人扛一只袋子往回走,迎风穿过这片美丽平坦的田野,远处的林荫道像是等了一百年一样。里面停着我们的自行车。

回到家,我妈说:啧!今天捡了这么多!两个人一起干到底不一样啊。

我老老实实地承认:哪里哪里,我是去当啦啦队的。

再说说鸡吃草的情景:这群鸡跟债主似的,一个个上蹿下跳,脸红脖子粗,把五只可怜的野鸭子在脚下踩来踩去,根本靠不到食槽旁边。有的鸭子不知怎么的居然也在槽子边挤到一个位置,还没下嘴,突然看到左右前后全是鸡,立刻大惊小怪地尖叫着跑掉,四处乱跳,寻找同伴。不知鸭子为什么这么怕鸡,它们明明长得比鸡大。

这些鸡可狠了,从小就会啄人,疼得要命。由于嘴尖的原因,一个个特能挑食。鸭子就笨得不可思议了。每次都要等鸡们吃得神清气闲了,才敢蹭到槽子边上,而且还努力地装作不经意的样子,一有风吹草动,就忙不迭排成一条队逃跑。

其实鸭子有时也很令人烦恼。我们在鸡棚里放了一只小铁盆给大家饮水。每次注满水后,鸭子们总要跳进这方狭小的水域游上几圈过干瘾。游就游呗,可它们还要扎猛子。有时候这小小一盆子水里居然能挤进去三四只鸭子,把盆子挤得满满当当。明明一动都不能动了,却仍扭着身子假装游泳。害得鸡们围着盆子干着急,一口水也喝不到。

鸭子最有意思了,我妈叫:鸭!它们就啊!地回答一声。我妈要是叫:鸭鸭!它们就:啊!啊!我妈:鸭鸭鸭!它们:啊!啊!啊!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到自行车,透露了家中生活的贫苦,所以“我”与妹妹外出拔草也就成了理所应当之事,妹妹那么能干好强也与此有关。
B.文章第三段作者写到家里养鸡鸭和小毛驴,不仅写出了当时作者的家境,还为后文写“我”和妹妹去捡草作了铺垫。
C.文中对“风雨”的描写,既让读者感受到新疆拔草时节自然环境的特点,又直接表现出“我”与妹妹积极乐观的心态。
D.文章结尾对鸡鸭的描写活灵活现,例如写鸡“上蹿下跳,脸红脖子粗”,鸭子“扭着身子假装游泳”,细节中富含农村生活气息。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在叙事时使用第一人称,不仅使文章所写拔草捡草的事情真实可信,而且给人一种亲切、可读的感觉。
B.本文笔调清新活泼,率真质朴,善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的虽是平凡生活的点滴,但妙趣横生、生机盎然,充满着纯净与温暖。
C.作者在结构文章时,以拔草为主线,脉络清晰,虽偶尔岔开话题,叙述其他事件,但仍形散神聚,结构紧密。
D.本文是叙事性抒情,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作者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之情,但也流露出因生活艰辛而生的懊恼苦闷。
3.结合上下文,谈谈画线部分“走在这路上,像是走在消失之中”这句话的含意。
4.作者在“拔草”时感到刮大风的天气也是幸福的,围绕“拔草”,其实还有很多幸福的体验,请从文中举出三处简要分析。
2023-08-18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B.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C.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D.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康,今南京市的古称。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不同。
B.奏疏,臣子向皇帝的奏折,其中可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
C.缗钱,可以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在汉代也可以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后泛指税金。
D.长短句,文中指词。词是一种韵文文体,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给皇帝上疏,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B.辛弃疾奉命筹建飞虎军时,藏起御前金字牌,最终建成飞虎营栅,再陈奏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解除了皇上疑虑。
C.辛弃疾任江西安抚使时,成功赈灾;信州谢源明不顾幕僚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拨给了信州。
D.辛弃疾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并写了《九曲棹歌》;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5.朱熹去世时,他的学说正被朝廷宣布为“伪学”,门生故旧因避忌而不敢去送葬,辛弃疾却前往哭祭,对此你怎么看?祭文内容体现了辛弃疾对朱熹怎样的评价?
22-23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张秉贵今年59岁,出身贫农家庭,从10岁起就在资本家的工厂当童工,17岁到私营的德昌厚食品店学徒,受尽了剥削阶级的压迫和凌辱。新中国成立后,他翻了身,打心眼儿里感谢党和毛主席。1955年他刚到百货大楼时,认为只要为商店多销货、多卖钱,就是做好了本职工作,报答了党的恩情,因此他比较注意抓大号买卖。一次,有位农民顾客来买两块桃酥,张秉贵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让这位顾客等了很长时间。顾客生气地质问他:“你是不是嫌我买得少,看不起我?”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张秉贵。党支部书记找他谈心,对他说:“过去资本家做买卖,唯一的目的是赚钱。我们社会主义商店做买卖,首先要为人民服务好。”

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有了一点儿贡献。”为了当好顾客的参谋,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去熟悉自己柜台里的商品。公休日,他到糖果厂去参观访问,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下班后,他又到医院向医生学习各种糖果的营养知识;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经过刻苦钻研,张秉贵的商品知识十分丰富,为群众服务也有更多的主动权了。

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有时,当他累得额头渗满汗珠,顾客就按住秤盘说:“老同志,您先擦擦汗!”后边的也嚷道:“您喝口水,歇会儿再卖!”……

这些热情的话,像一股股清泉涌进张秉贵的心田,他感到自己的心和顾客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摘编自林为民《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材料二:

张师傅在财贸大会的发言中,最使我感动的是这一段:

“在旧社会,我十岁当童工,十七岁到商店学徒,那时候给资本家站柜台,是为了混碗饭吃。政治上没地位,经济上受剥削,人格上还要受污辱,整天低声下气,提心吊胆。那些官僚老爷、太太小姐、兵痞流氓来买东西,稍不称心,我们就得挨骂。得罪了这些人,资本家就得叫我们‘卷铺盖’,整天像是踩着‘地雷’干活……”

这时,我拿起笔来,向张秉贵同志笑着说:“我知道您是个忙人,我今天问您两个问题。第一是:请您把您解放前的生活仔细地说一说,让我好有点感性认识。”

张秉贵同志也笑了一笑,用充满了回忆的目光看看我,说:“我是北京人,一家八口人,只靠我父亲每月六块钱的工资过活。我母亲难过地说:‘你们孩子们也自谋生活吧。’我的大哥就到十五间房一个卖烟卷煤油的杂货店里去当了学徒。我从七岁就出去捡柴、挖野菜,那些野菜都是人家喂鸡的,我们每天就是吃那些野菜。我八岁就去‘打执事’,那就是遇有什么红白喜事,出殡的、娶亲的,我就带上红缨帽,穿上大褂子,去给背小鼓什么的。旧社会,这是实在没办法的人才干的,可是我还唯恐人家嫌我小,不要我。天没亮就出去,太阳落山才回来,每天只挣两个‘铜子儿’。十岁那年,我和三哥到天津的一所地毯作坊去当学徒。父亲本在天津给一个资本家看门,这时失业了。我们在作坊里是七个人睡在一个小炕上,挤得大家都得侧着身子睡。这屋里又没有灯,炕上的臭虫就多得不能提了。那时我先学的是绕毛线,绕来绕去地,毛线都勒进手里去了,又流血又疼,只好用纸把手包起来再绕。资本家看见了就骂:‘你这是在绕毛球呢!’他踢了我一脚,把我撵出来了。

“年初六,原在一个厂的一位师傅来找我说:‘小秉贵儿,你跟我去到榄杆市乾祥瑞织布厂当学徒吧。’这个厂的资本家姓牛,很毒辣,每天一到下半夜,就从柜房里出来,挺着大肚子,喊‘嘟——咋’,说是轰乌鸦呢,把我们都叫醒了。这时间比摇上班的铃还早一个钟头!

“我在那里待了两年多,织一匹布挣两毛钱。十七岁上,我到米市大街的德昌厚食品店当了伙计,从一九三六年,直到一九五五年,十九年没动……以后我就到了百货大楼,这些事您全知道了。以前的这些事,折磨得我永远也忘不了旧社会的苦,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一个苦来一个甜呵!”

说到这里,他停住了,我抬头望着他的从容而沉静的笑脸,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敬佩!

(摘编自冰心《颂一团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围绕着张秉贵这一中心人物来进行采访报道,抓住张秉贵“一团火”的精神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境界。
B.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是一心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激励广大职工积极进取有重要意义。
C.张秉贵售货服务热情周到,有感受到党的温暖、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觉悟提高,以及受到顾客的尊敬和爱戴等原因。
D.材料一运用了对比手法,他在旧社会当童工学徒,备受压迫和欺凌,在新中国成立后做服务员,获得顾客的感激和尊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冰心对张秉贵在旧社会的遭遇深感同情和非常好奇,所以采访的重点放在张秉贵在解放前的具体生活。
B.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张秉贵利用公休日、下班后的时间积极学习,刻苦钻研,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C.张秉贵十七岁到德昌厚食品店,当了19年伙计,这期间政治上没地位,经济上受剥削,人格上受污辱。
D.张秉贵笑着回忆旧社会的经历,从容而沉静,可见,他感受到新中国的好,早已忘记在旧社会受的苦。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没有直接写张秉贵“一团火”精神的一项是(     
A.张秉贵一把就能抓准分量,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5两。
B.张秉贵具有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遇到顾客分斤分两买几种甚至一二十种糖果,他也能一边称糖一边用心算计算。经常是顾客要买多少的话音刚落,他就同时报出了应付的钱数。
C.张秉贵发明了“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方法,即在接待一个顾客时,便问第二个顾客买什么,同时和第三个顾客打好招呼,做好准备。
D.张秉贵师傅的柜台站满了里三层外三层的顾客,有买东西的,有参观的,有学习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结构思路。
5.张秉贵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经历,两则材料的叙述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3-08-16更新 | 313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二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上册)
21-22高一上·河北·期末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依靠户籍制度建立的定居型社会转变成要素自由流动的迁居型社会,从依靠血缘、地缘的熟人社会转变成业缘化的生人社会,从低流动、被动流动的乡土中国转变成高流动、全方位、多元化、主动流动的迁徙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较2010年增加了1.16亿人,增长了85.70%;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较2010年增加了3896万人,增长了45.37%。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出,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常态化的迁移流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空间位置,更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方式、内在文化乃至社会治理理念。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是确定无疑的。

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部分追求经济动机的农村人口离开熟悉的亲属网络、职业网络以及乡土网络流动到城市中,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村庄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衰退。接受城市文明的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逐渐向城市人口靠近,且随着流动人口的代际传递,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愁本色逐渐褪去,而留守农村的人口仍然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交往习俗。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社区人口的户籍化转变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混居,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与此同时,在社区居民的逐渐陌生人化过程中,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行为方式等也存在差别,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几千年来,农民被土地束缚,世代定居于乡村,形成了天然的稳定性以及自我延续的静文化。安土重迁的习俗不仅支配着个体的生活与社会交往,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吸引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迁徙中国的大规模、高水平、主动的人口流动,实际上伴随着静文化的退化以及动文化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农民冲破土地的限制,告别了过密化的农业,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由此瓦解了传统意义上乡土中国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与文化基础,导致根植于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的静文化逐渐退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流动规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较多到巨大,流动原因趋于多元化,社会主体、社会空间、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关系不再受限,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乡土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具有浓厚的乡土伦理,以乡村为基,历代相习、积久而成。首先,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乡村秩序在村落中自然形成并依靠礼俗规则加以维持和延续;其次,乡土伦理具有习得性,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乡土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习惯、礼仪等变化缓慢,世代积累的经验足以维持和保障社会秩序,因此乡土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松绑,人口的空间位置变化导致社会交往的异质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动态化,这种转变打破了熟人社会的秩序。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契约关系代替伦理关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理性化、法治化、公共性是迁徙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文明的支撑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以法治为基础。

(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转型日益凸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费孝通先生在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的分析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志在富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重视教育的投资。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建设新农村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乡土社会农村的建设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国家问题,也并非单纯的农民问题,更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问题,所以只依靠任何一方单纯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摘编自朱珠《浅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已变为迁居型社会,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
B.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村庄的向心力在不断减弱。
C.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从农村不断流向城市,这使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
D.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如今中国社会呈现出高流动、主动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B.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
C.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和习得性,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
D.费孝通先生以民为本,志在富民,他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进行分析概括,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一项是(     
A.农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B.农民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
C.村民的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的两栖生活。
D.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由此农村社会产生了“礼物流动”的习俗。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9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朱熹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菩道付沧洲。

【注】①东门黄犬:《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丞相李斯遭人诬陷论斩,临刑谓其子:“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下文陆机的“华亭清唳”与此意同。②鸱夷子:范蠡。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富贵淫逸与贫贱难忍对比,揭示官场得失的巨大差别。
B.“倚伏”化用《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话。
C.“东门黄犬”“华亭鹤唳”的典故与范蠡泛舟形成鲜明对比。
D.“五湖烟浪”“一天云月”具体描绘了“把钓渔钩”所见之景。
2.全词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

吴继红

在河堤上漫步,风里传来甜腻腻的清香,这香气,不禁让我想起了老家的枣花。

老家院里那棵枣树是20多年前父亲亲手栽下的。父亲是木匠,农闲时在四里八村做木活儿,由于孩子多,微薄的工钱勉强够一家人糊口。可他很知足,每天乐呵呵的,谁家有活儿都随叫随到,碰见家庭条件不如我们的,总是少要工钱。那时奶奶还在世,家里有六七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哥哥姐姐很早就辍学帮着维持家里的生计。

枣树旁边是水井。闲下来的时候,母亲蹲在枣树下洗衣服,奶奶在枣树下乘凉,父亲则坐在树下抽几袋烟。傍晚的风从枣树叶子间吹过来,特别是枣花开的时节,闻着清甜的枣花香,吃着母亲烙的饼、腌的菜,感觉岁月安静而美好。

枣花开得迟。当很多花儿都争相开放时,枣树枝头还是光秃秃一片。小满前后,枣花才开始默默地绽放。枣花很小,淡淡的黄绿色,小米粒儿一样,不细看,还真发现不了。枣花虽小,但香气很浓郁。每到枣花盛开时节,无数的蜜蜂冲着花香而来,一天到晚在枝头“嗡嗡”地忙碌。白天,阳光照耀着绿色摇曳的枣树,嫩黄色的枣花在绿色的枣叶间闪着串串黄色的微光;有月的夜晚,枣花的香味借着夜风飘在我的心头,也飘进我的梦乡。

枣花要落的时候,正是收麦的大忙时节。起风了,枣花从枝头落下,铺满厚厚一层。苏轼曾说“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从树下经过的那个正午,一定也起了风,簌簌的枣花落在了苏轼的身上。记忆里,有一年的枣花也落得特别急,在我记忆里落了十几年,刻骨铭心。

我念高一那年收麦前,奶奶一病不起,花光了家里最后一分钱。二伯的儿子从惠州打工回来,告诉父亲他在那边的厂里做会计,可以给我安排个活儿。那年我十六岁,算是“整劳力”了。哥嫂们虽然没说什么,可如果我继续念书,无疑是给这个家雪上加霜。

我整天忐忑不安。终于,父亲把我叫到了枣树下。他坐在枣树下吸了半天烟,我看见他的手在装烟丝时一直在轻轻地颤抖。就在我被呛得开始咳嗽时,父亲终于说话了:“五妮啊,是爹没本事,让你受苦了;家里的事你甭管,书只要你想念,就念下去吧……”

我本来预备了一肚子话,只等父亲劝我退学时拿来跟他据理力争,可没想到父亲却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所有的话都卡在了嗓子眼儿,只剩下大颗的泪珠和扑簌簌的枣花一起落到衣上、地上。父亲轻叹一声,摸了摸我的头,拂去我头发上的枣花,站起了身。枣花还在簌簌地落着,落着,落在我的头上、身上,也落在我的心上。

随后的那些日子,父亲和哥哥们每天出去得更早,回来得更晚了,母亲精打细算,日子勉强撑了过来。三年后,我考上了大学。院子里的枣树又长大了许多,那时父亲已经60多岁,为了让有限的土地生出更多的钱供我念完大学,他把南坡那块地开辟出来种西瓜,每天没日没夜地守在地里;一到节假日,赶着家里的那辆骡车跑几十里地去城里卖瓜;枣树上结的枣子再也没舍得尝一颗,全都拿去卖掉……

我大学毕业成了一名公务员,结婚有了孩子,也在城里按揭买了房。想着把父母亲接到城里享两天福,可他们却相继离开了人世,父亲栽下的那棵枣树永远留在了老家的院子里,老家从此只在梦里……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今夜,老家院子里,枣花是否又一次落满了地面?

材料二:

回忆性散文是一种叙事抒情类的散文,作者经历过的、有记忆的、对自身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在一定的情境刺激下重现脑海,再将其按照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按照事件发展脉络或人物的行动轨迹叙述经历时与回忆时的情感状态,反思过往并传达其深层次的感悟。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状态可能是对过往的回想和怀念,回想美好的记忆以暂时忘记当下的烦恼,怀念重要的人以表达思念之情;也可能是反省,反省以往的过错,用文字向回忆对象表达忏悔。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现实与回忆交织,使充满温情和艰辛的生活回忆在儿童和成年视角穿梭。文章显得真实却不乏童真。
B.文章的主要人物——父亲在我的青少年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支持我上学,为子女日夜操劳。文章从多个角度塑造了默默付出的伟大父亲形象,字里行间蕴藏着作者对父爱的讴歌。
C.枣花这一物象在文章中扮演重要角色。作用之一是通过对枣花开时一家人乘凉洗场面的描写,营造温馨的氛围。
D.文章语言如话家常,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使文章整体朴实平淡。同时“五妮啊,是爹没本事”“家里的事你甭管”等句口语色彩浓厚,表现父亲对我的期望、疼爱和支持、
2.材料一中,作者对“我”上学还是打工的回忆着墨颇多,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当“我”得知自己可能会为照顾家里而被迫辍学打工时,“我”无奈和怨尤油然而生,忐忑自己继续念书只会拖累家庭。
B.哥嫂们虽然对“我”上学还是打工的问题没有发表意见,但是结合文章来看哥嫂内心充满着对我辍学打工、缓解家庭压力的渴望。
C.“我”预备好一肚子的话准备与父亲辩论上学之利,最终却没有说出口,因为父亲转念让我继续读书。
D.父亲与《大卫·科波菲尔》中的默德斯通不同,父亲没有像默德斯通对待孩子的冷酷与无情,而是对孩子充满理解,尊重孩子的人生道路。
3.假设你代表高三学生向新高一学弟进行语文学科交流。你偶然发现本文与必修上册课文《我与地坛》有相似之处。请根据下表提示,完成填空。
《簌簌衣巾落枣花》(吴继红)《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内容Q:为什么说父亲是一位懂得理解女儿的父亲?        A:①Q:为什么说母亲是一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A:她始终很尊重自己的儿子,维护着他的自尊。
反复提及的词语Q:“枣花”被反复提及,它在文中除了第六题C项的作用外,还有什么作用?
A:②
Q;母亲心理矛盾被反复提及,但心理却是不断变化的。这有什么作用?
A:体现出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但既疼儿子又理解儿子的不张扬爱的坚忍的母亲。
情感状态
4.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脉络清晰、有条理。为了将回忆有条不紊地将组织在一起,作者采用了哪些文学方法?请至少找出三处,并结合文章材料内容简要赏析。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