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以载道”的思想客观上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两方面的深刻影响。首先,这种思想强调了文学的教化功能,为古代文学的思想内容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使作家重视国家、人民的群体利益。即使在纯属个人抒情的作品中,作家也时刻不忘积极有为的人生追求。例如,在唐代诗人中,杜甫忧国忧民,对儒家“仁政”理想的不懈追求、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成为杜诗的核心内容;“诗仙”李白,也在诗中强烈地表达了追求功名事业的决心,而且明确提出要以孔子作《春秋》为自己文学事业的典范。至于唐宋古文运动的巨大成就,更是在“文以载道”思想的直接指导下取得的。还有众人皆晓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一旦剥去其历史的、传奇的、神魔的外衣,其呈现给人们的就是忠奸、正邪、善恶之间的斗争,显示了作家执着于描述现实社会的伦常。

其次,“文以载道”的思想也给中国古代文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思想与政治过分贴近的关系和单纯、急切的教化目的,使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分作品充满了枯燥的说教内容,严重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性。它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治的附庸,从而削弱了文学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这种消极的影响不但体现在士大夫的诗文作品中,而且体现在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中。例如,元杂剧虽然高度赞扬了针对黑暗势力的反抗精神,歌颂了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民主思想,但往往以道德判断作为审美判断的核心价值参数,而且这种道德判断常常混杂着封建伦理说教的糟粕,这就严重损害了其思想意义。

(摘编自《“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材料二:

“文以载道”的入世精神具有当代价值。“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对文学作品中文道关系的一种表述,类似观念还有“文以明道”。从传统文学发展的主流来讲,中国文学是“道”的文学。春秋时期,孔子文艺思想中的“诗教”,就形成了对文道关系的早期表述。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明道”“征圣”“宗经”成为文章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要素。到后来,唐宋古文运动强调“文以明道”,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朱熹坚持“文道合一”,“文以载道”的主张在中国文学中确立了核心地位,并作为文学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文以载道”将“文”比作车,车的用处是载物,而“文”所载之物就是“道”。这个“道”是儒家思想中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儒家“仁政”“王道”的社会理想。所以“文以载道”本质上是为了传承儒家思想,维护道统的社会地位,“代圣贤立言”。这样一来,对现实的关怀就成为“文以载道”的题中之义。以“文以载道”思想为指导的传统文学形成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表现为文学的社会功用被历代文学家重视。

孔子关于文艺的论述集中在礼乐的社会功用层面,他从政治与教化的角度来看礼乐,认为诗歌和音乐的存在价值是能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汉代《乐记》中有“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两汉时期的思想家也推崇“尚用”的观念,比如扬雄、桓谭、王充等,强调文艺著作必须要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三国时期,曹丕在论述文学的价值时,认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唐代陈子昂、元结等人倡导言之有物的社会诗,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些都是文艺功用论的表现。“文以载道”也让古代的文学家有了更为强烈的入世精神。被儒家思想哺育的文学家将“平天下”作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他们积极介入政治,以诗来言志,用文来载道,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我们可以在杜甫的诗中看到他对人民疾苦的关切;白居易在倡导用诗歌批判现实的同时,指出诗人要担负起表达民间疾苦的责任,“使下人之病苦闻于上”;范仲淹则高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新时代,我们扬弃“文以载道”思想就必须考虑将之进行重新诠释。新的“道”要体现中国精神,这里所说的中国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集合,同时也随着时代变迁而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要做到“文以载道”,文艺工作者就要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这也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其中既包含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只有用中国精神来赋予“道”新的内涵,“文以载道”才有新的生命力。

古代文学家讨论“文以载道”时,大都强调以道为本体,文只是“载道”的工具。这样一来,“文以载道”就让传统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独立性,教化凌驾于审美判断之上,文学成为社会政治的附庸。在新时代,扬弃“文以载道”思想要做到文与道的辩证统一,既要重视“文”的价值,也要重视其思想意义;既要重内容,也要重形式。而只有打破文道关系的二元对立,文道并重,才能真正做到两者的辩证统一。朱光潜曾将文艺的“道”比喻为盐,将“文”比喻为水,“文以载道”好比盐溶于水。这种理解才是文道关系的最佳状态和最高追求。

(摘编自宗波《“文以载道”思想的扬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对儒家“仁政”理想的追求、对民生的关注及唐宋古文运动的巨大成就,都是受到“文以载道”思想的影响或指导的结果。
B.元杂剧的道德判断常常混杂着封建伦理说教的糟粕,这严重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性,损害了文学本身的思想意义。
C.对文道关系的表述早已有之,直到朱熹坚持“文道合一”,“文以载道”的主张在中国文学中才确立了核心地位。
D.曹丕认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陈子昂、元结等人倡导言之有物的社会诗,这些都是文艺功用论的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述的是“文以载道”思想的利弊,材料二只阐述了“文以载道”思想的利。
B.材料二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观点更具说服力。
C.“文以载道”是为了传承儒家思想,维护道统的地位,这赋予古代文学教化的社会功用。
D.朱光潜以盐喻“道”,以水喻“文”,“文以载道”好比盐溶于水,这种认识可谓境界高远。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
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C.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
D.“文以载道”观念使中国当代文学主旨鲜明,带有较强的政治功利性,这也导致文学一度沦为政治的工具。
4.“欲思其利,必虑其害。”这句话出自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意思是想要考虑某件事的好处,就必须考虑到它的坏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请结合材料一中的“文以载道”思想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对这句话加以阐述。
5.在新时代,该如何扬弃“文以载道”思想?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类,它们分别发展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19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相当多的人把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

但由于科学技术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用池田大作的语言来说,“科学之眼”自有其限定性,因为“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因而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的补充与矫正。

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诚然,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

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而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烦频袭来之际。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有若干超越性的意义,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如不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立”,何尝不是成熟的现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的黄金法则。

人文文化的不可或缺,还在于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心向往之的审美情趣,这便是中国人将其与“礼”并称的“乐"。这种功能并不能用现金额度核算,但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需要的。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展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研究,便是人文学者借鉴科学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积德”的自觉。

(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

材料二:

半个世纪前,斯诺《两种文化》一书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相伴科学而发展的技术已渐渐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似乎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研究。与此同时,人文学界开始从哲学、文学、史学各个角度,仔细审察科学在人类世界的角色。库恩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指陈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研究经常受当时一些主题的约束。在主题转变时,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表达思维的语言,也跟着转变了。于是,表面上看来是纯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往往不能避免受社会的制约。

相对地说,人文与科学两个文化之间樊篱必须拆除。将来的世界,文化既是多元,而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又会有更多的互依与纠缠。有些学者,尝试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以了解不同学科的语言观念。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正在从人文的角度,尝试说明数理科学的内容。杨振宁先生在《美与物理学》中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形容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在手掌,

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他认为,数学与物理的关系就像是在茎处重叠的两片叶片,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二者之源。人文与科学之间又何尝不是人类心智中分离而又叠合的两个园地呢?

我们注意科学各部门间的对话,也在尝试使不同学科中已经发展的一些观念彼此对比,找出跨越学科的若干观念。我们的目的,只在提示同学们,学科的界限其实是暂设的,寻求知识的过程不过在设法了解自己及观察四周的世界;许多学术的术语,也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观察而设计的视角而已。

(摘编自许倬云《人文与科学之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因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而容易让人们产生崇拜心理,并被许多人当作解决所有难题的有效途径。
B.相比科学技术,仁爱、诚信等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能够为解决现代人类的“意义危机”提供更多帮助。
C.科学渐渐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科学研究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和制约,都导致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D.人文学者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而科学家也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说明科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细密的社会分工造成科学与人文对立,但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各体系的频繁互动,要求人们设法减少这种对立。
B.人类的“工具理性”发展迅速,“价值理性”发展则相对滞后,要求人们的关注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
C.应倡导人们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以便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
D.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必须研究跨越学科的观念,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的术语。
3.对材料中所引用的论据,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池田大作“科学之眼”的论述——为了说明科学无助于解决精神领域的问题。
B.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反对使用原子弹——为了说明科学家无法保持价值中立。
C.斯诺《两种文化》的相关论述——为了引出后文人文与科学距离变近的观点。
D.杨振宁借用布莱克的诗句——为了说明数学与物理两学科在心智上同根同源。
4.同是讨论两种文化的关系,两则材料的侧重点却有明显的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科学崇拜”的态度主要体现在:相信科学的完美,视科学为万能,只关注科学自身的发展。为什么说这种态度是十分错误而且有害的?请结合材料合理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慢先生的秋天

蒋一谈

喷泉是向上流的瀑布。在喷泉的右前方,几只鸟排成斜线滑行。秋天的光线散发出沉静之美,这些鸟被它们自己的影子引向动物园的湖泊深处,绿藻虽然衰败,依旧将湖水衬绿。其中的两只鸟,合力抓住一根断枝,轻盈地站在上面,尾翼低垂,脖颈缠绕,甜蜜地恋爱。

这些鸟很美,可是在慢先生心里,鹤最美。鹤园还在前面,掩映在树林深处。他想象着鹤在假山和池塘旁漫步的样子,一只脚落下,另一只脚隔一会儿才落下,一只脚抬起,另一只脚隔一会儿才抬起,这不是鹤的做作,而是鹤的优雅。中国古代文人建造房屋和墓穴时,会依据鹤的步幅来测量尺寸。想到这些,他的嘴角浮现出笑意。

认识他的人称呼他“慢先生”,他的慢超乎寻常:走路的时候,他的手臂和腿脚关节好像被空气暂时抓住了,说话的节奏也是慢的。第一次看见他的人,会以为他肢体残疾,或者精神上出了问题。他经常被围观,引来众人议论:这个男人慢得离谱,慢得让人心慌,他在表演吗?他笑而不语。有人说他像机器人,他慢慢摇了摇头,有些气恼。

他在石头上慢慢坐下,慢慢取出水杯,慢慢拧开杯盖,慢慢张开嘴唇,喝了第一口水。一个肥胖的男人举起自己的水杯,嬉笑着模仿他的动作,最后累得气喘吁吁。他早已习惯这样的模仿与戏谑。

他抬头看湖泊里的鸟,鸟消失了,那是短暂的消失,它们飞不出动物园。动物园管理处发布过公告,说他们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虚拟天空装置。这样一来,动物园里的鸟能生活在铁笼和栅栏之外,在另一个空间里自由飞行,想飞多久就飞多久。不过,如果那些鸟飞得过高,虚拟天空里的电光屏障会自动阻拦它们,强迫它们飞落下来。面对电子牢笼这种高科技新玩法,慢先生心里五味杂陈。他心里有隐忧,他听别人说起过,动物园里的这些动物死亡之后,会被机器动物取代。如果真是这样,那只鹤怎么办?想到这儿,他的神情有些黯然。

现在是秋天,其实夏天就在不远处。夏季的某一天,慢先生在图书馆典藏室中清理藏品,在箱柜最里面发现了古籍善本《鹤谱》。他拂去上面的灰尘,被里面的图画和文字深深吸引。中国古代文人以鹤为师,言行举止皆依照鹤的节奏和气韵,力图做一个缓慢的不慌不忙的人。

他去动物园观察鹤,一边观察一边模仿,动作既夸张又滑稽,摔倒过很多次,胳膊和腿脚被石头划伤过。周围的游客举起手机拍照,还有人笑话他,他提醒自己不要在意。半个月之后,他掌握了慢的要领,身体也越来越自如。再后来,他已经能真切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和肢体的慢动作、语言表达的慢节奏协调在了一起,能让陌生人以为他原本就是这样的“慢”人。他心里高兴但没有满足,他觉得自己应该再慢一些,他期待那种真正的缓慢,比自然而然的慢再慢一些,他相信只有这样的慢才能让自己体会到独属于自己的那份笃定,找到新的自我。

妻子最先发现了异常,瞪大眼睛看着他,以为他在单位受了什么刺激。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他慢慢享用饭菜,妻子看着他举筷端碗和嘴巴咀嚼的怪异动作,忍不住喷了饭。儿子完成了一半作业,他还没吃完,妻子站在厨房门口,脸上有迷惑,更有不悦。有一次,儿子这样问他:“你是慢爸爸吗?”他慢慢点头,慢慢露出微笑,慢慢伸出手抚摸儿子的脑袋,儿子躲开了。

还有一次,上级领导来图书馆考察工作,大家列队欢迎,领导满面春风地和大家握手,走到他面前了,领导伸出去的手已经在他胸前停留了两秒钟,他才慢慢抬起手臂,慢慢伸出右手,领导显然感受到了怠慢,错过他同下一位工作人员握手。这一幕被摄像机拍了下来。此后的情形可想而知,他提醒自己,这是必须经历的考验。

他的工作岗位从典藏部调到了借阅室。他原已是典藏部里的怪人,现在到了借阅室,又变成了多余的人,因为机器人能负责完成读者借阅图书的所有工作流程。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擦拭机器人身上的灰尘。成为机器人清洁工的确出乎预想,但他能够接受,这不过是一个秘密,不让妻子和儿子知道就行了。他再次提醒自己,这是必须经历的考验。

他没想到儿子也开始模仿他的慢,模仿得惟妙惟肖,且有自己的创造,这让他深感意外,同时又有些不安。儿子写作业时,一个简简单单的汉字十几秒才能写完,早晨洗脸刷牙耗时二十分钟,晚饭时父子俩相互观察,看谁吃得慢,谁最后吃完谁才是慢冠军。妻子忍无可忍,发了几次火。父亲的所作所为不能妨碍孩子的学业和成长,他试图调快肢体动作节奏和语言表达速度,可是调整到最后,他的身体出了虚汗,心跳明显紊乱,眼神开始发虚,连续几晚失眠。妻子没有办法,只好把儿子送到了外婆家,她自己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过去住。

“我能容忍你不赚钱,穷日子别人能过,我们也能过。我不理解你为什么突然间变得怪里怪气的,你这是做给谁看?”妻子摔打着衣物,满脸迷惑。

“我……”他慢慢搓着手,手上的灰变成一个泥团,他把泥团揉搓成一个蜗牛。蜗牛的慢是好的,鹤的慢也是好的,他想。“一切都太快了……还没仔细感受就过去了……我做给自己看……”他喃喃低语,心里轻松了很多。

“等你慢够了,我们再回来。”

他点点头,没有说话。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了喷泉、滑行的鸟、绿藻,通过对这些景物的细致描写表现了慢先生眼里的世界的美好和他对慢生活的崇尚。
B.文章使用夸张的手法正面描绘了慢先生走路的时候的样子,同时通过众人的议论侧面衬托并突出了慢先生超乎寻常的慢。
C.文章通过细节描写,情景化地再现了慢先生喝水的情形,并通过肥胖男人的模仿具体地表现了慢先生所受到的质疑和嘲讽。
D.文章通过对慢先生的心理描写,表达了对设置虚拟天空电光屏障阻拦、囚禁鸟儿的做法的否定,语言委婉含蓄,引人思考。
2.关于文中慢先生与鹤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通过介绍鹤的步幅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性,强调了鹤在慢先生心中的地位。
B.古籍善本《鹤谱》的图画和文字吸引了慢先生,使他想做一个缓慢的不慌不忙的人。
C.慢先生认为鹤是优雅的,因此,即使在模仿鹤的过程中被人笑话,他也毫不在乎。
D.慢先生非常努力地模仿鹤的动作,而在模仿中产生的对慢的感受让他相信他可以找到新的自我。
3.作者写动物园的电子牢笼和机器取代动物,看似闲笔,实则大有深意。请分析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
4.文章结尾写慢先生为儿子改变行为,却以失败告终,受到妻子的责难,怎样看待这样的一个结局?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80多年前,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直接促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80多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新的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

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有如此英雄气概?答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正所谓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这一百年,又何尝不是一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长征?80多年前的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信与文化自信,这种走自己的路的自信正逐渐沉淀升华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定力和深厚历史底蕴。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只有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保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摸索、自省,遭遇的挫折和取得的成功中获得自信,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当年的红军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永葆斗志和毅力,既勇于直面困难,又敢于接受挑战。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不常有,长征亦常态。当前,我们应明确还会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金沙江”“大渡河需要征服。决不能看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喊苦喊累,提条件讲难度,向挫折和压力妥协,否则,任何工作都只能受困于泥沼,寸步难行。

在长征前,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向群众宣传,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政权和地方党组织。在长征途中,红军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在红军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很多少数民族同胞主动为红军带路、送粮草、救护伤病员。可以说,长征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群众是红军的胜利之本。

80多年前的长征有终点,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长征没有终点。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梦不会自动成真。只有把党的战略目标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不忘密切联系群众,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以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季琳欢《新时期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材料二:

1长征是当今时代一次无与伦比的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约54%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只有4%超过40岁。在江西信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只有29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2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所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走向胜利的密码。

3有人曾提出疑问,今天的年轻人还用长征、还能长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长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

4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只有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努力唱响新时代、新长征、新青年主旋律,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成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砖添瓦的新时代青年。

(摘编自盛玉雷《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期长征精神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所以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更需要大力弘扬。
B.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英雄气概,源于革命战士们对共产主义信仰追求的坚守。
C.跨越新时期的“雪山”“草地”,征服新征程上的“金沙江”“大渡河”,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D.人民群众是红军的胜利之本,只要继续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不少年轻人通过重走长征路这一方式,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了长征这一传奇史诗。
B.在长征队伍里,约54%的人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可见年轻人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性因素。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需要我们聚合众力、融合众智,走好新时期长征路。
D.虽然80多年前的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但在当今时代鼓励年轻人重走长征路、感受学习长征精神仍有必要。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新时期在青少年中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的一项是(     
A.近日,四川省正式启动“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红色旅游年活动。
B.某市组织党员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长征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C.电影《红色往事》的公益放映,标志着“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
D.参加“重走长征路”的中学生表示将坚守和弘扬长征精神,走好他们今后的人生路。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材料,谈谈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走好新长征路。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洋淀上(节选)

关仁山

淀上压着层层叠叠的厚雪,撩得王永泰猛地来了精神。他心里念叨,砸冰懵子的季节到了。

王永泰挺直腰,拧着屁股下炕。他哼了几声保定老调,腰里缠上一圈绳索,披上油脂麻花的羊皮袄,戴上一顶大皮帽子。他从墙上摘下一支明晃晃的冰枪,扛着冰枪,扑扑跌跌地走进雪野里。

王永泰斜卧在一艘冻僵的船板上,嘴巴喷出一团哈气,拽起拴在腰上的酒葫芦,比画两下,锥子似的目光依旧盯着沉静的大淀。

白腾腾的,除了雪还是雪,就像夏日淀上的浪头一样白。

王永泰无声地笑笑,感到一种空落,只有嘴巴寻着酒葫芦对话。

往年人多的时候,王永泰总是带着王决心、二巴掌他们打冬围。但今年不同往常,王决心在千年秀林栽树,还要护卫规划设计专家在白洋淀勘测。他只能自己在冰上砸冰懵子了。

寒风涩重,滚地而来。王永泰灌了一口雪粉,咂吧咂吧。

夜空的云层里有月儿游出来了。百米远的冰面上有了声响,他就划开了浮雪。冰层下边一个硕大的黑乎乎的东西。王永泰揉揉眼睛,活动一下冻僵的手脚,哈腰轻跑过去,高举着冰枪,狠狠地砸下去,连连砸着。

冰层下面的黑东西就蒙了,露出水的时候,他辨认出是一条大黑鱼,就迅疾趴下,将被砸晕的大黑鱼捉上来,扔进他的网兜里。

后来,王永泰又以同样的砸冰方式,捕捉了几条大鱼。有两条大鱼活着,悲戚戚地喘息。王永泰想跟鱼说说话,但人的语言和鱼的语言是无法沟通的,无论他怎么叫喊,在鱼眼里也是个咆哮的哑巴。

王永泰抬头看看天,带着胜利果实回家。茫茫雪野里,脚下的棉靰鞡响个没完没了。

忽然,他听见远处的呼喊声。呼喊声越来越响,他似乎听见有王决心的声音,心就提了起来。他将鱼放在雪坎子后就开始朝呼喊声的方向跑,跑了几步,王永泰腿边一闪,细瞅是淀子来了。淀子用嘴咬他的裤脚,他立刻就明白,王决心他们出事了。

决心,决心啊!王永泰急走着,呼喊着。

远远地,王决心和水牛趴在一个游动的冰排上,让落水的人抓住竹竿。

褚蕾蕾和规划小组的杨北北、陈小兰落水了。好在他们抓着冰排沿儿,此时冻得哆哆嗦嗦,快不行了。

王决心和水牛有经验,趴在一个大大的冰排上,用竹竿施救。王永泰知道,竹竿瞬间冻了冰,人手攥不住的,这个时候竹竿几乎没有作用。

王决心看见他,高声喊道:爹,你砸冰懵子带绳子了吗?

王永泰摸着腰里缠的绳子:有绳子!但现在的难题是,怎样让杨北北他们抓到绳子。要知道绳头一挨水,瞬间就会结冰的。

决心,先别动。王永泰站稳了,想着办法……

王永泰扑通一声跳进冰水里。这一举动让杨北北惊呆了,褚蕾蕾也吓哭了:大伯,你咋下来了?

王永泰没有说话,先是将褚蕾蕾推上冰排,再推杨北北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主要是他的身体重,推了几次都滑下来。

王永泰将绳子拴在杨北北的腰上,将绳子甩给冰排上的王决心。王决心还没回过魂儿来,就摆起身子,去接绳子,脚下的冰排跟着摇晃起来。他脚一滑,实实地摔在冰排上,手中的竹竿也脱出去,凉浸浸的淀水忽地漫上了冰排。冰排整个儿成了滑溜溜的白玉,一点儿抓挠也没有了。

王永泰眼睁睁地瞅着王决心的身体往淀里坠滑,淀水漫过王决心的膝,浸透了他的裤子。

这时,水牛也咚一声跳进水里,递给王决心一根扁担。王决心灵机一动,用扁担搪在两块冰排之间,一头儿恰恰顶住了下滑的身子。借着这股劲儿,王决心腾地将身子从冰上硬挺了起来,一滚,滚出一溜脆响,搭上了对面褚蕾蕾趴着的冰排。

王决心拽着王永泰甩过来的绳子,下面推,上面拽,杨北北终于被拉上了冰排。可是,驮着他们三人的那块冰排有点儿承受不住,一颤一悠。王永泰让水牛过来推,他游动着,伸手去抓另外那块大冰排。

落水的陈小兰冷得快冻僵了,说不出话来,她的身体缓缓下沉。王决心看见了,大吼:小兰,爹快救小兰啊!说着,就将绳头甩给了王永泰。

王永泰就势抓住了陈小兰的胳膊,用绳子缠住。陈小兰也不知从哪里爆发的力量,伸手死死抠住王永泰的喉咙,这是王永泰始料未及的。人到最后的时刻,手劲是非常大的。王永泰几乎要窒息了。

王决心借着月光看见了这一幕,他跳进冰水里拽开陈小兰的手,用扁担狠命一挑,让她的身体与王永泰的身体分离,两人联手再将陈小兰顶上了冰排。只听见扁担的断裂声,水涝涝的陈小兰滚动了一下,腾起一团扎眼的雪粉。

决心,我们赶紧上去啊!王永泰吼着,吼得青筋暴突。

王决心甩了半截扁担游过去,先将王永泰推上去,栽了一脸雪。王永泰又将水牛拽了上去,水牛重重地摔在冰面上,嗷嗷叫着,冻得两条腿乱乱地踢腾。

王永泰的手臂冻麻了。他吃不住劲儿,晃了几晃,一头跌在水牛的怀里。

王决心气力运足了,又顺手将几个人从冰排上拽到冰面,这才算是真正安全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用伏笔,如王永泰出门时腰里缠上的绳索为下文王决心他们用绳索救人埋下伏笔,前后形成照应。
B.王永泰感到空落,只寻着酒葫芦对话的原因是眼前的雪景白腾腾的一片,让他产生了年华易逝的失落感。
C.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突出了王决心他们救人时的情形,可谓是波澜起伏、一波三折。
D.小说中关于雪景的描写,不仅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恶劣,也侧面衬托出了王永泰等人的勇敢、热心。
2.关于文中描写动物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硕大、黑乎乎的大黑鱼是王永泰砸冰懵子带来的一次收获,也成功让他提起了精神。
B.王永泰想跟悲戚戚的大鱼说说话,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王永泰内心的失落感。
C.大鱼、淀子等动物的描写,能让人感受到人类与动物的对抗以及和谐,引人深思。
D.咬住王永泰裤脚的淀子,描写笔墨虽少,但能够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熟悉、默契。
3.王永泰出门砸冰懵子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关仁山的文学作品兼具“粗犷”和“柔情”,本文也不例外,请结合文章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史记》之所以成为《史记》,在根本上并不是因为它有本纪、世家这样的名目,而是它体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它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传记,囊括了帝王将相、平民百姓、智者、商人乃至巫婆、神汉等各色人物,只要对当时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都会为他们立传。我所说的社会影响力,也许是一种正面的力量,也许是一种负面的效应。比如吕后这个人,司马迁对她极度反感。作为一个女人她坏得不能再坏,她把刘邦宠爱的戚夫人鼻子削了,眼睛挖了,然后放在粪坑里面。司马迁非常讨厌她,但依然把她列入本纪,因为吕后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一种很强大的负面力量,司马迁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吕后的作用等同帝王,因此把她列入本纪。

司马迁的《史记》以人为中心,并且以复杂的标准去定位,因此《史记》前所未有地体现了历史的真实。这很不容易。《史记》里有很大篇幅关乎汉代的当代史,其中有些人物是非常复杂的。比如刘邦,他年轻的时候曾做过亭长,还是个流民,整天好逸恶劳。当然,刘邦也有好的一面,比如他有忍让的一面,有宽容的一面,有能够虚心纳谏的一面,在关键时刻克制住自己欲望的一面。这些司马迁都写了。优点好写,可这种情况怎么写?要知道司马迁就生活在汉朝最鼎盛的时期,汉武帝与刘邦生活的年代相隔不远,司马迁却都做了忠实的记录。

(摘编自郑训佐《司马迁写<史记>,不以成败论英雄》)

材料二:

西周时期史官职掌繁杂多样,但其中的文史之责无疑是最重要的职掌之一,而记言、记事等书写活动又是文史职掌的重中之重。在这种书写活动中,史官的主体意识不断凸显,逐渐开启了从被动记言、记事到主动描述历史的转变,不仅完成了对历史的价值判断,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

执聿记言,补以始末。王言若神,史官实录,制成诰命诏策,以布四方。史官以极为精简扼要的文辞记录君王言语,并根据使用场合、使用目的的不同,有时会补以叙事始末,形成完整的文字记录,以不同的文体,体现君王意志,使之成为治国之宝。现存文献中,《尚书》是最早的记言体史书,《逸周书》与《尚书》体例接近。西周史官的记言书写形态主要是在如实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其一,加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由,并用固定搭配词汇王曰”“若曰等点明言语主人身份。如《大盂鼎》铭文:唯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王若曰。《尚书·多士》: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王若曰。在这些王曰”“若曰的前面,往往是时、地、事的扼要介绍,而在其后面,则是对君王的诰命诏策的实录,言语庄重严肃、内容常与治国大要相关,是史书的主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若曰一词,具敬顺之义,有代神灵训话之意,体现了文辞的重要性和不可置疑性。这是史官在记录具有史鉴意义的口头语辞过程中最简单的补充,但却是将口头语辞转化成为史书的关键一步。而时、地、事等书写要素的齐备,为君王讲话呈现出更为完整的面貌,逐渐由单纯记言演变出言事合一的趋势,直接影响春秋后期形成的《国语》的书写。其二,添加情景描述,突出文体性质。如《尚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王曰。”“诞告万方的简单四字,交代了的原因以及的文体性质。更详尽的如《逸周书·大匡解》,补充记录周王发言的背景、目的,涉及许多细节,是一篇完整规范的文辞记录,也是史官书写活动文献化的典型范例。这些详细的场景描述和因由介绍的记录,使史官的书写活动变得更为生动、丰满。其三,记言与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描述浑然一体,记言与记事结合。如《尚书·召诰》先写成王的活动以及召公相宅的具体过程,再写周公祭祀和命令开工,又写召公委托周公上书的话语,告诫成王应当敬德保民,保天命长久。文章在记述召公的言语之前,详尽地描述了相宅和祭祀以及动工的情况,使召公的发言顺承而下,言事一体,不可分割。又如《尝麦解》,其记录的是周王初饬岁典的发言,对发言之前祈祷于宗庙,尝麦于太祖的细节记述,具有很强的仪式感,与周王殷勤告诫的发言紧密联系。周王发言之后,尚有众臣受大正书”“太史策刑书,箴大正箴太史乃藏之于盟府,以为岁典等详尽复杂的典礼环节的记述。在这里,典礼仪式的记述与对周王的记言融为一体,具有独立的价值,已开言事兼记体史书之先河。

品酌事例,理贯其中。西周史官单独记事的书写活动主要出现在《逸周书》中。如果说,君王口含天宪,言出法立,史官记录君言,使之成为维护王朝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规范,成为当时制度建设的必要,那么,记事则是对意义重大的历史节点的载录和再现,虽然目的同样是为了监察君王、垂宪后世,在客观上却具有了描述历史发展规律的意义。相对于记言,史官在记事的书写活动中因为目的定位、角度选择、材料剪裁等方面有更大的自由,所以能更集中地体现史官主体意识。《逸周书·程寤》记载太姒吉梦,昭示天意,为周的即将兴起并取代殷商得天下的合法性作出解释。《作雒解》记录武庚作乱始末、周公平叛并营建雒邑之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中详细地记载了雒邑的规模形制,立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系于雒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大凑天下大凑凸显了营建成周的政治意图及武王、周公的政治目光。唐大沛云:文笔简古而周密,非周初良史不能为,疑亦出于史逸之手。《王会解》记载的是王城既成时周成王合诸侯、四夷于明堂的成周之会,文中详尽地描述了这次盛会的主要参与者及相关礼仪。《周书序》云:周室既宁,八方会同,各以职来献,欲垂法厥后,作《王会》。

镕裁文辞,斟酌浓淡。西周史官书写活动在不断地发展、演变。语言风格、辞采修饰、时间序列等几经变化,体现了西周史官在记言、记事中个性色彩的增加及其对言而有文的追求,反映了西周史官主体意识的觉醒。

首先,从《尚书》到《逸周书》,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从古奥简朴到畅达活泼的变化过程。《尚书》多是官方的诰命诏策和君臣之间的谈话记录,因而显得庄重典雅,且所记言语年代比较早,给人一种艰涩的感觉,正如韩愈《进学解》所说的周诰殷盘,佶屈聱牙。甚至,有一些篇章的语意不十分连贯,即兴意味明显。《逸周书》年代较之《尚书》稍晚,上翼六经,下笼诸子,宏深质古,语言风格同样庄重典雅,但已经是具有自然流畅、逻辑清晰的特征。如产生年代较早、描述商周政权交替的《克殷解》,即使是其中载录的尹逸所读的策书,虽然属于先秦礼法文书,但语言同样不失晓畅。这种自然流畅、逻辑清晰的笔法是史官整理、润色的结果,说明史官的主体意识和阐释意愿正在不断加强。其次,从《尚书》到《逸周书》,同样为记言书写活动,但语气词和感叹词出现了一个由多到少的变化过程。从二者语气词和感叹词分布情况来看,其主要出现在议论性的对话中,而在一些布告性、阐释性的篇章中出现的概率偏少。语气词和感叹词都是用在句中或句末表达语气、增加感情的虚词,它的变化,反映西周史官记言从逐字实录到不断润色加工的发展过程。再次,在记事中展示西周史官简而有法的书写原则。这种文法正是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春秋笔法的肇始,目的在于确立、维护礼法。

要之,西周史官的文史职守看似只是文字记录的书写活动,但监察君王、立法垂宪、维持礼制才是其职守的核心,而这又需要史官在执行职守中发挥主体意识。因此,史官们通过文字将这些个性化的情景描述、过程描述、因由探讨以文学的表现手法补充进来,形成历时性的完整记言体史书;在记事中,史官对具有垂法后世的历史性时刻进行选择和裁剪,一方面是记言书写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则是初开后世记事史书滥觞。西周史官正是在书写活动中,开启了主体意识觉醒的历程,张扬了理性精神。

(摘编自林训涛《西周史官书写中的主体意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司马迁为当时人物立传的标准是人物具有社会影响力与否,而不是作者自己的喜好。
B.根据使用场合、使用目的的不同,史官们都以极为精简扼要的文辞记录君王言语,补以叙事始末,形成完整的文字记录。
C.如果《逸周书·大匡解》中,史官没有补充记录周王发言的背景、目的,那么我们就不能认为此篇文章是史官书写活动文献化的典型范例。
D.相较于对方,《尚书》的语言风格更为古奥简朴,《逸周书》则更为畅达活泼,其原因不仅仅是后者年代较之前者稍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举例司马迁记录刘邦的故事,目的是论证《史记》的记载体现了历史的真实。
B.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史官书写中的创作理念,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C.史书的主体是对君王诰命诏策的实录,而对时、地、事的介绍往往都是扼要的介绍。
D.在记言的书写活动中因为目的定位等方面缺乏一定的自由,所以史官的主体意识无法体现。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东汉历史学家班固认为“(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B.西晋刺史张辅曾评价《史记》为“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
C.唐代柳宗元认为《史记》“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D.近代梁启超认为《史记》“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叙事,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
4.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是“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请结合材料一说一说此中体现出的司马迁的创作理念。
5.材料二中提到,史官们记事“一方面是记言书写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则是初开后世记事史书滥觞。”请你结合本材料谈一谈,西周史官在记事上是如何成为后世记事史书滥觞的。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叙事视角就是讲述故事发展的眼光和角度,也是带领读者走进小说中构建世界的一扇门,犹如摄像机的镜头角度,将摄像机的镜头对准的故事内容呈现给观众。视角对故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不同视角观察同样的一件事,就会显现出几个不同的故事表达效果。法国叙述学家热奈特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关于叙事视角的叙述中,根据视角的不同,将视角分为外聚焦、内聚焦和零聚焦三种类型。

外聚焦视角是一种戏剧化的叙述,指叙述者说的比人物知道的少,即叙述者小于人物。叙述者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叙述其所见所闻,这种视角的特点是仅限于描写人物外在言谈举止,以冷静的态度描述其所见所闻,不介入到故事中任何人物的内心活动中去,对其中反映出的深层次含义不加任何解释。外聚焦仅仅描述事件的外在表现,对人物心理活动和言谈举止不作引导和评价,而把人物语言、动作、行为联系的深层次含义交由读者去推测、去猜想。

《红楼梦》中有着不少外聚焦视角的桥段,在第十八回中元春省亲的内容采用外聚焦叙述。叙述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叙述元春在入风藻宫后回家省亲的一幕幕场景:

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境四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

元春把牌坊上的天仙宝境改为低调的省亲别墅,几个字的差异透露出元春的心思缜密,不免让人猜测元春虽位份尊贵,但在深宫中是处处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不敢有一刻的松懈,生怕招摇过市,带来灾祸。外聚焦叙述者与故事中的人物保持一定距离,呈现出疏离”“冷漠的旁观者姿态,需要读者对故事留白进行填补和再创造。

内聚焦视角指的是叙述者只知道其中某个人物知道的事情,即叙述者等于人物。内聚焦一般借助某个人物的视野讲述他所看到、听到的事情,读者能够透过这种视角深入了解这个人物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内聚焦是一种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的叙事手法。以全知叙事为主的小说,巧妙地利用内聚焦将纷繁的信息牵引至一处,既形成了丰富的叙事张力,为作者打开了另一扇窗,又增强了故事的表达效果。但内聚焦有一定的局限性,只知道某个人物知道的事,对这个人物没有看到的事就一无所知,不利于客观、全面把握事件的真相。因此,内聚焦一般是以辅助性的视角而存在。

《红楼梦》第三回叙述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作者采用了内聚焦展开叙述。林黛玉承担了观察者的角色,作者利用林黛玉的眼光来审视在贾府的所见所闻,从她的视野中描写了贾母、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初见,从林黛玉眼中认识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从黛玉的视角自然而然地介绍人物出场,让读者同黛玉一样好奇这个传说中的混世魔王是怎样一个人,为故事情节制造了陌生感与悬念感。贾宝玉在反复渲染后隆重登场,借林黛玉陌生的眼光打量贾宝玉的着装、容貌,解了林黛玉和读者的心中疑惑

零聚焦指的是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又称上帝视角,叙述者通晓全局,即叙述者大于人物。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观察视角,可以从任何角度叙事:叙述者既可以通晓全局,对故事中的事件鸟瞰全貌,也可以了解人物的每一面特征,透露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还可以洞悉不为人知的秘密。例如,第二十六回运用了零聚焦叙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的误会始末:

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回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

在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夜晚敲了贾宝玉的房门,却被正在气头上的晴雯关在门外,惹得一肚子委屈。而贾宝玉对此毫不知情,二人产生了误会。零聚焦叙述让读者知晓二人误会事件的整个过程,向读者解释事件的细节以及剖析二人的内心世界。零聚焦的优势是便于讲清事件的过程、发展态势和复杂的心理活动等。从整体上来看,《红楼梦》延续了传统的零聚焦叙事视角为主的叙事方式。

在叙述角度上,《红楼梦》创造性地以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叙述,充分调动了文本中的叙事视角的灵活转变,进一步撼动了传统的叙事方式,以此推进故事的发展进程,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达到了极高的艺术表达效果。

(摘编自王韬钰《以热奈特叙事视角探究<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叙事视角是讲故事的眼光和角度,同一件事用不同的视角叙述。可呈现不同的内容,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B.采用外聚焦视角叙述,叙述者小于人物,即叙述者仅仅描述事件和人物的外在表现,不带有主观色彩。
C.采用内聚焦视角叙述,叙述者等于人物,即叙述的是某个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不利于呈现事件的全貌。
D.采用零聚焦视角,叙述者大于人物,便于讲清事件全貌和细节,但缺少留白和悬念,表达效果不如其他视角。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春改“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的叙述采用外聚焦视角,能不能读出背后的深意,取决于读者的阅读能力。
B.黛玉与宝玉虽是初见,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里采用内聚焦视角叙述,使得读者不能推测黛玉“眼熟”的原因。
C.《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如果只用黛玉的视角叙事,读者就不会明白误会的缘由,也无法了解误会的整个过程。
D.《红楼梦》的叙事方式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不同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有助于读者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主要用零聚焦视角叙事的一项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B.《雷雨》C.《百合花》D.《装在套子里的人》
4.请根据材料内容,指出下列文段运用了哪种叙事视角,并简要分析其好处。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前该有一棵树

   

这是个啥地方嘛,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裸山。

这是天山深处的一个矿区,一个荒山秃岭寸草不生的地方。满山的砾石在西部烈日的灼烤下,散发出铁锈的气味。这儿属于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可是,由于找到了一种神秘的石头,兵团突然集结到了这里。

父母被调入矿山后,我们这些孩子跟随着父母上了山。一个简陋的学校就在山前用石头搭建了起来,屋顶用的是红柳枝和油毡。开山的炮声却让我们十分惊恐。我们在炮声隆隆中上课,飞石砸在房顶上,如天神的战鼓。教语文的胡老师正领读《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听到房顶的咚咚声,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就会心一笑。胡老师也笑,望望房顶说,三而竭了,没事。

我们更喜欢作文课,因为胡老师有满肚子的故事。他以前是一个大学教授,发配到新疆就成了我们的老师。他在命题作文前常常给我们讲故事,启发我们。他望着远方的戈壁和漫山遍野的石头让我们写《树》时,我们不干了,因为我们的眼前根本没有绿色,更别说树了。

有同学就喊,胡老师,我们山上连一棵树都没有,怎么写?

胡老师就说,眼前没树,心中难道没有树吗?

于是,在第二周的作文讲评中,同学们就写了很多不一样的树。有村口的大榕树,有门前的大槐树,有坝子上的黄桷树。我爹给我讲了老家的大桑树。父母们都是有故乡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屯垦戍边来到了新疆。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而每一种树都寄托着他们的乡愁。

课上,老师讲到一个叫左宗棠的清朝人收复新疆的故事,还有左公柳的故事,当然还讲到了胡杨树……我们望着窗外所有的石头,想到了山下胜利渠边的一棵孤独的胡杨树。大家就齐声喊:

山前该有一棵树!

胡老师说:山上没有水,树不能活。

同学们喊:山上没有树,人不能活。

胡老师的眼眶有些红,下课时他没有和我们告别就独自走了。同学们面面相觑,都有些内疚,也许我们的要求有些过分,在这寸草不生的地方非要一棵树,这不是给老师出难题吗?

没想到,我们的无理要求在第二周就有了结果。那应该是春天,矿长派出了东方红拖拉机,拉着爬犁子,还派了一辆水罐车,要去为我们移那棵胡杨树了。那棵美丽的胡杨树将移到我们的山前,成为我们的消息树,成为我们的故乡树。从此,我们的心里也有一棵大树了,无论将来走到哪里,无论我们走多远,那棵树都会在山前指引着我们回家。

那棵胡杨树还没有生叶,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萌芽。它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没有夏天的雄壮和秋天的美丽。我们知道它会有枝繁叶茂的那一天。大人们沿着胡杨树四周挖了一个大圆圈,然后那圆圈越挖越深,挖了一个很大的坑。胡杨树被运上山后,就栽在我们小学校操场中央。它高高地耸立着,成了上山者的路标。

从此,我们开始每天关注着胡杨树的消息,我们盼望着它能发出嫩芽,长叶,然后一树绿荫,到了秋天一树金黄。可是,都万物生长了,它那原本似是而非的萌芽还没一点变化,更不用说生叶了。

一直到夏天,胡杨树还不见绿荫。胡老师说,人挪活,树挪死呀,越是大的树越不容易挪活。那一次,胡老师让我们围绕胡杨树站好,他教会了我们一首诗,是当时课本上没有的,说是给胡杨树精神鼓励。在他的引领下,我们面对胡杨树诵咏: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胡老师再一次给我们上作文课时,他让我们写一写眼前的胡杨树。他启发我们,不要再纠结胡杨树是否发芽、长叶的问题,因为胡杨树是一种伟大的树,它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胡老师还说,胡杨树即便死了,也会在我们山前耸立千年。

胡老师的这段话让我们震撼。这时候,开山的炮声又响了,有石头落在了我们的屋顶,犹如战鼓。听到房顶的咚咚声,大家都会心一笑,齐声背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就在大家认为三而竭时,只听的一声,第四下来了,声音巨大而又沉闷。我们眼前的讲台灰尘四起,有女生吓得尖叫。灰尘散去,我们发现胡老师躺在地上,鲜血从讲台上流了下来……

一块碗口大的飞石击穿教室的屋顶,直击胡老师的头部,老师死在讲台上。

胡老师后来被埋在胜利渠边那个巨大的胡杨树坑里。下葬那天我们围着那个树坑走了一圈又一圈。我们没有哭,感觉胡老师也没有死,他变成了一枚巨大的胡杨树种子。那种子会发芽、长叶,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胡老师死后,我们发现那些似是而非的树芽完全枯萎了,胡杨树也死了。我们没有忘记那棵死去的胡杨树,那是故乡树,我们坚信它死后一千年不倒。细枝已经被风掳去,胡杨树只剩下粗壮的枝干,像一尊神秘的树雕。像正在给我们上课的胡老师,被取走了一层石头的平滑如砥的山坡像一块巨大的黑板。胡老师正指着黑板给我们讲解那段《诗经》。

我们也没忘记去胜利渠边看望胡老师。让我们惊喜的是,在胡老师的孤坟边真的长出了一棵胡杨树。我们围成一圈坐在树下,回忆胡老师,背诵那段《诗经》。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选自2021年第3期《收获》,有删改)

1.下列对胡老师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老师也笑,望望房顶说,三而竭了,没事”,细节描写表现了胡老师的风趣和在恶劣环境中的从容。
B.“眼前没树,心中难道没有树吗?”语言描写很好地塑造了胡老师善于启发和引导、富有教学艺术的师者形象。
C.“胡老师眼眶有些红,下课时他没有和我们告别就独自走了”体现了胡老师对孩子们生存状况的无奈与不忍。
D.胡老师为孩子们讲左宗棠收复新疆及左公柳、胡杨树的故事,既体现了他的教育理念,也展现了他的精神境界。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屋顶用的是红柳枝和油毡,写出了孩子们求学环境的艰苦,也为后文飞石击穿教室的屋顶埋下伏笔。
B.“似是而非的树芽”寄托着希望,胡老师死后,树芽枯萎了,胡杨树也死了,象征着希望的破灭和生命的脆弱。
C.小说结尾对胡杨树和山坡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了胡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情景,虚实结合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意蕴。
D.小说围绕“人和树”的关系,讲述了“盼树”“移树”“救树”“恋树”的故事,儿童视角的应用使叙述自然、有童趣。
3.小说两次引用《诗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4.有评论认为,《山前该有一棵树》蕴含了“人生如树”的感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梆子老太

陈忠实

小河川道里,黄土塬坡下,有个小小的村庄叫梆子井。村里居住着六七十户农家,多数姓胡,杂姓不多。每到春夏,村里的榆槐椿楸树木,郁郁苍苍,河川里杨柳列岸,葱葱蓬蓬;数九交至,白雪覆盖了村后的塬坡和村前的河川,房檐上吊下一尺多长的冰凌柱儿……一个景致幽雅的北方村落。

梆子老太本姓黄,是小河北岸黄家圪人,自幼以三石麦子两捆棉花的彩礼许订给梆子井村的胡景荣。过门这天,男女老幼把屋里院外围塞得水泄不通,兴致十足地等待揭去盖脸的那一刻,新媳妇是怎样的眉眼呢?窗户纸被扯掉了,新挂的绣花门帘也被踩在脚下。没有机会挤进窄小的洞房的人,焦急地询问已经先睹过一眼的人,模样怎样?看过的人因为拥挤而喘着气,作难似地笑笑:说不上来……又颇费思谋地眨眨眼,滑稽地一笑,悄悄说,脸……长得像个……梆子……

对于新来乍到梆子井村的任何一位新娘,谁也难得逃脱第一次亮相之后被众人品评和议论的处境。已经无一例外地曾得过一个形象的雅号的老媳妇们,有兴味地反复咀嚼着一个新鲜的绰号:梆子!哈呀!真像……

不管旁人怎样地逗趣,景荣对他刚刚娶进屋里的媳妇是满意的。尽管在揭去盖脸绸巾时第一眼看见这位陌生女人的眉眼时,他也觉得那脸儿未免狭长了些,可他不在心。我的天!老父成年累月串游在渭河北岸产棉区给人家弹棉花,攒下一串串麻钱和铜元,花三石麦子加两捆棉花的礼价,给他订下了这个媳妇。老父累下痨病去世三周年了。他能在该当婚娶的年龄娶回一个媳妇,不用担心打一辈子光棍儿,已经很令许多穷弟兄们羡慕的了,他是个庄稼人,穷庄稼人啊!要一个女人来给他管家,做饭,缝衣,生养孩子,而不是要一张年画儿上的人儿贴到墙上去欣赏!

景荣是胡姓景字辈里最后一个男人,辈分高,这样,媳妇自然也随着高了。小辈子的年轻后生和媳妇们,一律叫起梆子老太来。

新婚三五天后,景荣不敢贪恋新媳妇,背起亡父的那张紫红溜光的枣木弹花弓,告别了母亲和梆子脸媳妇,赶到渭北棉花产区去弹花了,结婚拉下的粮款欠债,需当尽早还清。亡父留给他的生活遗训是:紧还账,慢结债。莫着一文少而不挣,莫视一文少而浪花。

一月之后,景荣回到梆子井村的时候,短头发上落着棉花绒毛,棉袄的袖肘上和棉裤的膝盖上,黑色的粗布面子四处开裂,满脸扑着黄色的灰土,手指裂着一道道结着黑痂的裂口。母亲和新媳妇惊愕地睁大眼睛,看着他,不知该当如何是好了。

他端直走进屋,解开破烂棉袄,从腰里解下蓝布带子,哐啷一声,黄灿灿的麻钱和红亮亮的铜元抖撒在炕席上。他这时才一弯腰,吁出一口气坐在炕边的木凳子上。为了防备土匪拦路打劫,他故意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叫化子。老母亲和新媳妇顿然不约而同地吁出一口气。

按照家规,景荣先向母亲问安。母亲悄悄告诉他,经过对新媳妇一月来的观察,勤快,孝顺,不抛撒米面,是庄稼院里过日月的可靠人手。更叫老人惊异的是,新媳妇居然能捉着铁锨,把猪粪挖起,从猪圈的矮墙上抛到外头去,完全不亚于强健的庄稼汉小伙子。景荣惊喜地听着母亲乐悠悠地叙说,愈加觉得梆子媳妇可爱了。美中不足的是,新媳妇有一个令人意料不到的缺点。老人咂着舌头告诉儿子,新媳妇的针线活计太差迟了。这是一般乡村女人的本能呀,她却不会!

唔……景荣从嘴里拔出旱烟袋,笑眯眯的眼睛里顿时散了光,不会缝衣联袂的女人,对于一个农家来说是太叫人遗憾了,那……会不会纺线织布呢?

不会。母亲嘬着嘴唇,现出鄙夷的神气。

唉唉!景荣在母亲面前毫不掩饰地嘘叹起来,我怎么就遇上了……这号笨熊呢?"

母亲宽厚地说,听说她爸死得早,她跟她爷整年在地里做庄稼,倒把女儿家的针线手艺荒废了。可怜人呀……

噢……她的缺陷是可以原谅的,可怜人呀!景荣想到早逝的父亲,自己十五六岁就承担起一个庄稼汉子应该付出的全部艰辛,心动了,再不唉叹自己遇到一个笨熊了。

第二天一大早爬起来,景荣就赶往渭北弹棉花去了。梆子媳妇不会纺线织布的缺点,他连提都没提。

半月后,下过一场透雨,他赶回家来,河川里杨柳泛绿,麦苗返青,路旁和田埂上,野草萌生了。从河川的土路上望过去,沟坡下的三角洼地上,一个穿红袄的女人,叉开双腿,踩在耱上,一手牵着套绳,一手抓着黄牛尾巴,正在景荣家那块待播棉籽的空地上耱耙哩!

那姿势,洒脱得完全像个熟练的庄稼把式。景荣惊呆了,远远地瞧着他的不擅长针线活计的梆子媳妇,心里一热,快步奔过去了。

你……奔到地头,景荣心里涌起一股男子汉的豪壮感情,你歇下!让我耱!”梆子媳妇哄笑着,故意显示似地响亮地喝斥一声黄牛,在景荣面前停下来。她装出嗔怪的神气:你刚走半月,又跑回来做啥?

我要是知道你会耱地……他笑着,憨厚地笑着,我怕晒墒缺了。

单是为收墒棉田吗?

唔……

棉田误不了。你现在放心走……

你……

媳妇畅快地笑着,又跳到耱耙上,扯动套绳,吆着黄牛走了。忽然又转过头来,甜甜地笑着:你就坐那歇着,你走了远路……

景荣发现,他完全可以心地踏实地串游到更远的乡村里去弹棉花,挣钱了,不必操心家里那三五亩薄地的庄稼作务了!

(有删改)

【注】墒缺:土壤的湿度缺失。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梆子井村村民多姓胡,杂姓不多,梆子老太自幼订婚,可见此地封闭传统的乡土生活。
B.众人对新媳妇的品评和议论是生活贫困而又热情的庄稼人的一种乐趣,大体没有恶意。
C.景荣回家后放下钱,看看母亲和媳妇便匆匆上路,都没来得及和媳妇说纺线织布的事。
D.景荣父子靠弹花维生,赚取麻钱铜元……让读者看到乡村传统生存方式的延续和固守。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横线句的四处省略号,既符合“拥挤而喘着气”说话时的状态,又写出描述梆子老太模样时言语选择的困难。
B.景荣新婚后外出做工初次回家,作者通过着装的细节描写和手指的特写,表现了他这一个月在外做工的艰辛与磨难。
C.泛绿的杨柳,返青的麦苗,萌生的野草与三角洼地上穿红袄劳作的女人,极具乡野美感,展现了一种生命的张力。
D.结尾处梆子媳妇与景荣的对话饶有趣味,写出梆子媳妇看见丈夫回家时的喜悦快乐,问答间表现出新婚夫妻的甜蜜。
3.文本结尾,赶回家的景荣望见梆子媳妇在田间劳作,有了多重的心理感受,请梳理概括。
4.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写了“父亲”,含有哪些意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色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泪水打湿。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

文本二:

202012月,第五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在温州举行。迟子建获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评委会认为: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始终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与突出的个人风格。以地域文化为基点,以底层生存为焦点,努力营造短篇小说的诗意美学,使迟子建具有了清晰俊朗的辨识度,更使她具有了卓尔不群的重要性。

(摘编自《澎湃新闻》)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前后“我颤抖不已”和“我打着哆嗦”这两处动作描写,分别表明了“我”对周瑜的倾心和不舍。
B.“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布衣”代表和平宁静的生活,“鼓角声”“铠甲”代表战争。
C.文中的“我”认为真正的英雄并非在战场、在血腥的搏杀里,脱下铠甲的和平守卫者更是大英雄。
D.文中“我”和周瑜的交谈内容在变化,“我”的感情在变化,可周瑜对待战争的态度却没有变化。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多次写到“烧艾草”这一细节,营造“我”和周瑜相见的氛围,推动故事的发展;“艾”与“爱”谐音,象征友爱和睦。
B.小说第二段中环境描写突出了梦境的素雅、安静、荒凉、开阔等特点,渲染了战前紧张激烈而又压抑的氛围,为周瑜的出场做了铺垫。
C.第一人称适合直接表达人物情感,便于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本文第一人称的使用,将村妇内心世界的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
D.小说采用梦境方式穿越历史时空,通过类似寓言的方式寄寓人生道理,以女性的视角看待英雄人物,表达了珍爱和平这一主题。
3.文中“我”和周瑜之间存在多处对比,请指出并结合文本分析其艺术效果或作用。
4.文本二中说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努力营造短篇小说的诗意美学”,《与周瑜相遇》中哪些方面体现了这种“诗意美学”?请结合文本分析。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