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出自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的《定盒文集·续集·尊史》。历史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的真实记录,得失的总结,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所以,出乎史,入乎道,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返回历史中去把握。

在历史中把握大道,。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多种文化形式,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生,天地涵养万物,同生共存;追求和而不同,与邻国的关系处理上讲究协和万邦;强调君子慎独、自强不息等。现今世界中,在重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统一、解决国际冲突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示出了超强的整合价值,其和谐、合作的优势,更能发挥包容、平衡的作用。

在历史中把握大道,。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求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象征。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正是源于党的百年奋斗的成功实践以及这一过程中焕发出的精神气概。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深层次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一次实现了大国和平发展,这背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酝酿成长——这种文明不再以争夺、战争、消灭、殖民作为国家间的竞争模式,而是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为根基,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具有超越性的方案,必将在当下及未来彰显出更大的内驱力和凝聚力。对这种未来性怀有自信和自觉,正是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

(摘编自师英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材料二: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一语出自宋代学者曾巩所撰的《南齐书目录序》。以古视今,不难发现古代深厚博大的史学积累为当代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传统资源,需要进一步挖掘、汲取、品味与借鉴。

举其大且要者,中国史学致用传统有三个特质。

其一,求。南宋朱熹曾言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意味着研读历史首先要立意高远,关怀宏大。无论治史还是治国,皆须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大方向,提炼大命题,把握大脉动。如司马迁修《史记》,时间纵贯三千年,空间横跨数万里,人物遍布全阶层,体例覆盖各类型,大构思方成就大手笔,无怪乎清代学者赵翼道: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参照当前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涉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毫无疑问是至为关键的课题。

其二,贵。先立其大,再贯乎通。具体而言,所谓,首先要博通,即大量搜辑考察各类尤其一手材料或原始遗迹,为深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贯通,即综合研究有关材料或遗迹,通过归纳概括引出结论;再次为通识,即注重在综合贯通中求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最终实现会通,既把天、地、人作为整体,又将天道、地道、人道联系起来、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思维与整体意识。这种思维意识对中华文明探源过程启示很大。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绝非一人、一学科、一团队、一时代之事,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久久为功,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

其三,崇。可大可通,于是历史自然显露出德之光辉,我们的文明亦因之可亲可久。对待人类的文明历史,要能不抱偏见,不做武断,不凭主观,不谋私利,不求速达,这样我们那些最为珍贵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才能如玉石般温润可亲,似高山般坚韧可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这提示我们在进行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注重揭示与阐释自身优秀的思想元素和文化基因,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求其大者,贵其通识,崇尚德性,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展现既有史学传统之重光,并赋予其新意,这正是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的深厚意蕴所在。

(摘编自王学斌《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清代龚自珍认为研究历史是掌握大道的重要前提。
B.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
C.无论治史还是治国,都需要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
D.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可以借鉴中华民族的某些悲画意识,也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强的整合价值,其他势能发挥包容、平衡作用。
B.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是对乒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性的自信自觉。
C.材料二综合运用举例、引用和对比等论证方法来论证研读历史要求“大”。
D.不抱偏见、不谋私利地对待一国的文明历史,有益于该国文化精髓的传播。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龚自珍《定盒续集》卷二《古史钩沉论二》:“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B.司马迁《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C.恩格斯说:“在德国,达到正确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著作界对于经济史的不负责任的忽视。”
D.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圈内国家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4.请在材料一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以提炼出这两段的分论点。
5.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大道和治史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关大妈

茹志鹃

一个黑黑瘦瘦的解放军,胸前挂满了勋章,急急地跑上小土坡,就见一座朝南的新瓦房。这军人煞住了脚,慢慢推开院门。院里寂静无人,堂屋的门敞着,一眼就望见上面的大牌匾,上面矫健的五个大字“游击队之母”。这里就是关大妈的家,就是他日夜思念的地方。

七年前,新四军北撒后的第三年,十月尾的一个阴天。

在镇东五里多远的地方,大路边有一大片乱坟场,大家都叫它“穷鬼滩”。

天色阴沉,黯淡。

关大妈坐在儿子的坟前,没有唉声叹气,也没嚎哭,只是发愣。

关大妈在这一带,真是个出名心软命硬的人。她二十三岁那年,刚怀了孕,丈夫就死了。从此,她一个人上山砍柴,挑水煮饭,挺个大肚子,有天大的苦楚,都搁在自己心里。那年腊月初四,邻居发现她两天没出门,第三天她出来了,脸肿了,嘴唇破了,微笑着告诉大家,她生了个儿子。关大妈就是这样一个人。

关大妈在儿子桂平的坟前,老觉得桂平还穿了那件白粗布单褂,五花大绑地给人押着站在自己面前,响亮地说着:“我们不能世世代代都做人家案板上的肉,别想我,可要记住这个仇。”

乌云一团接着一团,满天灰沉沉地见不到一块蓝天,只有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着。

叭,一声清脆的枪声。关大妈不由自主地退后几步,只见一个人,在地上直喘,肩膀上一大片血,把件蓝布褂子都渗透了。关大妈怔住了,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不是在我家跟桂平住过半宿吗?突然,关大妈自己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气,拉住他就往桂平坟前跑。

清剿队的两个家伙,满身臭汗地跑进坟场,只见两个“老太婆”,一个趴在坟上,一个正在一边哭嚷:“好了,哭两声就算了,你总算也对得起他了。”

“喂!老太婆,看见有人朝这里跑没有?”

“人?”关大妈恐怖地叫了一声,说道:“老总啊!这里是多年的乱坟场,到了月初月半,连大白天都会出游魂的,老总,你可不能吓我这老太婆呀!”

天色更黯淡,更阴沉了,枯草瑟瑟地摇摆着。

两个贼兵向四周瞅了两眼,慌慌张张地跑起来,活像后面有人追似的,一直跑出了坟场。

“孩子,我们快回去吧。”

她话还没说完,自己就坐在地上,腿软得怎么也站不起来了。

一路上,两个人也不知谁扶着谁,跌跌撞撞地走着,走进那所孤单单的草房。

关大妈活了五十多岁,很少这样欢喜,原来自己救的小伙子,就是敌人悬赏十两黄金的新四军游击队员倪老虎,老百姓都叫他猫子。

在游击队活动的边缘区里,新增加了一个红色的“点”。这就是土坡坡上关大妈的那所茅屋。

她还是吃素,也常到儿子坟上去,不过除此之外,到陌生的村里捡牛粪,也会突然地到敌人据点里去买一篮子豆腐回来。

冻结了的大地,给太阳融化了。剩下最后一点凉意,也叫春风吹跑了。一九四九年的春天黎明前的夜。伴随着长江两岸的炮声,来到了江南人民的心里。

黎明前的夜,更黑更深。清剿队不分日夜,不管大小道路,到处闻着,嗅着,埋伏着。

猫子已有两个月没到关大妈家来了。这一天早上,乡长金克已,脸色刷白,气喘喘地站在门外,门一开,就拉着关大妈往里跑。一边跑,一边摸出一个折得四方的、像豆腐块的硬纸,塞给关大妈,一边急急地说道:“妈妈,不要怕,今晩猫子会到你这里来,把这东西交给他,告诉他,这东西是用命换来的!”

关大妈回到屋里,慢慢地把纸摊开,上面划满了歪歪扭扭的点点线线。关大妈猛然想起:“这大概就是人常说的地理图吧。”

这一天的日子,似乎过得特别慢,特别安静。直到天黑透了,才见猫子急匆匆地进来。他接过纸去,慎重地和关大妈说:“妈妈,我去了,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再过些时候。这里天亮了,日子就好过了。”

不知哪里惊起一群宿鸟,呱呱地掠过屋顶,朝后山飞去。

“孩子,快走吧!”

话音还没落地,就听外面的狗,远远近近一齐狂叫起来。猫子从门缝张望了一下,就见几十个清剿队的家伙正包抄村子。

江边的炮声,隐隐地响着。

微微的星光下,薄薄的茅屋顶变得灰白。残缺的茅屋屋檐的影子,投在屋子当腰的泥墙上,就像一道奇妙的花边。

关大妈定了定神,看住屋边那堆草,心里镇静下来,慢慢从身上摸出了一盒火柴……

黑烟冲上天,火光照亮了院子,村子,烧红了半个天。火,在跳着,火舌舐到了屋檐。

“救火啊!着火啦!”

从院子到河边,都是人,都是水,喊的叫的,火光冲天。

猫子早挤到河边,有些在家过夜的年轻人,也趁乱悄悄地跑了。

江边的炮声,隆隆滚来,正像久旱后的雷声。

阳光从天窗上,斜斜地透进来,匾上“游击队之母”五个大黑字,显得更加光辉灿烂。那军人肃然地站在横匾下,把自己胸前的勋章,一个一个摘下来,放在长条桌上。背后的院门推开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稳步走了进来,她眯缝着眼,盯住这军人看了半晌,才轻声说道:“猫子,可把你盼来了。”那里,五个黄灿灿的勋章,静静地摆在母亲的桌上。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两处“黑黑瘦瘦”写出了两个不同的人的共同的外貌特征,意在突出游击队生活的艰苦。
B.小说使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关大妈的身世经历。“心软命硬”表现了关大妈坎坷而悲苦的命运。
C.桂平牺牲前的话,显示了桂平对敌人的仇恨,为下文关大妈救助受伤遭追捕的猫子埋下了伏笔。
D.唬走贼兵,瘫软在地的描写,丰富了关大妈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可靠,符合人物的身份。
2.关于文中环境描写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乌云”“满天灰沉沉”烘托了关大妈内心的沉痛与悲伤。“老鹰在低空盘旋”烘托了关大妈内心的仇恨与愤怒。
B.阴沉的天色,瑟瑟地摇摆着的枯草,写出了坟场的压抑、荒凉恐怖的氛围,烘托了贼兵内心的胆怯与他们的愚蠢。
C.“冻结了的大地,给太阳融化了”“黎明前的夜”既是对当时自然环境的描写,也象征了人民即将胜利的时代背景。
D.江边的炮声由“隐隐地响着”到“隆隆滚来”,暗示以关大妈为代表的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3.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4.随着革命进程的发展,关大妈内心情绪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请简要分析关大妈内心情绪的变化。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祖父瓷

张建春

那年,冬天的雪大,迷迷茫茫地封了门。天黑下来,祖父去收门,见场地下沿,有一个黑黑的影子躺在地上,在雪地里特别戳眼,祖父冒雪走向前去,是一个倒卧的人。

祖父不吃惊,这年头饿殍不鲜见。祖父还是低下身子,用麻木的手探访倒卧人的鼻息。还有口气!这倒让祖父大吃一惊。

祖父一把拖了倒卧的人向家门拽去,雪地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犁痕。

不用说是饿坏了。祖母看了祖父一眼,再望了眼倒卧的人,忙去缸里抓米,先抓一把,想了想,又添了一把。祖母生火熬米汤,火在灶洞里急急地舔。祖父也忙,把倒卧的人平放在床上,不忘给他盖上家中唯一的一床薄薄的被絮。

祖父撬开倒卧人的牙关,祖母把米汤一勺勺倒进他的口中。倒卧的人喉结蠕动,一碗米汤灌下去,倒卧的人长长嘘了一口气,哦——啊,醒了。

祖父和祖母互望了一眼,他们也饥肠辘辘,还是会心地笑了。

倒卧的人开口了:我叫羊,多谢了!

祖父回了句:哦,羊朋友。再也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羊朋友摸摸周身,把手指向门外。祖父明白了,走进黑了的雪地,随之拎回了一个蓝花布包袱。羊朋友一把搂进了怀里,搂得紧紧的。羊朋友在祖父家住了三天,祖母还是天天熬米汤,一顿两把米,先紧了羊朋友喝。羊朋友也不客气,一口气喝一碗,再一口气喝一碗。喝完了,再紧紧搂着包袱。

第四天早晨,羊朋友不见了,门口的雪地上的脚印深深地通向了大路。

羊朋友走了,祖父发现堂屋的桌子上多了个青花瓷瓶。祖父早发现,羊朋友搂着的包袱里是个瓷瓶。

瓷瓶留下了,蓝花布包袱带走了。

祖父望着雪地,野外一片白茫茫,不见个尽头。瓷瓶戳在桌子上,冷冷地泛着光亮。

祖父自言自语:放这吧,存着,存着呢。祖父年轻时走南闯北,知道青花瓷瓶的重量。祖父也因此指望着羊朋友回头。

羊朋友没有再回头,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不在了?

吃饱饭了,祖父开始谋划,将家中的土墙草顶的房子翻建了,这是祖父的一个梦想。

没钱,去不远的山砍荒草,一担荒草能卖上八角钱。祖父思谋,砍上几个冬天,或许能攒上买瓦的钱。

瓦买了一堆,就差砖的钱了。不可预料的是祖父吐血了,再也砍不动荒草、挑不动荒草了。

还是冬天,一个人进了祖父的门。说想买祖父手中的青花瓷瓶,开口出价五百元。祖父把青花瓷瓶从旮旯里取出,灰积了一层,擦干净了,还是清朗明丽。祖父心中算了一笔账,五百元是六百多担荒草,足能盖三大间一砖到顶的瓦房。

祖父的三间草房快趴架了。祖父望了眼透亮的屋顶,长叹了一声。祖母也在边上,续上了一口叹息。

祖父紧接着回了句话:不卖。祖母摇头:不卖。来人以为给钱少了,忙加价,八百,一千,一千五……五千。祖父和祖母还是不卖,祖父态度坚决,又含糊不清:不值钱呢,两把米的钱。祖父没住上瓦房,在土墙草顶的屋子里咽了气。临死前指着青花瓷瓶,说:存着,存着呢。祖母懂祖父,说:说不定,羊朋友会回头,人家的东西。

祖母也是想住上大瓦房的,她接着做添砖加瓦的事。不过祖母不卖荒草,祖母身子弱,只能从牙缝里省,从鸡屁股里抠。砖添置了些,但离砖墙瓦顶远着呢。

打青花瓷瓶主意的人又来了,张口给一万。祖母惊得合不拢嘴,鸡蛋一角一个,一万元可是十万个鸡蛋。一万元如若盖砖瓦房,可盖一溜十多间。

祖母不置可否,来人急了,一五一十加价,加到了十万元。祖母还是决绝地摇头:不卖,不值,两把米的事呢。来人骂了一句,悻悻地迈出门,不忘回头,就这一回头,虚弱的门差点被刮倒了。

祖母决心起房,房翻建了,但仅是土坯,半瓦半草的房子,可也明亮、结实多了。

祖母死在她翻建的“杂交”房里。死前,祖母没忘青花瓷瓶,擦亮了,放在她的面前。祖母交代:存着,存着,两把米呢。

青花瓷瓶传到了我的手里,我早住进了单元房,窗明几净,青花瓷放在了耀眼处。依然有人上门,开口五百万。不卖,给价千万,再不卖,又升价。

我哈哈大笑:不值钱的,我爷爷、奶奶说,两把米的事呢。我把故事和来人说了,来人眼中有泪,说:存着吧,祖父瓷。

祖父瓷放在耀眼处,我常听到两把米相互摩擦的声音。

(摘编自《安徽文学》2021年第11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祖母抓米时“先抓一把,想了想,又添了一把”,又写祖父“给他盖上家中唯一的一床薄薄的被絮”,说明祖父家生活贫困。
B.“一把搂进了怀里,搂得紧紧的”,说明包袱里的东西对羊朋友来说特别重要,他不告而别留下青花瓷,展示了他的报恩心理。
C.祖父“知道青花瓷瓶的重量”,说明祖父很重视青花瓷瓶;“放这吧,存着,存着呢”,表明祖父已经决定等羊朋友回来取走。
D.祖父砍荒草卖钱,奶奶从牙缝里省,从鸡屁股里抠,都是为了实现梦想——翻建房子。但他们仍坚决不卖青花瓷,说明他们固执死板。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冬天雪大封了门写起,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令天气,也为下文祖父发现羊朋友并对其施救做了铺垫。
B.“瓷瓶戳在桌子上,冷冷地泛着光亮”一句中的“戳”“冷冷”,表达了作者对青花瓷瓶的厌恶,对金钱的鄙视。
C.“祖父望了眼透亮的屋顶,长叹了一声。祖母也在边上,续上了一口叹息”运用细节描写,真实地写出了他们内心的纠结。
D.小说多处列举数据,如“八百,一千”“一角一个”等,使文章更真实可感。从祖母住土坯房到“我”住进单元房,则体现了时代的变迁。
3.小说中多次出现“两把米的事”“不值钱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4.试探究小说标题“祖父瓷”的意蕴。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印尼爪哇开展了一项有关水稻生产的农业研究。研究者发现,农业生产常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来获得总量的增长,但这种生产模式一旦固化并达到一定上限后,再多的生产投入也不能提高产量,反而有所降低。更重要的是,这种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模式无法进化成更为高级的生产模式。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称之为“内卷”。这种现象同样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中,而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正面临“内卷化”日益严重的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这样谈当前教育的“内卷化”:孩子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但是读好大学或好专业的名额始终是有限的,从教育效率的角度来看不升反降,造成了整个社会的焦虑。当这个系统问题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和蝴蝶效应对于整个教育生态的破坏力都是巨大的。更大的问题在于,由于标准化考试的日益僵化以及难度降低,考高分的捷径就是刷题,因此让几乎所有考生都陷入到刷题、拼时间的低层次竞赛当中,浪费了时间,扼杀了创造性思维。他坦言,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困境,也是很多父母的无奈”。

走出“内卷化”的困境,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其中,处理好教育资源的优质与均衡的关系尤显重要,这一点无须赘言。

但仅靠学校单方努力显然不够。如果只盯着校园,教育不可能真正走出“内卷化”的困境。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即便身处最优质的学校,也依然要面对“内卷化”的考验。此前关于清华北大两所名校学生状况的调查广受关注,揭示了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现象:在这两所最顶尖高校里,这些学生依然处在极度竞争中。原因无他,“绩点为王”,成功压倒成长。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唯分数高低论优劣,必然导致在一个赛道里过度竞争。

摆脱单一评价模式,需要全社会对这种观念的接纳,包括政策的支持、学校的引导以及家庭的协作。当社会的评价更加多元,能够在观念上鼓励多样的成长成才路径、在资源配置上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内卷化”自然会得到消解。

(摘编自胡唯元《只盯着校园,走不出教育“内卷化”困境》)

材料二:

(摘编自何菲、温红博《中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的合理性研究》)

材料三:

提起当前的教育“内卷化”与教育焦虑,不少人认为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过少,而要缓解教育焦虑,必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这种观点似是而非。在我看来,根本原因不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而是在发展教育过程中,人为地把教育资源分为三六九等。政府教育部门没有适时根据教育发展新形势,调整发展教育的思维与战略,反而推出将教育资源等级化的政策措施,这导致我国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不管怎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老百姓一直认为只有排在前2%,甚至前1%的资源才是优质教育资源。如果不全面清理这种等级化思维,我国社会的教育“内卷化”和焦虑,在未来会更加严重。

很多家长抱怨,现在中考竞争激烈,孩子升学压力很大。然而从2000年到2020年,我国上普高的学生增加了400多万,可为何家长的焦虑不减反增呢?原因在于家长们普遍患上了“中职恐慌症”。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把职业教育看作层次低人一等的教育,这是发展教育的一大“败笔”。

再着高招,情况也差不多。尽管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然而高等教育五花八门的分层现实更令师生家长压力山大。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启动了211、985建设工程,虽然对建设部分高校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其负面效应更为深远:211、985成为学校的身份标签。有多少学生考进这类高校,成为评价一所高中办学的重要指标。2018年教育部又启动实施了“双一流”建设工程,这使得“双一流”有成为学校新的身份标签之势。

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政府教育部门应该避免自身的政策把学校等级化,否则就会与推进普及化的目标冲突。不但会影响高等教育的结构——所有学校都想办更高层次的学校,也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资源向“头部”学校集中,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生均经费低,无法保障培养质量。可以说,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过程中,还用“精英思维”搞建设工程,是发展教育的又一大“败笔”。政府部门应该努力为所有受教育者创造平等的求学环境,给高校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在此基础上,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这有助于学校办出特色,提高办学质量,而不是把学校引导到争夺教育资源的竞争中。

必须意识到,近年来我国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提出的非985、211院校毕业生不用,以及只招“双一流”毕业生的招聘标准,也是源于教育建设工程。这加剧了唯学历论、唯名校论,进一步带来的问题是学历高消费。学历高消费不但会浪费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也会刺激教育内卷,使所有家庭和学生都被更换到追求更高学历的轨道上。

是时候认真对待造成教育“内卷化”的等级化发展教育的思维了。不调整这一思维,我国在社会的教育焦虑将很难消除。包括我国正在建设的职教本科,由于没有解决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问题被视为所有本科院校中最低层次的院校,遭遇歧视,就值得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当然,调整等级化发展教育的思维,需要形成新的办好每所学校的教育发展观,并要从根本上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破除名校的既得利益,这是必须做出的艰难选择。

(摘编自熊丙奇《教育普及化过程中的教育“内卷化”是怎么产生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永新认为教育“内卷化”导致教育效率降低,使整个社会陷入了焦虑,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从校园着手扭转教育“内卷化”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例如清北的学生依然循着“绩点为”的思维惯性。
C.熊丙奇认为中招带给师生家长的压力,并非源于优质教育资源真正稀缺,而是大众普遍歧视职业教育。
D.从211、985建设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工程,近20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办高等教育仍未脱离“精英思维”。
2.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最能准确说明教育“内卷化”实质的一项是(     
A.学生的作业时间与学习素养呈现一定的正相关,但随着作业时间的继续增加,学习素养提升不明显。
B.学生接受适量的课外辅导有助于学习素养的提升,但过量的课外辅导对其学习素养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C.学生在作业或课外辅导投入的时间和学习素养提升不成正比,说明费时加量的学习方式是行不通的。
D.延长学习时间是提升学习素养的一种方式,可一旦固化为唯一的方式,它终有到达极限或瓶颈的一天。
3.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材料三两则材料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2022-12-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的背后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不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保持着孔子学说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品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品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比方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议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方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好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流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巧;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觉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受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为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含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方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高蹈的精神追求,境地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明月,如古松葱翠。

中国的艺术精神到了明清以后,有低矮化的倾向。明清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专制制度进一步严酷;加上统治者出身和教育的局限,以及愚民政策的目的,整体文化和审美呈低俗化的倾向。跟着“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制,审美弱化,艺术更趋“侏儒化”“弱智化”。普罗大众的喜好抬头,刚正不阿的风骨软化,崇尚自由、自然、提升的审美精神也在丧失。不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后期,那种崇尚自然、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尽管如此,士大夫精神已不是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主旋律,它不过一种空谷幽兰的生命绝响。

(节选自赵焰《美的背后》,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在明朝之前占据着社会的主流,道学崇尚自然、游离社会,是这一主流思想的补充,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B.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佛教传入中国时,曾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和淡化,更多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活禅”。
C.不论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还是中国知识分子所一直坚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使命,都体现着他们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D.尽管明清之后的中国艺术精神有低矮化的倾向,但亲自然、空物我的高贵精神仍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作品或有出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孔子与庄子学说的解析,阐述了中国文化中对人生美学意义的观照态度。
B.文章以明朝为时间界点,分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前后变化,呈现对照式,结构严谨。
C.文章引用罗素语,以证明中国历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具有一以贯之的艺术洁净精神。
D.文章例证与引证并举,比喻共比拟齐飞,论证方法灵巧,修辞手法多变,语言鲜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艺术人生”观念,很多艺术种类达到了高峰,洋溢高蹈的精神追求,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B.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一直保持着人生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和精神。
C.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在艺术上,孔子追求精巧,庄子追求情理。
D.深受普罗大众喜欢的清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呈现出中国艺术精神的低矮化倾向。
2022-12-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大夫

刘夏

周大夫是我们村不可或缺的人物,经他手送走的村里老人有几十个。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医术也越来越高明。通常他看一眼某个病重的老人,便会准确告诉其家人准备后事的时间,如三天或者两天后,几乎没有误判的。周大夫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者。据说他父亲当年临终时,躺在炕上气息微弱,一家人正准备后事,大门猛地被推开,架进来一个胳膊错了骨缝的,“哎哟哎哟”地叫着。老人家挣扎着起来,指挥着把伤者胳膊接好,才躺下咽了气。

从我记事起,周大夫就在村里走街串巷地看病了。他个子很高,有点儿驼背,面容安详,脾气温和,说话慢悠悠的,柔声细气。大家都信任他,觉得他的医术比镇上医院里的医生还高明。最难得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去请他看病,他都二话不说就赶来。冬天的夜晚天寒地冻,很多老人都会生病,甚至离世。周大夫常常从温暖的家里赶过去,给病人医治。他家住在村中心,正好便于四处看病。我有时看他提着药箱在街上匆匆地走着,觉得他真是一个伟大的人,经历了那么多人的临终时刻,依然平静地活着,是可钦佩的。这么多年,我们村哪怕得了大病的,也很少去城里看病,通常都是找周大夫给开几服药,实在没治了就听他说个准确日子,该准备的准备,最后安然迎接那个日子。

因为有了周大夫,死亡在我们村里变成不那么可怕的事。他化解了死亡带来的恐惧,“生老病死”的最后一关变得不那么神秘恐怖了。“某某走了”这句婉辞不再饱含悲伤,仿佛那人只是去了某处远游。我无法想象有一天周大夫要是“走了”村里该怎么办,好在他一直身体康泰,今年大概也有近八十岁了。我父母有时回老家待一段时间,回来后还称赞从他那儿拿了点儿很便宜的药,对头疼脑热的症状有奇效。我想如果他待在城里的大医院,早就成了医学泰斗了,身边弟子无数。但这恐怕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周大夫几十年如一日面容平静地医治各种病人,大概早就有了圣者心肠。如果说“医者父母心”,他算得上是我们全村的老父亲了。

不只是我们村的人信得过周大夫,因为周大夫医术高明、为人和善,周围几个村也常有来找他看病的,还有一些是我们村里人的亲戚,借着走亲访友的机会找他看看,抓几服药。他算得上是中西医并重,来自祖传的秘方自然是中医,但他也不故步自封,将西医的成果也吸纳了进来,因此也常开些有效的西药给病人。他家的药铺里既有中医的药柜子,也有西医的药盒子。西医见效快,可以处理一些紧急病症;中医见效慢,但适于调理一些慢性老病。他扎针的技术也是令人放心的,略微斟酌之后,一针到位。有时病人不便移动,他就到病人家中去。总之,他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尽量减轻病人痛苦,也尽量减轻家属负担。有些病重的老年人,他不再给开药,只是定时打个止痛针,或者开个食疗的小方子。他因此并不多么富裕,只是维持着一个“凭手艺吃饭”的普通家庭。

周大夫看病多年,偶尔也有走眼的时候。我姥姥病重的时候,曾在我们家住过一阵儿,因此经常请周大夫来。他有两次下了病危通知,在把脉之后郑重地说:“没脉了,准备吧。”但姥姥每次都挺过来了,不仅重新有了脉搏,后来还又多活了两年,他因此经常感慨:“这个老人,真是个奇迹!”姥姥年轻时读过书,参加过“民先队”,经常翻山越岭与鬼子作战,练就了一身好体质。有一次她还在村西头的沽河岸边从被鬼子枪毙的八路军中扒出了一个没有咽气的战士,偷偷背回家调治,那人好了以后重返部队。姥姥后来嫁给了姥爷。姥爷根正苗红,父母早亡,一直给地主家当长工,大字不识一个。生了一大堆孩子,姥姥就没有精力再出去干革命了。早年的那些革命经历渐渐成了断线的风筝,她则成了沽河村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改革开放之后的某一年,沽河村忽然来了个大军官,开着一辆高大的吉普车,停在姥姥家门口。原来是当年那个被救的战士,经多方打听联系到姥姥这个救命恩人,专程回来看望她。我小时候很喜欢听姥姥讲故事,那些在生死边缘的人生历练或许使得姥姥的身体超越了一般的生死规律,也多少超出了周大夫的判断。

周大夫的两个儿子都没有继承父业,这是村民都深以为憾的。我小时候怀疑周大夫把他们家所有的医学天分都吸收了,连渣渣儿也没剩下给儿子们。他的小儿子曾与我是同学,像个终日在宝山中穿行却一无所获的愚钝之子,没有一丝对医术的渴慕,而是热衷于上树捉鸟下河摸鱼,长大后去了县城,在百货商场门口当了一名保安,轻松度日。大儿子在我们村南开了一家养鸡场,终日与鸡和鸡蛋打交道,基本不费什么脑子。多年以后,我忽然想到,或许周大夫的两个儿子是故意不继承父业的,要知道治病救人这项工作是极其耗神而且责任重大的,能够从中脱身,对于普通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年轻人努力进城买房,有病去城里大医院,所以周大夫的医术得不到继承和发扬,似乎也不算什么大事。城市的魅力无疑是不可抵抗的,它正一步步蚕食着乡村,乡村则一点点交出自己的灵魂,连剩下的躯壳都散发着被城市降服的意味,随时准备把自己变成被改造的旧村中的一员。我偶尔想起周大夫,他依然是我印象中那高大清瘦微驼背的样子。他守护我们鸡鸣村几十年,加上他的父亲和祖父,行医至少超过百年了吧?有这么厚的福德,周大夫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周大夫在村子里的地位很重要,并介绍他成长的经历,他的医术由粗糙到精湛。
B.周大夫对全村人的贡献不只在于治病疗伤,更是化解了村民们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C.由于“我”的姥姥被周大夫下了两次病危通知,导致“我”对周大夫产生了双重看法。
D.“我”对周大夫的两个儿子没有继承父亲的工作持批判态度,并对此感到十分难以理解。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周大夫父亲临终时还在行医,而且效果极佳,与后文周大夫的表现形成对比。
B.虽然小说中有多处对周大夫治病技术的描写,但读来并无重复之感,突出作者技法高超。
C.小说中插入一段与“我”的姥姥相关的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的同时还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D.小说的最后一段有力收束全文,提及对城乡差距扩大的思考,将小说带往更深的层次。
3.请结合全文谈谈“但这恐怕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的原因。
4.周大夫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2-12-0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门见山,点出前一夜的景象。“昨夜微霜初渡河”中的“初渡河”,将霜拟人化,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B.颔联“鸿雁不堪愁里听”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不堪”与“况是”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意深。
C.颈联诗人对远行客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其中“催寒近”“向晚多”六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的意思。
D.尾联作者告诫魏万:长安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行乐处”,不要消磨宝贵的时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语重心长。
2.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前两联叙事、写景、抒情相交织,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2-12-07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海藻是广泛存在于海底世界的一种低等植物,数量众多,是海底的重要生物资源之一,目前被发现的藻类已有三万余种,当下被人们开发利用的主要有绿藻、蓝藻、褐藻和红藻。海藻的结构复杂多样,从中提取出的海藻胶和海藻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乳化、成膜等特点,这些成分具有润肠通便、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等功效。因此不论是对海洋功能性食物领域进行开发,还是对海藻进行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海藻产业会成为当下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开发的热门领域。

(摘编自金泽林、金太花《海藻活性物质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海藻消费大国,每年对海藻的需求量就达十几万吨。在高需求之下,中国已在海藻养殖与海藻加工领域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技术,建立起了从单一地进行海藻养殖,到利用海藻进行食品、保健品深加工,再到用海藻加工下脚料制造海藻生物肥供海藻养殖的完整的产业链。中国与东盟在后期加工与前期生产方面形成一定的互补,双方合作潜力巨大。

不过,要使海藻养殖的利益最大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料与科技的合作上。一方面,大多数的养殖者依靠经销商出售产品,由于中间商抽取较高利润,养殖者并未获得丰厚的收入。另一方面,在海藻养殖中心附近建立海藻加工厂,通过降低海藻因变质带来的损失,节约运输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配套问题。加之东盟仍有许多地方的海藻养殖潜力还未得到开发,因此中国与东盟需要在技术合作的基础上,形成“采收—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才能更有效地降低海藻加工成本,提高海藻的附加值,进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摘编自王功清《东盟海藻养殖:到海中淘金》)

材料三:

火电厂和钢铁、水泥等制造业燃煤大量集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仅靠林地、湿地的植物吸收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国内外正开展“碳捕获和储存”工程建设,将收集的二氧化碳输入采空的油气田、废弃的煤田地下封存。有趣的是,碳封存与油田二、三次开采可以一举两得。当二氧化碳被200个大气压注入油田千米深处,原本粘稠厚重的石油迅速稀释、膨胀,纷纷从岩石孔隙中溢出,变得更易开采。美国共有70多座油田被注入二氧化碳驱油,年封存二氧化碳达3000万吨,增产石油10%。我国先后有六七座石油尝试了这一技术,二氧化碳一次性最大封存量达11万吨。

碳汇出路不仅是碳捕集和碳封存,更在于碳利用。藻类确实是生长最快、碳汇效率较高的植物,是炼制生物柴油和乙醇的理想原料之一。目前国外利用海藻捕碳、固碳的方法是,将工厂集中排出的二氧化碳废气与含养分的水混合,在透明的人造闭合水渠中,或在封闭的池塘等水体中养殖海藻。这比完全自然放养效率高,也避免了造成海水缺氧的后果。

近来,国外科学界正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新能源原料的生物技术。有科研团队已培养出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转基因细菌,比藻类更快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炼制生物柴油、乙醇的原料。由于利用生物质能可以实现碳循环而不增加碳排放,欧盟计划到2020年生物质燃料占能源消费结构的14%,占可再生能源总量的60%。这一方略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减碳之道。

(摘编自吴晓江《为二氧化碳寻找“出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藻广泛存在于海底世界,数量众多,目前已发现三万余种,是海底的重要生物资源之一,虽是低等植物,但结构复杂多样。
B.中国是一个海藻消费大国,每年对生海藻的需求量就高达十几万吨,这种高需求促使中国的海藻养殖和加工技术相对成熟。
C.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料与科技的合作上,还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完全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标,实现海藻养殖的利益最大化。
D.制造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过多,林地、湿地的植物难以完全吸收,所以不仅要捕集碳和封存碳,更要利用碳,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新能源原料。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海藻养殖加工已经从单一地进行海藻养殖,到利用海藻进行食品、保健品深加工,再到用海藻加工下脚料制造生物肥供海藻养殖,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B.将二氧化碳输入采空的油气田、废弃的煤田地下,主要目的是便于油田二、三次开采,因为二氧化碳能使石油溢出空隙,更易开采。
C.人们将海藻养殖在由工厂集中排出的二氧化碳废气与含养分的水混合而成的水体中来捕碳、固碳,不仅效率更高,还能避免海水缺氧。
D.藻类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炼制生物柴油、乙醇的原料,但转化速度慢于科研团队培养出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转基因细菌。
3.请结合三则材料,分析海藻产业会成为当下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开发的热门领域的原因。
2022-12-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天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选自《墨子·尚贤上》,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B.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C.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D.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射御,射箭御马之术,古代六艺中的两种。古代将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称为六艺。
B.远鄙,指偏远而卑微。“鄙”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鄙”含义相同。
C.爵位,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其封地称为“国”,各诸侯国内亦置卿、大夫、士等。
D.尧,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帝王,史称“唐尧”,与禹、舜、汤一起被誉为华夏族的四大英明帝王。
3.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认为,对国家的贤良之士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这样以后,才能吸引更多的贤良之士参与国家的管理。
B.墨子所说的“贤良之士”即“国之善射御之士”,墨子希望通过“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等手段来发掘人才。
C.墨子指出了富贵者、亲者、近者、远者等人不得不为义的情形,突出了君主“尚贤事能”的重要影响及意义。
D.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一连串的类比,如文章第二段以修墙筑门作比,生动阐明了治理国家的有效方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2)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5.第三段中,墨子举“尧”“禹”“汤”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
2022-12-0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五)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夷简,字坦夫,先世莱州人。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官,迁大理寺丞。祥符中,迁太常博士。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又言:“盛冬挽运艰苦,须河流渐通,以卒番送。”真宗曰:“观卿奏,有为国爱民之心矣。”擢刑部员外郎。寇准判永兴,黥有罪者徙湖南,道由京师,上准变事。夷简曰:“准治下急,是欲中伤准尔,宜勿问,益徙之远方。”从之。使契丹,还,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雷允恭擅徙永定陵地,夷简验治,允恭诛,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因请以祥符天书内之方中。真宗袝庙,太后欲具平生服玩如宫中,以银罩覆神主。夷简言:“此未足以报先帝。惟太后远奸邪,奖忠直,辅成圣德,所以报先帝者,宜莫若此也。”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迁尚书礼部侍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始与夷简谋,以张耆、夏竦皆太后所任用者也,悉罢之,退告郭皇后。后曰:“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由是夷简亦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未几,感风眩,降手诏曰:“古谓髭可疗疾,今翦以赐卿。”三年春,帝御延和殿召见,敕乘马至殿门,固请老,以太尉致仕,朝朔望。既薨,帝见群臣,涕下,曰:“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吕夷简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B.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C.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D.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特指考中进士、举人。明清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B.大理寺,中国古代重要的官署名,北齐定制,历代沿置,专门掌管司法刑狱,长官为大理寺卿。
C.袝庙,指祔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祔”的意思是送死者的牌位入祖庙,与其先祖共享祭祀。
D.朔望的“望”一般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与《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望”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夷简一心为国,勇于建言。面对寇准将要“变事”的言论,他认为这是有人故意诋毁寇准,不应加以理会,应将诋毁者流放到更远的地方。
B.吕夷简政绩突出,得到赏识。两川灾荒期间,他出任安抚使,并获得提拔,因治事认真有声望,皇帝在屏风上记下了他的姓名,表示要重用他。
C.吕夷简为人机巧,受到牵连。宋仁宗罢免了太后任用的张耆和夏竦,两人就向郭皇后供出他也曾依附太后,最终他被贬官为武胜军节度使。
D.吕夷简深受皇恩,颇受礼遇。他身患风眩之症,皇帝剪掉自己的胡须赏赐给他,让他用来治病。三年春,皇帝又恩准他可以骑马到殿门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
(2)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
5.刘太后和吕夷简认为的告慰宋真宗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2022-12-0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