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江西 高一 期中 2021-05-07 32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与STSE、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 化学与生活、科技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20年3月发射了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其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高纯度硅
B.为了防止感染“新冠病毒”,坚持每天使用无水酒精杀菌消毒
C.硅胶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也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
D.葡萄酒中通常含有微量SO2,既可以杀菌又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
2021-04-25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g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B.常温下,7.8g固体Na2O2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4NA
C.常温常压下,17g氨气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为3NA
D.用金属铁、Cu片、稀硫酸组成原电池,当金属铁质量减轻5.6g时,流过外电路的电子为0.3NA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3.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原子核中有8个中子的氧离子:B.次氯酸的结构式:
C.的比例模型D.的电子式:
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物质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铜跟浓反应:
B.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
C.将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D.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2021-04-2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5.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溶液的配制B.氯气的净化
C.沉淀的过滤D.氨气的收集
2021-04-2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6.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对实验现象的预测及分析错误的是

A.试管内CCl4层溶液褪色,说明Br2具有氧化性
B.试管中的红色花瓣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C.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说明Na2SO3被氧化产生SO3
D.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白色沉淀,说明有SO生成
2021-01-25更新 | 2853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7. 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A.的反应B.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铝片和稀盐酸反应D.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2021-04-2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9. 根据光合作用原理,设计如图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电子移动方向是
C.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D.a电极上每生成,通过质子交换膜的为2mol
2021-04-25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10. 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 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该“光触媒”技术可以杜绝“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11. 两气体A、B分别为0.6mol与0.5mol,在0.4L密闭容器中反应:,经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气体C为0.2mol,在此时间内气体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平衡时A的浓度为0.75mol/L B.B的转化率为20%
C.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D.
2021-04-25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12. X、Y、Z、M、Q、R皆为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其原子半径与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酸或碱
B.R位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
C.简单离子半径:
D.Z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2021-04-2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13. 应用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可以预测我们不熟悉的一些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预测中正确的是
①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
②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可能为碱性
③砹(At)单质为有色固体,AgAt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④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⑤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⑤D.②④⑤
2021-04-2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14.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17g/mol;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2、M2Z2均为共价化合物
B.原子半径:W>Z>Y>X>M
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硬度一定很大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15. 在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甲)(乙)   ,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其中不能表明(甲)和(乙)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
B.反应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
C.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
D.混合气体的压强
2021-04-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16. 如图是氮氧化物的储存还原的工作原理:NOx的储存过程与还原过程在不同时刻是交替进行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储存”过程中,BaO转化为Ba(NO3)2
B.在储存还原过程中,Pt作催化剂
C.在BaO转化为Ba(NO3)2过程中,参加反应的N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D.若还原性气体为H2,则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
2021-04-25更新 | 40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二、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除稀有气体外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2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属于过渡元素的是___________(用表中的字母表示)。
(3)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填“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4)用电子式表示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5)D、F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1-04-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18. Ⅰ、(1)反应(吸热)分两步进行①(放热);②(吸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2)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放出46.1kJ热量,已知(见图):则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___________kJ。

Ⅱ.某温度时,在一个10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___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3)反应开始至2min,开始时的压强与此时体系内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
2021-04-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以下是关于原电池的装置图。请回答:

(1)图1中,若C为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Zn且作负极,则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将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基本不变”)。
(2)若需将反应:设计成如图1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则A(正极)极材料为___________,B(负极)极材料为___________,溶液C为___________
(3)可作为燃料使用,用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电池总反应为,则d电极是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若线路中转移4mol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L。
20. 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D、E、F中溶液均为足量)
(1)实验装置: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_______(填“能”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1-04-25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0.65)
21. X、Y、Z、Q、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Y原子和Q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和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元素Y、Z、R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元素R在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___,其非金属性比W强,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___________。元素W和R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
(3)足量X的最高价氧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Y和Q组成的化合物QY,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工业上用Q的氧化物、X单质和Y单质在高温下制备QY,其中Q的氧化物和X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1-04-2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与STSE、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实验基础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解答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
化学与STSE
3
认识化学科学
4
化学反应原理
5
物质结构与性质
6
化学实验基础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二氧化硫与其他强氧化剂的反应  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光导纤维与硅芯片
20.8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求算  原电池原理的综合应用  离子键概念及判断  共价键概念及判断
30.94有机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比例模型、球棍模型、最简式  共价型分子结构式、电子式  原子、离子、原子团及其电子式的书写与判断
40.65离子反应的发生及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50.85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60.65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70.85能量的相互转化  常见能量转化形式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80.85原电池原理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90.65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100.85化学反应的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10.85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转化率的相关计算及判断
120.85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根据原子结构进行元素种类推断
130.85预测元素的性质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及应用  类比预测在推断中的应用
140.65根据原子结构进行元素种类推断
150.65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160.65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本质及特征  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守恒规律的计算
二、解答题
170.65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提供的元素信息  “定位法”在推断中的应用无机推断题
180.65根据△H=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和-反应物的总能量之和进行计算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原理综合题
190.65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燃料电池实验探究题
200.65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探究实验  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探究题
210.65共价型分子结构式、电子式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及应用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根据物质性质进行元素种类推断无机推断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