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孤峰塔坐落在与常德城隔江相望的德山孤峰岭.初名“文峰塔”,与北岸笔架城遥相映衬,象征常德人杰地灵,文运昌盛. 常德立德中学高一学生为了测量塔高,选取与塔底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现测量得米,在点处测得塔顶的仰角分别为,则孤峰塔高     

   

A.B.C.D.
昨日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沅澧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 . 永丰文塔位于湖南省双峰县城永丰镇,修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巍巍七层文塔,塔形呈六角形,塔底用高达五尺八寸的青条石奠基,永丰文塔与双峰书院遥相呼应,象征双峰文运昌隆.如图,某测绘小组为了测量永丰文塔的实际高度,选取了与塔底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现测得,在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则塔高       )(取

A.B.C.D.
2024-05-2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汨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五月联考数学试题
3 . 以密位作为角的度量单位,这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叫作角的密位制.在角的密位制中,采用四个数码表示角的大小,单位名称密位二字可以省去不写.密位的写法是在百位数与十位数之间画一条短线,如5密位写成“”,235密位写成“”,1246密位写成“”.1周角等于6000密位,写成“”.在中,点在边上,的内角的角平分线,,则用密位制表示为__________.
4 . 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的皮埃尔·德·费马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几何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求作一点,使其与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它的答案是:“当三角形的三个角均小于时,所求的点为三角形的正等角中心,即该点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连线两两成角;当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所求点为三角形最大内角的顶点.在费马问题中所求的点称为费马点.已知abc分别是三个内角ABC的对边,且,点的费马点.
(1)求角
(2)若,求的值;
(3)若,求的取值范围.
5 . 我们把由0和1组成的数列称为数列,数列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把斐波那契数列中的奇数换成0,偶数换成1可得到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值为(       
A.32B.33C.34D.35
2024-03-17更新 | 6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数学试题
6 . “费马点”是由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并征解的一个问题.该问题是:“在一个三角形内求作一点,使其与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给出了解答,当的三个内角均小于时,使得的点即为费马点;当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最大内角的顶点为费马点.试用以上知识解决下面问题:已知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
(2)若,设点的费马点,求
(3)设点的费马点,,求实数的最小值.
2024-03-03更新 | 4337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省慈利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7 . 如图所示,九连环是中国传统民间智力玩具,以金属丝制成9个圆环,解开九连环共需要256步,解下或套上一个环算一步,且九连环的解下和套上是一对逆过程.九连环把玩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反复操作,可以将九个环全部从框架上解下或者全部套上.将第n个圆环解下最少需要移动的次数记为),已知,按规则有),则解下第4个圆环最少需要移动的次数为(       
A.31B.16C.11D.7
2023-12-22更新 | 51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四)
8 . 十九世纪下半叶集合论的创立,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著名的“康托三分集”是数学理性思维的构造产物,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其操作过程如下:将闭区间均分为三段,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1次操作;再将剩下的两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并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记为第2次操作;…;每次操作都在上一次操作的基础上,将剩下的各个区间分别均分为三段,同样各自去掉中间的区间段;操作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剩下的区间集合即是“康托三分集”.设第次操作去掉的区间长度为,数列满足:,则数列中的取值最大的项为(       
A.第3项B.第4项C.第5项D.第6项
2023-10-29更新 | 38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数学试题
9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10 . 我国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他的《几何原本》中,首创使用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后来这一方法“几何代数法”成了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运用这个方法,很多代数公式、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数学上称之为“无字证明”.设,称ab的调和平均数;ab的几何平均数;ab的算术平均数;ab的平方平均数.如图所示,AB是半圆O的直径,点CAB上一点,点D在半圆O上,且于点E,过点OAB的垂线,交半圆于F,连结CF,设
   
(1)求线段DECF长度;
(2)证明:
2023-10-13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性检测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