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意思是:“一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若使得该女子所织布的尺数不少于10尺,则该女子所需的天数至少为
A.8B.7C.6D.5
2019-09-11更新 | 707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合肥一中、合肥六中)
2 . 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在其著作《数书九章》中独立提出了一种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三斜求积术”,即,其中 分别为内角的对边.若,且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
3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今有蒲生一日,长三尺;莞生一日,长一尺.蒲生日自半,莞生日自倍.问几何日而长等?”.其大意是“今有蒲生长1日,长为3尺;莞生长1日,长为1尺.蒲的生长逐日减其一半,莞的生长逐日增加一倍.问几日蒲、莞长度相等?”若本题改为求当蒲、莞长度相等时,莞的长度为
A.4尺B.5尺C.6尺D.7尺
2019-06-14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太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4 . 我国古代名著《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段话:“今有金锤,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意思是:“现有一根金锤,长5尺,头部1尺,重4斤,尾部1尺,重2斤”,若该金锤从头到尾,每一尺的重量构成等差数列,该金锤共重多少斤?
A.6斤B.7斤C.9斤D.15斤
5 . 在明朝程大位《算术统宗》中有这样的一首歌谣:“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首古诗描述的这个宝塔古称浮屠,本题说“宝塔一共有七层,每层悬挂的红灯数是上一层的2倍,共有381盏灯,问塔顶有几盏灯?”根据上述条件,从上往下数第二层有___________盏灯.
6 . 十二平均律   是通用的音律体系,明代朱载堉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音比例,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若第一个单音的频率为f,则第八个单音的频率为
A.B.
C.D.
2018-06-09更新 | 14577次组卷 | 9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理)试题
7 . 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意思是:“一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若要使织布的总尺数不少于30,该女子所需的天数至少为        
A.10B.9C.8D.7
2018-05-21更新 | 706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解题方法
8 . 朱世杰是历史上有名的数学家之一,他所著的《四元玉鉴》卷中“如像招数一五间”,有如下问题:“今有官司差夫一千八百六十四人筑堤,只云初日差六十四人,次日转多七人,每人日支米三升,共支米四百三石九斗二升,问筑堤几日?”其大意为:“官府陆续派遣1864人前往修筑堤坝,第一天派出64人,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派出的人数比前一天多7人,修筑堤坝的每人每天发大米3升,共发出大米40392升,问修筑堤坝多少天”,在这个问题中,第8天应发大米
A.350升B.339升C.2024升D.2124升
2018-02-27更新 | 996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