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1-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22-23高三下·江西南昌·阶段练习
1 .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利用“逼近法”得到椭圆的面积除以圆周率等于椭圆的长半轴长与短半轴长的乘积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过作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弦中点坐标为,则椭圆的面积为(       
A.B.C.D.
2023-08-22更新 | 691次组卷 | 5卷引用:第07讲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章节综合测试-【练透核心考点】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重点题型方法与技巧(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 . 卵形线是由法国天文学家引入的.卵形线的定义是:曲线上的任意点到两个固定点的距离的乘积等于是正常数.设的距离为,如果,就得到一个没有自交点的卵形线;如果,就得到一个双纽线;如果,就得到两个卵形线.若,一动点满足,则动点的轨迹的方程为________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023-07-0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单元检测卷
3 . 我国首先研制成功的“双曲线新闻灯”,如图,利用了双曲线的光学性质: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从发出的光线射在双曲线右支上一点,经点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当异于双曲线顶点时,双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平分.若双曲线的方程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射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则
B.当时,
C.当过点时,光线由再到所经过的路程为13
D.若点坐标为,直线相切,则
2023-06-22更新 | 1430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3讲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章节验收测评卷(综合卷)-【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学与练(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4 .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俄两国合作共赢的脚步越来越快.中俄输气管道工程建设中,某段管道铺设要经过一处峡谷,峡谷内恰好有一处直角拐角,如图,管道沿AEFB拐过直角(线段EFO点,点EOF在同一水平面内),峡谷的宽分别为27m、8m,如图所示,设EF与较宽侧峡谷崖壁所成的角为,则EF得长______m,(用表示),要使输气管道顺利通过拐角,EF长度不能低于______m

2023-04-24更新 | 942次组卷 | 6卷引用:单元测试A卷——第五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在研究圆锥曲线时发现了它们的光学性质.比如椭圆,他发现如果把椭圆焦点F一侧做成镜面,并在F处放置光源,那么经过椭圆镜面反射的光线全部都会经过另一个焦点.设椭圆方程为其左、右焦点,若从右焦点发出的光线经椭圆上的点A和点B反射后,满足,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
2022-05-26更新 | 3224次组卷 | 9卷引用:第3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单元测试基础卷-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6 . 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画作《抱银鼠的女子》中,女士脖颈上黑色珍珠项链与主人相互映衬呈现出不一样的美与光泽,达・芬奇提出:固定项链的两端,使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项链所形成的曲线是什么?这就是著名的“悬链线问题”.后人给出了悬链线的函数解析式: ,其中为曲线顶点到横坐标轴的距离, 称为双曲余弦函数,其函数表达式为,相应地,双曲正弦函数的表达式为.若直线与双曲余弦函数双曲正弦函数的图象分别相交于点,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相交于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为(       
A.
B.是偶函数
C.
D.若是以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则实数
2022-04-10更新 | 1469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师大版(2019) 选修第二册 名师精选 第七单元 导数的计算、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简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A卷)
21-22高二上·吉林通化·期末
7 . 阿基米德既是古希腊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著名的数学家,他利用“逼近”的方法得到椭圆的面积除以圆周率π等于椭圆的长半轴长与短半轴长的乘积.若椭圆C的左,右焦点分别是PC上一点,C的面积为12π,则C的标准方程为(       
A.B.C.D.
2022-01-27更新 | 838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A卷·知识通关练)(1)
8 . 英国数学家牛顿在17世纪给出了一种近似求方程根的方法—牛顿迭代法.做法如下:如图,设的根,选取作为初始近似值,过点作曲线的切线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称的一次近似值,过点作曲线的切线,则该切线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称的二次近似值.重复以上过程,得到的近似值序列,其中,称次近似值,这种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称为牛顿迭代法.若使用该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则(       
A.若取初始近似值为1,则该方程解得二次近似值为
B.若取初始近似值为2,则该方程近似解的二次近似值为
C.
D.
2022-01-05更新 | 1435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师大版(2019) 选修第二册 名师精选 第六单元 平均变化率与瞬时变化率、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9 . 19世纪丹麦数学家琴生对数学分析做出卓越贡献,特别是在函数的凹凸性与不等式方面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成果,定义:函数f(x)在(ab)上的导函数为在(ab)上的导函数为,若在(ab)上<0恒成立,则称函数f(x)在(ab)上为“严格凸函数”.若函数f(x)=在(1,4)上为“严格凸函数”,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
21-22高二上·江苏盐城·阶段练习
10 . 泰戈尔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已知点F(1,0),直线,动点P到点F的距离是点P到直线的距离的一半.若某直线上存在这样的点P,则称该直线为“最远距离直线”,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点P的轨迹方程是
B.直线是“最远距离直线”.
C.平面上有一点A(1,1),则的最小值为3.
D.点P的轨迹与圆C是没有交汇的轨迹(也就是没有交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