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四川 高三 阶段练习 2020-10-31 4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STSE、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初中衔接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葡萄酒时,可向酒中加入一定量的SO2
B.测定水中的溶氧量,可监测水质的优劣,溶氧量越低的水质越好
C.天然脂肪并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而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化合物,可用纯碱溶液清除
D.将久戴发黑的银首饰置于盛装盐水的铝制器皿中浸泡,又能重新光亮起来,且在处理过程中质量不会改变
2020-10-2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2. 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CO和N2所含有的分子数目相同,均为NA
B.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 L,浓度分别为1 mol / L和2 mol / L的Na2CO3溶液中,CO的数目比为1:2
C.标准状况下,2.24LCl2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 NA
D.90g葡萄糖的乙酸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NA
2020-10-2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3.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含有乙醇、乙酸杂质的乙酸乙酯加入长颈漏斗中,再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分液,可以除去大部分杂质
B.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得的气体
D.向蔗糖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煮沸,检验其水解的产物
2020-10-2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4. 酚酞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酸溶液中,酚酞呈无色时,其化学式为:C20H12
B.1 mol酚酞在足量的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时,最多可消耗NaOH的量为2 mol
C.1 mol酚酞最多可以与10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酚酞除可指示溶液的酸碱性外,也可用于指示Fe3+的存在
2020-10-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16O和重水H218O是同分异构体
B.乙炔、苯、立方烷都符合通式CnHn,因此它们是同系物。
C.分子式为C9H12的某烃,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组成的混合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了反应,产物中分离出了4种符合C9H11NO2的有机物,则符合此反应的C9H12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苯的同系物的只有3种。
D.中最少都有1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2020-10-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6. U、V、W、X、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质子数之和39,V、W同周期,U、X同主族,U、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U2W和U2W2。Y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X>Y>W
B.XYU4中有离子键,其YU4原子团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变质而产生H2
C.U、V、W、X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与W、X、Y组成的盐溶液相遇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
D.1 mol X的淡黄色化合物,投入到1 L 2mol / L的氯化亚铁溶液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 L
2020-10-26更新 | 134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关于硫酸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沉在底部变为了白色粉末,这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将一块打碎后的硫酸铜晶体残片,放入盛硫酸铜饱和溶液的孤立体系中,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又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了,称其质量也增加了
C.向硫酸铜溶液中投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钠块游动并着火燃烧,反应完成后,发现有蓝色并夹杂黑色颗粒的絮状沉淀生成,着火并产生黑色颗粒表明,取用钠块时,没有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
D.硫酸铜溶液与纯碱溶液混合时,有绿色沉淀生成,说明CuCO3固体为绿色
2020-10-26更新 | 31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8. 合成绿色能源,消除环境污染,是新时代化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电化学可以大有作为。右面就是一种利用氢气来消除CO、NH3、NO等对境污染气体的电化学装置,在消除污染气体的同时,还可获得绿色能源甲醇,以及化工产品KOH(aq)和H2SO4溶液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消除CO污染的工作池内要先加入稀硫酸,以提供合成甲醇所需的原料
B.从B、C出口逸出的气体相同,都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C.从A、D出口分别获得的化工产品是硫酸和氢氧化钾
D.理论上消除标况下的有害气体NH3 22.4 L,需消耗氢气3克
2020-10-26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9. 合成氨工业的反应原理为N2(g)+ 3H2(g)2NH3(g) ΔH= a kJ/mol,1molN2和3molH2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1>p2
B.a>0
C.在q点时,固定容器的体积,并投入N2、H2各0.25 mol,NH3 1.5 mol后,反应速率变为v(正)>v(逆)
D.q点N2的转化率为50 %
2020-10-26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已知电离常数:HCNKa=5×10-10,H2CO3Ka1=4.3×10-7Ka2=5.6×10-11。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向NaH2PO4(aq)中滴入少量的Ba(OH)2(aq):3Ba2++6OH+3H2PO= Ba3(PO42↓+PO+6H2O
B.在含有1mol明矾[KAl(SO42•12H2O]的水溶液中,加入1mol的Ba(OH)2: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
C.向浓度为1.25mol/L的NaOH(aq) 1 L中通入22.4 L(标准状况测定)的CO2气体:2OH-+ CO2 = CO+ H2O
D.向KCN(aq)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CO2+H2O+2CN-= 2HCN+CO
2020-10-26更新 | 88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Na+、K+、Cl-、S2-、SO
B.在水电离出的c(H+)=10-13mol / L的溶液中,Na+、SiO、NO、MnO
C.在滴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中,Ca2+、Al3+、NO、F-
D.含有NH的溶液中,Ag+、Cu2+、Fe3+、NO
2020-10-2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12. 在下列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备乙烯B.测定KNO3溶解度
C.石油的分馏D.实验室制硝基苯
2020-10-2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13. 下列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A.将研细的Ba(OH)2•8H2O粉末与NH4Cl置于小烧杯内,充分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感到烧杯变冷,用镊子取一张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烧杯口的上方,没有看到试纸有颜色变化,说明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大,生成的氨气全部溶解在了生成的水中
B.实验室用NH4Cl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并用装有CaCl2的球形干燥管干燥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实验完毕,在集气瓶中未检测到氨气,说明装置漏气
C.实验室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在试管的底部,并在试管的中下部放上碎瓷片后,对碎瓷片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KMnO4(aq,H+)中,可见KMnO4(aq,H+)褪色,说明石蜡油分解,有不饱和烃生成
D.在盛Na2CO3与NaHCO3固体各1 g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用手摸试管底部,前者明显放热,而后者无明显感觉,因为CO的水解程度要比HCO的大,所以,本实验即可证明水解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2020-10-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14. 常温下,向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1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H2O]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利用传感器测得该过程溶液中的阳离子总浓度变化曲线如图;已知二甲胺在水中电离与氨相似,常温下Kb[(CH3)2NH•H2O]=l.60×l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c[(CH3)2NH2+]约为l.60×l0-4mol/L
B.从a到c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b点
C.c点溶液中:3c(Na+)+c[(CH3)2NH2+]=2c(Cl-)
D.V(HCl)=15.00mL时,c[(CH3)2NH2+]<c[(CH3)2NH•H2O]
2020-06-05更新 | 141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二、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来制取甲烷,并探究其与氯气反应的条件。

(1)甲烷与氯气的制备:
①制备甲烷是通过下列反应来完成的:CH3COONa+NaOH Na2CO3+CH4
则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收集甲烷时,甲烷应从____端通入。
②制取氯气时,实验室里只有下列药品:a.稀盐酸   b.浓硫酸   c.硝酸钾   d.漂粉精   e.食盐。制取Cl2最好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制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取2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法先后各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分别用铁架台固定好,按如图的A、B装置进行实验,片刻观察后,补充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的内容。
原理用饱和食盐水收集Cl2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现象A装置:①试管内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
②试管内壁有油滴状液体出现
③试管内液面上升
④试管内液面上方有___________形成
⑤水槽底部有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B装置:___________
结论CH4与Cl2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2020-10-26更新 | 56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有Fe3+、Fe2+和Mn2+等离子,若以它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可制得轻质氧化镁。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Mg2+Mn2+Fe3+Fe2+
开始沉淀时(c = 0.010 mol / L)的pH9.68.32.77.6
沉淀完全时的pH11.19.83.79.6

制备过程中所能使用的原料价格表如下:
物质漂液
(含25.2%NaClO)
双氧水
(含30%H2O2
烧碱
(含98%NaOH)
纯碱
(含99.5%Na2CO3
价格(元•吨-14502400

(1)为加快卤块的溶解速率,得到澄清溶液,步骤①中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2)在步骤②中加入试剂X,最佳的选择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反应中若就地取材,采用通入__________替代原料,则更加经济实用。
(3)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应是____________,将溶液的pH调至________,沉淀物M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加入的试剂Z应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当0.010 mol/L MgCl2溶液中,Mg2+完全沉淀时的c(Mg2+)=____mol / L。
(6)若将工艺流程进行改进,则第④步产生的G和滤液B可循环利用。形成沉淀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020-10-2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0.4)
17. 燃料与空气的组成比例不合理时,在高温下就可能在烟道气中排放出氮的氧化物和氮的氢化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通过转化以达到排放标准。
(1)已知T℃时,有如下反应:
反应Ⅰ:4NH3(g)+6NO(g)5N2(g)+6H2O(g) ΔH= -1804 kJ•mol-1
反应Ⅱ:N2(g)+2O2(g)2NO2(g) ΔH= +67.8 kJ•mol-1
反应Ⅲ:2NO(g)+O2(g)2NO2(g) ΔH= -116.2 kJ•mol-1
试写出T℃时,NH3与1mol NO2反应生成不污染环境物质的热反应方程式:______
(2)T℃时,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O2、NO、O2,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为1.22 atm。发生(1)中的反应Ⅲ,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部分浓度(mol•L-1)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10203040
NOa0.120.08d0.06
O20.310.270.250.24e
NO20.10b0.220.24f

①反应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___ mol/(L•min)
②在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p = _____________atm-1(Kp是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所得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 物质的量分数)
③若温度不变,平衡后将容器扩大为4 L,达到新平衡后,则c(O2)_____________(填范围数值)。
(3)依据(1)的反应原理,将含有氮的氧化物和氮的氢化物的烟气,按一定流速通过脱硝装置反应后,测得出口NOx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试分析脱硝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

A.<850℃            B.900 ~ 1000℃             C.>1050℃
(4)以连二硫酸盐(S2O)为还原剂脱出烟气中的NOx,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并通过电解进行再生,如图所示。

①NOx吸收柱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阳极的硫酸溶液a_________b(填“>” “=” 或 “<”)
2020-10-26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有机推断题 | 适中(0.65)
18. 已知有机物能发生以下转化:

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在一定条件下,A可以发生自身加成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E。
(1)A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E的链节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2)写出检验C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
(3)为测定反应①中A的产率,取0.25 mol A 与100 mL H2O充分反应后得B溶液。取B溶液25.00 mL,用标准KMnO4溶液(浓度为0.100 0 mol/L)进行滴定。
①滴定时盛装KMnO4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
②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V(KMnO4溶液)/mL11.9012.6512.5012.35
计算A转化为B的产率为_________
③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测定的结果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若完全燃烧0.1 mol某烃,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H2SO4、浓碱液,实验结束后,称得浓H2SO4增重10.8克,浓碱液增重39.6克。若该烃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只有两组峰,其峰面积之比为3:1,则它与KMnO4(H+,aq)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名称是_________
2020-10-26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STSE、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初中衔接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解答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
有机化学基础
3
化学与STSE
4
认识化学科学
5
化学实验基础
6
物质结构与性质
7
初中衔接知识点
8
化学反应原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0.6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求算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NA相关推算  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NA相关推算
30.65物质的分离、提纯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  有机物的检验
40.65酚类的化学性质  含酯基有机物水解消耗NaOH的量的计算
50.85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书写  苯的同系物  苯的同系物的硝化反应
60.4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根据原子结构进行元素种类推断  根据物质性质进行元素种类推断
70.65浓硫酸的吸水性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铜绿  化学实验
80.65电解池电解基本判断  电解原理的应用实验  利用电子守恒法进行多池串联相关计算
90.4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转化率的相关计算及判断
100.4离子反应的发生及书写  明矾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110.65限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  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120.65乙烯制备的机理及装置  苯的硝化实验探究  石油分馏实验
130.65氨的碱性  盐类水解的原理  石蜡油分解实验
140.15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二、解答题
150.65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甲烷取代反应实验探究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探究题
160.65溶度积常数相关计算  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常见无机物的制备  物质制备的探究工业流程题
170.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盖斯定律的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电解池电极反应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原理综合题
180.65有机物的推断  常用仪器及使用  有机物的检验  探究物质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有机推断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