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 > 盐类的水解 > 盐类水解规律 > 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
题型:解答题-结构与性质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6 题号:18619413
下表数据是高三拓展教材P43页对应物质的熔点:
编号
物质Na2ONaClAlF3AlCl3BCl3Al2O3CO2SiO2
熔点℃9208011291160-1072072-571723

请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涉及到的元素中最活泼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其核外有___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能量最高且相同的电子有___________个。能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
(2)物质①的电子式___________,⑤的分子空间构型___________,⑧的晶体类型___________
(3)④溶于水溶液呈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若把其溶于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是___________
(4)不能用于比较Na与Al金属性相对强弱的事实是___________。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B.Na最外层1个电子,Al最外层3个电子
C.单质与H2O反应的难易程度
D.比较同温浓度NaCl和AlCl3的pH值
(5)③比④熔点高出很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①和②都属于离子晶体,但①比②的熔点高,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1】钛白粉具有优越的白度、化学稳定性、无毒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污水处理、冶金等领域。以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另有少量FeO、Fe2O3、MgO、SiO2、Al2O3、CaO、MnO2)为原料,用联合酸法(HCl-H2SO4法)制备高纯纳米TiO2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TiO2不溶于水或稀酸,可溶于热的浓硫酸形成TiO2+
②"水解”过程生成偏钛酸[H2TiO3,也可写作TiO(OH)2]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原矿的含钛量偏低,可用盐酸选择性提取、分离出部分铁。浸取温度、浸出时间对铁和二氧化钛浸出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

适宜的浸取温度、浸出时间为_______;为提高浸出效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答出一条即可);浸取时原矿中的FeTiO3转化为Ti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钛精矿酸浸时MnO2被还原成Mn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
(3)浸取液中通入O2的目的是______;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
(4)含TiO2+的浓溶液用一定量水稀释后加热煮沸,“水解”生成H2Ti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若冷却至25°C,测得溶液的pH为2.5,TiO2+浓度为1×10-6mol·L-1,则Ksp(H2TiO3)=____
2022-03-10更新 | 482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锶()与钙同主族,某固态化合物Y的组成为,以Y为原料可实现如下转化:

已知:溶液C中金属离子与均不能形成配合物。请回答:
(1)写出溶液C中的所有阳离子___________
(2)步骤Ⅴ中的反应为,说明能够较完全转化为,的两个原因分别是:①生成降低了体系的能量,促使反应正向进行②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固体B中含有B.步骤Ⅱ反应促进了的水解
C.步骤Ⅲ可推断碱性D.直接加热无法获得

(4)固体Y可与溶液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气体中除以外的两种主要成分___________
2024-05-27更新 | 50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以废锂电池(主要成分为LiCoO2和Al,含少量C、Fe单质)为原料可制备Co3O4。已知:Co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3,钴酸锂(LiCoO2)不溶于水,Co2+和Co3+均易与NH3形成络合物。
(1)将一定量的废锂电池粉碎,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和30%的H2O2溶液,加热搅拌,待固体充分溶解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①溶解时,LiCoO2在H2SO4和H2O2作用下转化为可溶性硫酸盐Li2SO4和Co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溶解后,Fe元素以Fe2(SO4)3形式存在于滤液中。推测微粒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oO___________(填“>”或“<”)Fe3+
(2)向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进行除杂。若溶液中c(Co2+)=0.2mol·L-1,欲使溶液中Fe3+,Al3+的浓度均小于1×10-6mol·L-1,需控制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已知:室温下,Ksp[Al(OH)3]=1×10-33Ksp[Fe(OH)3]=3×10-39Ksp[Co(OH)2]=2×10-15}
(3)向除杂后的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水浴加热至50℃左右,反应生成CoCO3沉淀。若改用NH4HCO3作沉淀剂,CoCO3的沉淀率明显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纯氧中加热分解CoCO3,测得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加热分解CoCO3制备Co3O4需要控制的温度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推理过程)。
2021-12-19更新 | 2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