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 > 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 溶液pH的计算 >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计算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 题号:22415679
在室温下,下列四种溶液:①0.1 mol/L NH4Cl溶液,②0.1 mol/L CH3COONH4溶液,③0.1mol/L NH4HSO4溶液,④0.1 mol/L氨水。
(1)溶液①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溶液③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在上述①、②、 ③、④溶液中c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 ___________
(5)25℃时,向0.1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④溶液,若Fe(OH)3的Ksp=1×10-39,当铁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当c(Fe3+)小于10-6mol/L时,可忽略不计],溶液的pH=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解题方法
【推荐1】一般来说,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这是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之一。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6种溶液的pH。
溶质CH3COONaNaHCO3Na2CO3NaClONaCNC6H5ONa
pH8.18.811.610.311.111.3
(1)①请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____(填字母)。
A.CH3COOH+NaCN=CH3COONa+HCN
B.CO2+H2O+2NaClO=Na2CO3+2HClO
C.2HCN+Na2CO3=2NaCN+CO2↑+H2O
D.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
E.CO2+H2O+C6H5ONa=NaHCO3+C6H5OH
②已知HA、H2B是两种弱酸,存在以下关系:H2B(少量)+2A=B2−+2HA,则A、B2−、HB三种阴离子结合H+的难易顺序为________
(2)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他规律。下列变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②向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获得小苏打固体;③蒸发KCl和NaNO3的混合溶液,首先析出NaCl晶体。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为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将某电解质溶解在水中后,溶液中的c(H+)=10−9 mol·L−1,则该电解质可能是____(填字母)。
A.CuSO4   B.HCl   C.Na2S   D.NaOH   E.K2SO4
(4)常温下,将a L pH=3的盐酸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b L浓度为1.0×10−3 mol·L−1的氨水;
c L c(OH)=1.0×10−3 mol·L−1的氨水;
d L c(OH)=1.0×10−3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abcd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三份溶液:①NaOH、②CH3COOH、③CH3COONa,分别加入等量的水,pH变化最小的是____(填序号)。一定温度下,向等体积的纯水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CH3COONa和NaCN,两溶液中阴离子的总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则n1n2的关系为n1 (填“>”、“<”或“=”)n2
(6)已知常温时Ksp(AgCl)=1.8×10−10,向50 mL 0.018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0.02 mol·L−1的盐酸,则c(Ag+)=____,此时所得混合溶液的pH=____。(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
2019-03-11更新 | 13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变化过程是熵值明显增加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NH4NO3爆炸:2NH4NO3(s)===2N2(g)+4H2O(g)+O2(g)
水煤气转化:CO(g)+H2O(g)===CO2(g)+H2(g)
臭氧的生成:3O2(g)===2O3(g)
2C4H10(g)+13O2(g)===8CO2(g)+10H2O(g)
(2)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 mol H2O(g),发生反应:CO+H2O(g) CO2+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_______
A.0.5 mol CO+2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
B.1 mol CO+1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
C.0.5 mol CO+1.5 mol H2O(g)+0.4 mol CO2+0.4 mol H2
D.0.5 mol CO+1.5 mol H2O(g)+0.5 mol CO2+0.5 mol H2
(3)有下列物质:①铜 ②硫酸钡固体 ③氨水 ④氢氧化钠固体 ⑤熔融
硝酸钾 ⑥乙醇 ⑦稀硫酸 ⑧金刚石 ⑨二氧化硫 ⑩冰醋酸。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序号)
(4)常温下,0.010mol·L-1盐酸和0.010mol·L-1氨水的pH之和_____14,
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分别加水稀释10倍后,两溶液的pH之和________ 14(填>,<或=)
(5) 常温下,在一定体积pH=12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
2017-10-11更新 | 234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较难 (0.4)
【推荐3】磷酸二氢钾在工农业和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工业上制备磷酸二氢钾的三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Ⅰ.直接法

(1)气体X为___(填化学式)。
(2)“转化”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已知:Ca3(PO4)2难溶于水)。
(3)滤液①中加入甲醇的作用是___
(4)“操作Ⅰ”是___
Ⅱ.酸碱中和法
(5)氢氧化钾溶液与高纯度磷酸在反应器中发生中和反应制备磷酸二氢钾。写出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由图1判断制备磷酸二氢钾(达80%)的最佳pH范围___

Ⅲ.电解法
电解法制取KH2PO4的原理如图2所示。一定件下,还可得到NaClO3

(6)在___室(填标号)可得到KH2PO4;写出产生ClO3,的电极反应式___
2019-11-28更新 | 4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