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秦朝统一后实行“书同文”。下列能直接佐证这一史实的是(     
A.里耶出土的秦简B.许慎的《说文解字》
C.司马迁的《史记》D.影视作品《大秦赋》
2024-05-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废除结构上与秦相异的六国文字。这一措施实行有助于推动(       
A.王国问题解决B.多元文化形成
C.统一局面巩固D.疆域面积扩大
2023-12-29更新 | 183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真题
3 . 《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图书,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翔实而丰富的资料。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文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①“追寻祖先的足迹”: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祖先”是______
②“传说时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______
③“夏、商、西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明是______
(2)图二“争鸣”中哪一学派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哪一学派的思想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争雄”中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战役有哪些?请列举一例。
(3)图三中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文化上的措施是什么?西汉初年为恢复经济发展,采取什么政策?
2023-12-2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材料二   以儒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极具包容性和同化能力。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到了“天下同轨,书同文”之后多元文化逐渐融合而形成统一的汉文化。

材料三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贺兰
丘穆陵独孤
步六孤尉迟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改革?材料中体现了这一改革的哪些内容?请列举两例。这一改革的影响是什么?请列举一例。
(2)材料二中“天下同轨,书同文”最早发生在我国古代哪个朝代?由谁建立的?这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改革?这一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革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2023-12-1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物、古迹和遗址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依据以下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及文字提醒,指出这是我国哪一著名青铜器?
(2)根据图二及文字提醒,指出这是我国哪一古老文字?
(3)根据图三上的有效信息,指出这是我国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由谁主持修建的?有着怎样的作用?(一条即可)
(4)图四的长城在秦朝、明朝时期都曾大规模的修建,其中秦长城主要抵御哪个民族的侵扰?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5)通过对以上著名文物、古迹的学习,谈谈你的感想。
2023-10-23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秦朝是辉煌的,也是短暂的。某历史学习小组以“大秦帝国的兴亡”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让我们也参与其中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吧。
[帝国的统一]

文史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中“扫六合”,建立秦朝的“秦王”是谁(他就是后来著名的秦始皇)?他最终于哪一年扫灭六国统一天
[帝国的巩固]
(2)下图反映了“秦王”哪一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一措施最终规定哪种文字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情境材料:“秦王”刚刚统一全国,出巡各地时遇到了如下麻烦:

麻烦一:“秦王”车队到达以前的韩国地界时,因车辆宽度和韩国道路的宽窄不匹配而无法通行。

麻烦二:到达原齐国地界时在市场上看好一块布料,将以往穿衣尺寸报给店家想做一套长裙,第二天取货时却变成了“超短裙”。店家却说就是按你给的尺寸做的。最后拿出一串秦半两付钱时店家不接受这种钱币。


(3)为解决以上麻烦,“秦王”在全国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三条)
[帝国的灭亡]

摘编材料:秦朝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上缴国家;又大规模征调民力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等;征讨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法律严苛,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剂。

——摘编自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秦朝暴政都有哪些表现(至少两条)
(5)在秦的残暴统治下,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爆发了哪一场农民起义?这场起义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6)通过“大秦帝国的兴亡”,你得出哪些启示?
2023-10-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小钱币,大历史。货币是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古至今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请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交子铜版拓片                    图三 第四套人民币1元纸币                      图四   1美元纸币

(1)图一反映的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项措施?
(2)图二货币出现在我国哪个朝代?请写出这种货币的历史地位。
(3)图三货币正面图案是瑶族、侗族的人物头像,彰显了国家对少数民族的重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图三货币背面图案是长城,请写出明长城由东至西的起止点。
(5)图四货币上面的人物是美国的建国之父,请写出他的名字。他领导哪场战争取得胜利,使北美大陆13块殖民地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2023-07-13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承天景命,天下一统”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追求。下图是哪个王朝在经济上巩固统一的措施(     
A.秦朝B.西晋C.隋朝D.元朝
9 . 秦朝、汉朝、明朝的统治者,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都采取了什么措施?
秦朝——
汉朝——
明朝——
2022-05-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材料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感。组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

——黄朴民《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四: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实在是关系到整个中华大地再次统一的重大事件,这是因为文明的内容与程度的相对接近才是国家统一昌盛的真正基础。

——李凭、袁刚《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的文字称作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并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一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秦国的哪一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列举一例即可)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经济上、汉朝思想上“大一统”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意义?列举一例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内容。
2022-03-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宁安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