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过氧化钠常用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能与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发生反应,保存不当时容易变质。某实验小组以过氧化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实验。
(1)探究一包Na2O2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加水将其溶解,加入_______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
(2)该实验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了m g样品,并设计用下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装置中盛放盐酸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
③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④反应结束后,在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读取气体体积前,需冷却到室温
B.调整量筒使E、F内液面高度相同
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时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⑤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将其折算成氧气的质量为ng,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100%。
⑥压强不变时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足量过氧化钠固体,然后充入等体积的CH4和O2,电火花引燃后充分反应,恢复至原温度,余下气体的体积为原体积的_______
2 . 研究实验发现硝酸的浓度越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现有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稀硝酸与铝粉、铁粉反应,其还原产物为硝酸铵
B.c点对应NaOH溶液的体积为40mL
C.b点与a点的差值为0.03mol
D.样品中铝粉和铁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2024-04-0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
3 . 电炉加热时用纯O2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装置如图所示。

(1)产生的O2按从左到右的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每个装置只能使用一次);
(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D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若实验中所取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准确称取0.92g样品,经充分反应后,A管质量增加1.76g,B管质量增加1.08g,则该样品的实验式为___________
(6)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所示的质谱图,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7)该物质的1H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所示,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023-09-24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
4 . 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所示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分液漏斗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E装置中所盛放试剂的名称:________
(2)C装置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准确称取1.2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1.76g,D管质量增加0.72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_
(4)该有机物的质荷比如图所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5)该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种峰且面积比为3∶1,则该分子可能为________(填名称)。
(6)某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
(7)某化合物的结构(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图:

该化合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022-09-2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太湖朴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5 .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常采用燃烧法,其操作如下:在电炉加热下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所示是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其中A管装碱石灰,B管装无水Ca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A管和B管质量均增加,不能说明有机物含有C、H、O三种元素
B.各装置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g-e-f-h-i-a-b-c-d
C.装置C中装有浓硫酸,分液漏斗E中可以装H2O2
D.如果将氧化铜网去掉,A管增加的质量将减小
2021-12-02更新 | 49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桐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
6 . 硫酸铜晶体受热脱水是分步进行的。现取1.60gCuSO4·5H2O样品,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①固体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未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把该黑色粉未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_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使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电子转移为__________
2020-11-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程集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9-10高二下·辽宁·期末
7 . 某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取有机物样品1.8 g,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1.08 g和2.64 g。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8 .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备。

已知:①2NO+Na2O2=2NaNO2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③酸性条件下,NO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Mn2+;Na2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加热装置A前,先通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将B瓶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可获得CuSO4·5H2O。
(3)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其中盛放的药品为 ____________(填名称)。
(4)充分反应后,检验装置D中产物的方法是:取产物少许置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则产物是NaNO2(注明试剂、现象)。
(5)为测定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4.00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代号)。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c.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2011·安徽合肥·二模
单选题 | 适中(0.64) |
9 .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B.V=224
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gD.V=448
2016-12-09更新 | 5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届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三(复读班)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13-14高三上·安徽·阶段练习
填空题 | 困难(0.15) |
10 .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已知KNO3、Cu(NO3)2、AgNO3三种硝酸盐的热分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I.2KNO32KNO2+O2
II.2Cu(NO3) 22CuO+4NO2↑+O2
III.2AgNO32Ag+2NO2↑+O2
(1)某固体可能由KNO3、Cu(NO3)2、AgNO3三种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适量该固体充分加热,得到一定量气体。若该气体经水充分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为吸收前的1/6. (忽略氧在水中的溶解)
①若该固体只是由一种盐组成,则该盐为___________
②若该固体是混合物,则该混合物的可能组成为___________
(2)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实验步骤】
a.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
b.称取Mg(NO3)2固体3.7g置于A中,先通入一段时间N2,再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A。
c.待样品完全分解,A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
①步骤a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依据已知的三个方程式,再根据剩余固体的质量写出Mg(NO3)2热分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若A中固体为AgNO3,用以上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D 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④从实验安全的角度判断该实验装置有无缺陷?若有,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
2016-12-08更新 | 4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安徽安庆一中、安师大附、马鞍山二中高三12月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