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3 道试题
1 .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在不同pH的(起始浓度为)体系中的可能产物。
已知:
ⅰ.图1中曲线表示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
ⅱ.图2表示不同pH下的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1,
B.在时,一定存在
C.由图2,初始状态,无沉淀生成
D.由图1和图2,初始状态,主要发生反应:
2 . 氢化铝钠()等复合氢化物是重要的有机还原剂。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中,与Na+紧邻且等距的有6个
B.晶体的密度为
C.之间的最短距离为nm
D.中4个共价键不同
7日内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3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反应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久置于空气中的溶液变质:
B.用醋酸和碘化钾淀粉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
C.向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溶液: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处理锅炉水垢
2024-06-17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化学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以粗铍(含少量的Mg、Fe、Al、Cu、Si等)为原料制备、提纯BeCl2,并测定产品中BeCl2的含量。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制BeCl2,实验开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氩气。

已知:①HCl能溶于乙醚;乙醚沸点为34.5℃;
②BeCl2溶于乙醚,不溶于苯,易发生水解;
③AlCl3溶于乙醚且溶于苯,FeCl2、MgCl2不溶于乙醚和苯;
为放热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方框内的仪器M应为________(填“直形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实验中装置A需置于温度15℃左右的水浴中,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
(3)反应后,装置A中BeCl2的乙醚溶液先经过滤除去杂质________,再蒸馏滤液将乙醚蒸出得“固体”。为了除去“固体”中的其余杂质,可采取的操作为________
(4)取 g产品溶于盐酸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mL溶液,加入EDTA掩蔽杂质离子,调节pH,过滤、洗涤,得Be(OH)2固体,加入40 mL30% KF溶液溶解固体,滴加酚酞作指示剂,用 mol · L-1盐酸溶液滴定其中的KOH,重复三次平均消耗盐酸mL(已知:;滴定过程中KF、K2BeF4不与盐酸反应),BeCl2的纯度为________%(用含的字母表示)。
(5)氯化铍在气态时存在BeCl2分子(a)和二聚分子[(BeCl22](b),固态时则具有如下图所示的链状结构(c)。

已知二聚分子(BeCl22中Be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且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b的构式为____
2024-06-16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六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化学试题
5 . 二甘氨酸合锌是常用的补锌药品,化学式为,针状白色晶体,可溶于水。制备过程如下:
I.称取3.00 g固体溶于25 mL水,滴加氨水产生大量白色沉淀,过滤,洗涤。
II.称取1.50 g甘氨酸,溶于40 mL水形成甘氨酸溶液,搅拌下用甘氨酸溶液溶解I中的白色沉淀。
III.过滤,转移液体于烧杯中。经一系列操作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针状白色晶体1.92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步骤I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
②步骤I中若氨水过量较多、浓度较大,产率会明显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
③步骤I中洗涤除去的离子是___________
(2)步骤II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步骤III中“一系列操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率为___________
(5)直接法制备二甘氨酸合锌的方法是:用硫酸锌与甘氨酸直接反应,经实验步骤III得到晶体。本实验方法与直接法相比较,优点与缺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6 . 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下列实例与解释相符的是
选项实例解释
A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升高,分子内氢键使熔沸点降低
B形成配合物中的有空轨道,可接受的孤电子对
C的沸点高于原子半径小,键能大
D超分子冠醚(18-冠-6)如图所示,其空穴与尺寸适配

两者能通过弱相互作用(非化学键)形成超分子
A.AB.BC.CD.D
2024-06-02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7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B.含0.5molCr2O的酸性溶液与足量H2O2反应生成,转移电子数4NA
C.1molXeF4中氙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NA
D.标准状况下,22.4LCH4和44.8LCl2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3NA
2024-06-02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8 . 异丁烯()是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可由异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反应如下:

主反应:   

副反应:   

已知:一定温度下,由元素的最稳定的单质生成纯物质的热效应被称为该物质的摩尔生成焓。上述物质的摩尔生成焓如下表:
气态物质

C2H4CH4
摩尔生成焓-134.520.452.3-74.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
(2)有利于提高异丁烷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__(填标号)。
A.低温       B.高温       C.低压  D.高压       E.催化剂
(3)其他条件相同,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异丁烷和作惰性气体),经过相同时间测得相关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空速(GHSV)表示单位时间通过单位体积催化剂的气体量](不考虑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异丁烷分子在催化剂表面能较快吸附)

①图1中,在该时间段内,时异丁烯产率为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由图1可知,温度越高,异丁烷的转化率越大,丙烯的产率越小
B.混入的目的之一是减小异丁烷的吸附速率,同时带走催化剂局部多余的热量,从而抑制催化剂的积碳
C.图2中,空速增加,异丁烷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气在催化剂中停留时间过短
D.图2中,空速增加,异丁烯选择性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气将产物迅速带走,抑制了副反应的发生
③图1中,随着温度升高,异丁烷转化率升高而异丁烯选择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④温度为,反应后达到平衡,此时异丁烷的转化率为,异丁烯的选择性为内,的分压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___;该条件下,主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
9 . (过碳酸钠)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化系漂白剂,是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形成的不稳定加合物,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制备相关资料如下。
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制备步骤:
i.按图组装仪器,控制实验温度不超过15℃;
ii.往A中加入25mL的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30%)、硫酸镁和硅酸钠各0.1g,控温搅拌至所有试剂完全溶解;
iii.冷却至一定温度,加入100mL饱和碳酸钠溶液,搅拌反应30min,静置结晶;
iv.利用真空泵抽滤,滤饼用无水乙醇洗涤2~3次,通风橱风干得到产品过碳酸钠,滤液回收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制备过程中,为了避免温度升高,导致产率下降,“加入100mL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
(3)步骤iv用无水乙醇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过碳酸钠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过碳酸钠是一种混合物
B.过碳酸钠既具有碳酸钠的性质,又具有双氧水性质
C.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足量过碳酸钠,溶液褪成无色
D.过碳酸钠既可用作绿色漂白剂也可用作鱼塘供氧剂

(5)采用下列装置验证过碳酸钠中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不考虑过碳酸钠含有杂质)。

①装置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②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用ABCDE字母表示)。
③若实验操作准确,则装置理论上应增重___________g。
2024-05-29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10 . 2024年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博览会以“中和科技、碳素未来”为主题,重点聚焦二氧化碳的捕捉、利用与封存(CCUS)等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Ⅰ.是典型的温室气体,Sabatier反应可实现转化为甲烷,实现的资源化利用。合成过程中涉及如下反应:
甲烷化反应(主反应):①   
逆变换反应(副反应):②     
(1)反应③   ___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断裂4mol 的同时断裂1mol              
B.恒温恒容条件下,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C.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
E.绝热恒容条件下,不再变化
(3)科研小组按进行投料,下面探究影响选择性的一些因素。
①若在恒容容器中进行反应(初始压强为0.1MPa),平衡时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曲线1”“曲线2”或“曲线3”)。曲线1和曲线3交叉点处的平衡分压为___________MPa(该空忽略副反应逆变换反应)。

②积碳会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从而影响甲烷的选择性,各积碳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80021.600.1360.133
85033.940.0580.067
90051.380.0270.036
反应a:   
反应b:   
反应c:   
由表中数据可知,积碳反应主要由反应___________引起(填“a”“b”或“c”)。
Ⅱ.完成下列问题
(4)一定条件下,向4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和6mol ,发生反应。已知容器内起始压强为240kPa,反应达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150kPa,该温度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___________。(该反应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其中p为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