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1 . 广泛用于医学和农业合成的一种路线如图。

已知:ⅰ.表示卤原子)
ⅱ.
(1)A为苯的同系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需要强碱性物质参与反应。
.从结构角度分析:由于_________________更难解离出,故的碱性强于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②中同时还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6)对比①②,推测①采用低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二模)化学试题
2 . 向锌氨溶液(由液、氨水-硫酸铵混合溶液配制而成)中加入萃取剂。不同下(其它条件不变)达到平衡后的萃取效果如图所示。

资料:①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的锌氨溶液中,主要以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氨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和的水解平衡
B.时,加入萃取剂达到平衡后,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C.由8到10,萃取剂中氨的含量增大的原因是反应ⅲ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由8到6,均增大,前者对反应ⅱ的影响小于后者
2024-05-15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二模)化学试题
3 . 常温下镁条与水缓慢反应,一段时间后镁条表面被致密薄膜完全覆盖,反应停止。再加入则能持续产生,探究其原因。
【实验】将打磨光亮的镁条放入水中反应至无气泡产生,镁条表面变暗。室温下,取该镁条放入下列溶液[初始],实验记录如下。
编号溶液实验记录
溶液片刻后镁条表面变光亮,开始产生大量气体;
内镁条表面保持光亮,但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渐减慢;
时,镁条表面变白,持续有气泡产生
溶液仅出现微量气泡
溶液(用氨水调至实验现象及气体体积与几乎相同

(1)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经检验,生成的气体均为并含有微量。检验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说明去除表面致密的主要粒子是
①得出该结论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溶液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过程中之和可看作保持不变。

①前产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可作为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判断依据,理由是_____________
(5)实验后的一段时间内,基本不变,但仍能持续产生。结合方程式解释持续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
4 . 研究从含锌资源中获取Zn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Ⅰ.工业上酸浸提锌
氧化锌矿中含有ZnO、、FeO、PbO、、CaO、等。

已知:
ⅰ.几种难溶电解质的
难溶电解质
ⅱ.浸出液中主要金属阳离子浓度
粒子和FeAl
浓度(mol/L)0.30.10.1

(1)浸出渣的主要成分有。PbO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电解前,含溶液中铁和铝的离子浓度均需小于,应调节pH的范围是(忽略①和②导致的体积变化)___________
Ⅱ.实验室中氨浸提锌

已知:
ⅲ.   
ⅳ.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R为,两个羟基中、酚羟基酸性较强。

(4)NH3浸取Zn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M能与形成稳定的配合物X,相关反应为
①补全图中X的结构并用“…”标出氢键_______

②X中形成氢键有利于的萃取,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6)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能提高有机溶液中X含量的原因:___________
2024-05-02更新 | 4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5 . 利用零价铁(Fe)耦合过硫酸盐()和过氧化氢产生自由基去除污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自由基和HO·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1)的结构式是,则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
(2)过程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过程ⅱ会导致溶液酸性增强,其中硫元素在反应前后均为+6价。该过程参与反应的物质还有(填化学式)___________
(4)探究零价铁和混合氧化剂体系降解水样中有机化合物M的能力。
Ⅰ.通过加入甲醇或叔丁醇探究不同自由基降解M的能力。测得M的残留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该实验条件下,甲醇同时消耗HO·和,叔丁醇只消耗HO·
a.X中加入的是___________(填“甲醇”或“叔丁醇")。
b.0~20min,Z中降解M的自由基主要是HO·,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Ⅱ.探究混合氧化剂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对水样中总有机碳(TOC)去除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水样的pH=7且加入的相同,其他条件不变。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注: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a.从①到④,TOC去除率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b.从④到⑦,TOC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4-17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6 . 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甘氨酸溶液与盐酸混合,发生反应:,取上述溶液(含0.04mol ),滴加NaOH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注:b点溶液中甘氨酸以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解离出的能力:
B.b点溶液pH<7,推测解离出的程度大于-COO-水解的程度
C.c点溶液中存在:c()
D.由d点可知:
7 .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实验探究平衡移动原理。

实验1:

实验2:

已知:
ⅰ.
ⅱ.溶液为无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合实验1和2,推测ⅰ中反应是放热反应
B.①中滴加浓盐酸,增大了,导致Q>K,ⅰ中平衡正向移动
C.②中加水,溶液变红,说明平衡逆向移动,的浓度增大
D.③中加入,溶液变红,推测形成了配合物
8 . 氯化银的还原精炼技术是银回收精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多种方法还原精炼。
(一)、甲小组选择强还原剂:肼(N2H4)。
在还原AgCl制取银的过程中有对环境无污染气体产生。
(1)①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资料】工业上一般先向氯化银中加入氨水浆化,然后用N2H4还原,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②写出浆化过程中的离子反应式:___________。从N2H4发生的氧化反应(半反应)的角度分析加入氨水的作用___________
(二)、乙小组换用铁粉还原AgCl制取银,探究其过程和影响因素。
【实验A】在试管中加入NaCl溶液,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滤出白色沉淀,继续实验如下:

【资料】①AgCl+Cl-AgCl
②Fe3++4Cl-FeCl
(2)检验ⅱ中产物
①取ⅱ中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②取ⅱ中少量灰黑色固体,洗涤后将固体等分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___________(填试剂)溶解,再加入N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有Ag。向另一份加入KI溶液,无明显现象。
(3)检验ⅲ中产物。
①取ⅲ中灰白色固体,洗涤。进行如下实验,确认灰白色固体中含AgCl:

滤液加盐酸未产生沉淀,但加入硫酸后产生了白色沉淀,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②取iii中上层溶液,加几滴KSCN溶液。取样时间与溶液颜色如下表。
取样时间10分钟12小时24小时
溶液颜色浅红色红色深红色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Fe3++SCN-Fe(SCN)3
(4)小组同学认为不能排除O2直接氧化Ag继而生成AgCl,对此设计实验:___________。结果发现,该实验产生AgCl所需的时间更长。说明AgCl的产生主要与Fe3+有关。
(5)实验A中的i~iii中,i中AgCl溶解,iii中又生成Ag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乙组实验反思:铁粉还原AgCl制取银时应控制铁粉、盐酸的浓度和浸泡时间等因素
2024-01-04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9 . CO2的富集与转化是当今环境研究的热点。
(1)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使大气CO2浓度增加的原因之一。汽油中含有辛烷(C8H18),298 K时辛烷C8H18(l)的燃烧热为5518 kJ。写出C8H18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富集CO2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气体Ⅰ、Ⅱ、Ⅲ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反应能生成C2H4,实现CO2向能源物质的转化。
已知:   
①上述反应的可根据和反应______的焓变计算。
②研究温度和压强对CO2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
③比较L1与L2的大小,并说明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10 . 扑热息痛是最常用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对扑热息痛进行结构表征,测得的相关数据和谱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Ⅰ.测定实验式。
将15.1g扑热息痛样品在足量纯氧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测得产物中水的质量为8.1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5.2g。再将等量的样品通入二氧化碳气流中,在氧化铜/铜的作用下将有机物中氮元素转化成N2,测得N2的体积为1.12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1)扑热息痛的实验式为___________
Ⅱ.确定分子式。
测得目标化合物的质谱图如下:

(2)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Ⅲ.推导结构式
(3)由分子式计算扑热息痛的不饱和度为___________
用化学方法推断样品分子中的官能团:①加入NaHCO3溶液,无明显变化;②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③水解可以得到一种两性化合物。
波谱分析:①测得目标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如下:

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存在:
测得目标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

该有机化合物分子含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其峰面积之比为1:1:2:2:3
(4)综上所述,扑热息痛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满足下列条件的扑热息痛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a.含苯环             b.含氨基和羧基,是两性化合物
2024-01-0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