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4 道试题
1 . 有200mlMgCl2和AlCl3的混合物,其中c(Mg2+)为0.2mol/L,c(C1-)为1.3mol/L。为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mol/L溶液的NaOH体积为
A.40mlB.72mlC.80mlD.128ml
2 . 氯化银的还原精炼技术是银回收精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多种方法还原精炼。
(一)、甲小组选择强还原剂:肼(N2H4)。
在还原AgCl制取银的过程中有对环境无污染气体产生。
(1)①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资料】工业上一般先向氯化银中加入氨水浆化,然后用N2H4还原,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②写出浆化过程中的离子反应式:___________。从N2H4发生的氧化反应(半反应)的角度分析加入氨水的作用___________
(二)、乙小组换用铁粉还原AgCl制取银,探究其过程和影响因素。
【实验A】在试管中加入NaCl溶液,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滤出白色沉淀,继续实验如下:

【资料】①AgCl+Cl-AgCl
②Fe3++4Cl-FeCl
(2)检验ⅱ中产物
①取ⅱ中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②取ⅱ中少量灰黑色固体,洗涤后将固体等分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___________(填试剂)溶解,再加入N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有Ag。向另一份加入KI溶液,无明显现象。
(3)检验ⅲ中产物。
①取ⅲ中灰白色固体,洗涤。进行如下实验,确认灰白色固体中含AgCl:

滤液加盐酸未产生沉淀,但加入硫酸后产生了白色沉淀,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②取iii中上层溶液,加几滴KSCN溶液。取样时间与溶液颜色如下表。
取样时间10分钟12小时24小时
溶液颜色浅红色红色深红色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Fe3++SCN-Fe(SCN)3
(4)小组同学认为不能排除O2直接氧化Ag继而生成AgCl,对此设计实验:___________。结果发现,该实验产生AgCl所需的时间更长。说明AgCl的产生主要与Fe3+有关。
(5)实验A中的i~iii中,i中AgCl溶解,iii中又生成Ag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乙组实验反思:铁粉还原AgCl制取银时应控制铁粉、盐酸的浓度和浸泡时间等因素
2024-01-0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3 . 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含酚废水中的有机物可用C6H5OH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左侧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B.左侧电极为负极,苯酚发生氧化反应
C.右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2+10e+6H2O=N2+12OH
D.左侧电极附近溶液的pH会逐渐减小
2024-01-04更新 | 3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4 . 化学小组探究Cu与Fe2(SO4)3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实验i振荡试管,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待反应充分后,试管底部有
Cu粉剩余。
实验ii取实验i中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0.1mol·L-1 KSCN溶液溶液局部变红,同时产生白色沉淀,振荡试管,红色消失。
已知:经检验白色沉淀为CuSCN。
(1)实验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i中检测到Fe3+,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对实验ii中Fe3+产生的原因作如下假设:
假设1:Cu与Fe2(SO4)3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假设2:溶液中的Fe2+___________ 氧化
假设3:在实验ii的条件下,Fe2+被Cu2+氧化
①将假设2补充完整
②通过查找___________数据,可定量判断Cu与Fe2(SO4)3的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
(4)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资料:还原反应中,增大反应物浓度或降低生成物浓度,氧化剂氧化性增强,还原反应越易发生。
序号实验iii实验iv
方案
现象放置较长时间,溶液颜色不变红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不动,向右侧Cu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KSCN,指针向右大幅度偏转,溶液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取出左侧溶液,滴加0.1mol·L-1KSCN,溶液变红。
①假设1不成立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②实验i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溶液a是___________
④结合电极反应以及资料,解释实验ii中Fe3+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
2024-01-0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5 . I.某小组对Cu与浓HNO3的反应进行研究。记录如下:

装置药品现象
实验10.64gCu片(0.01mol) Cu片和20.0 mL浓HNO3Cu片消失,得到绿色溶液A,放置较长时间后得到蓝色溶
液B,……

(1)Cu与浓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II.探究实验1中溶液A呈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原因。
(2)甲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Cu2+离子浓度较大引起的。乙根据实验记录,认为此观点不正确,乙的依据是___________
(3)乙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溶解的NO2引起的。
进行实验2:先将NO2通入B中,再鼓入N2,结果证实假设成立。
则以上两步操作对应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深入研究,丙查阅资料,有如下信息:
i.溶有NO2的浓HNO3呈黄色;水或稀HNO3中通少量NO2溶液呈无色。
ii.NO2溶于水,会发生反应2NO2+H2O= HNO3+HNO2
HNO2是弱酸,只能稳定存在于冷、稀的溶液中,否则易分解。
iii.能与Cu2+反应:Cu2+(蓝色)+4(绿色)
据此,丙进一步假设:
①可能是A中剩余的浓HNO3溶解了NO2得到的黄色溶液与Cu(NO3)2的蓝色溶液混合而形成的绿色;
②可能是A中生成了使溶液呈绿色。
丙进行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实验3i.配制与溶液A的c(H+)相同的HNO3溶液,取20.0mL,通入NO2气体溶液呈黄色
ii.再加0.01molCu(NO3)2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溶液变为绿色
iii.加水稀释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4i.向20.0mL0.5mol/L Cu(NO3)2蓝色溶液中通入少量NO2溶液呈绿色
ii.加入稀H2SO4有无色气体放出,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很快变为蓝色
①亚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请用平衡原理解释加入H2SO4后绿色溶液变蓝的原因: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实验1中溶液A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请依据实验现象阐述理由:___________
2023-12-2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6 .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元素铁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Fe(H2NCONH2)6](NO3)3[三硝酸六尿素合铁(III)]和Fe(CO)x等。
①基态氧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②尿素(H2NCONH2)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配合物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_____。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________ (填晶体类型)。
(2)O和Na形成的一种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___________。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边长a=___________cm。(用含p、NA的计算式表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第一电离能大小:S>P>Si
b.电负性顺序:C<N<O<F
c.因为晶格能CaO比KC1高,所以KCl比CaO熔点低
d.SO2与CO2的化学性质类似,分子结构也都呈直线形,相同条件下SO2的溶解度更大
2023-12-2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7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ⅰ、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MnO(绿色)、MnO(紫色)。
ⅱ、浓碱条件下,MnO可被OH-还原为MnO
ⅲ、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实验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通入Cl2
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40%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B中试剂是_____
(2)通入Cl2前,实验Ⅱ、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棕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对比实验Ⅰ、Ⅱ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____
(4)根据资料ⅱ,实验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MnO氧化为MnO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实验Ⅲ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实验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实验Ⅱ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④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Ⅲ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
2023-11-29更新 | 874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8 . 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催化剂表面发生氨的分解反应:,测得不同起始浓度和催化剂表面积下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编号时间/min

表面积/cm
020406080
a2.402.001.601.200.80
a1.200.800.40x
2a2.401.600.800.400.4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040min,molL∙min
B.相同条件下,增加氨气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C.相同条件下,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反应速率增大
D.实验②,60min时处于平衡状态,
2023-11-23更新 | 94次组卷 | 31卷引用:浙江省浙里卷天下2022-2023学年高三8月开学测试化学试题
9 . 完成下列问题
(1)氨硼烷(NH3BH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回答问题:
①画出B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H、B、N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
分子中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配位键。
③氨硼烷在一定条件下和水发生如下反应:的结构如图,在该反应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由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反应涉及的N、B、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因为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而受到科学家的关注。如图是分子结构图和立方晶胞图。

晶体属于___________晶体,每个分子周围紧邻的分子数目为___________个;
②凸多面体中有欧拉定理:顶点+面-棱边=2,则分子中的五边形数目为___________,六边形的数目为___________
(3)许多气体可以在深海低温、高压的状态下,与水形成水合物晶体,其中可燃冰因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如图是天然气分子藏在水分子笼中的示意图。

天然气分子藏在水分子笼内
甲烷等分子是装在通过氢键相连的几个水分子构成的笼内。假设天然气水合物的化学式为,其密度为,把甲烷水合物从海底提升到海平面,的固体理论上最多可释放标准状况下___________甲烷气体(列出计算式)。
2023-11-23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题
10 . Ti和P的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Ti的四卤化物熔点如下表所示,熔点高于其他三种卤化物,自熔点依次升高,四种卤化物熔点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已知:电负性:Ti 1.5;F 4.0;Cl 3.0;Br 2.8;I 2.5)
化合物
熔点/℃37738.3155

(2)钙钛矿(CaTiO3)型化合物是一类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的功能材料。
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的晶胞如图甲所示,金属离子与氧离子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

(3)一种立方钙钛矿型的金属卤化物光电材料,其组成为和有机碱离子,晶胞如图乙所示(与甲晶胞取法不同)。其中与图甲中___________的空间位置相同。

(4)①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___
②磷酸通过分子间脱水缩合形成多磷酸,如:

如果有n个磷酸分子间脱水形成链状的多磷酸,则相应的酸根可写为___________
2023-11-2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