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46 道试题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面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氯水并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Ⅰ.制取氯酸钾(KClO3)、次氯酸钠、氯水
(1)写出装置A实验室制取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装置B中的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中制备氯酸钾(KClO3)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中反应需要在冰水浴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与CO2相似,2NaOH(过量)+SO2=Na2SO3+H2O ,SO32-是还原性很强的离子,在溶液中与氧化性强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易被氧化成SO42
实验Ⅱ.尾气处理
实验小组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5)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中的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
假设2:既不存在也不存在ClO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3mol·L1 H2SO4、1mol·L1 NaOH溶液、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淀粉、KI溶液。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0.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1)若溶液褪色,则假设1成立
(2)若溶液不褪色,则假设2或3成立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针对网络上流传的隔夜熟肉中因亚硝酸钠(NaNO2)含量严重超标而不能食用的说法,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查阅资料:NaNO2有毒,溶液显碱性,NaNO2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较弱的还原性。国家规定肉制品中NaNO2含量不能超过30 mg/kg。
(1)NaNO2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活动二:鉴别NaNO2与食盐
(2)可用稀硫酸、淀粉和KI溶液鉴别,溶液变蓝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活动三:检测熟肉中NaNO2含量的变化
(3)分别从 1000 g刚煮熟的肉和 1000 g隔夜熟肉中提取NaNO2,配成溶液,再分别用0.00500 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刚煮熟的肉消耗12.00 mL,隔夜熟肉消耗16.00 mL。(提示:MnO4转化为Mn2+,NO2转化为NO3
① 在做该滴定实验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_
A.容量瓶               B.酸式滴定管            C.碱式滴定管        
D.分液漏斗            E.锥形瓶                  F. 烧瓶        
② 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
③ 隔夜熟肉中NaNO2的含量是____________mg/kg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数据说明保存得当的隔夜熟肉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食用。
2017-03-02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B卷化学试卷
3 . 某小组探究Na2S溶液与KMnO4溶液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序号III
实验过程滴加10滴(约0.3mL)0.1mol/L Na2S溶液
滴加10滴(约0.3mL)0.01mol/L酸性KMnO4溶液(H2SO4酸化至pH=0)
实验现象紫色变浅(pH<1),生成棕褐色沉淀(MnO2)溶液呈淡黄色(pH≈8),生成浅粉色沉淀(MnS)
资料:i.MnO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2+,在近中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O2
ii.单质硫可溶于硫化钠溶液,溶液呈淡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少量实验I所得溶液进行实验,检测到有SO,说明S2-被MnO氧化为SO
B.实验I中生成棕褐色沉淀的原因:
C.实验II中所有参加反应的S2-均表现还原性
D.实验现象说明:物质变化除与自身性质有关,还与浓度、用量、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2021-12-30更新 | 3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学习小组探究溶液与溶液的反应。资料:①溶液呈酸性;②具有较强的氧化性;③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或久置会变为黄色。甲同学对两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测1:发生复分解反应。
猜测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①如果猜测2成立,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为了验证该猜测,甲同学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观察到溶液变蓝,证明猜测2成立。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能证明猜测2成立,原因是溶液中的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也可能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乙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来验证以上猜测,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盐桥中的离子可以自由移动,两烧杯中电解质溶液足量)。
   
①该装置的负极为石墨___________(填“1”或“2”)。
②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黄色。丙同学从盛有溶液烧杯中取少量液体,向其中加入淀粉溶液,淀粉变蓝。丙同学由此得出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溶液无气泡产生,石墨2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析出。由此可知,溶液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因此验证了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石墨2增重(不考虑其他反应),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023-09-07更新 | 336次组卷 | 2卷引用: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Ⅰ.某工厂的酸性废水中主要含有等离子,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程师们设计了如下流程,回收铜和绿矾 ()。

(1)操作Ⅰ是_______;试剂甲是_______(填化学式)。
(2)获得的需密闭保存,原因是_______
(3)绿矾可消除某种酸性工业废水中+6价铬()的污染,使之转化为毒性较小的,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黄铜是铜锌合金,是用来制造铜钱的原料,能鉴别黄铜中有金属锌的试剂是_______
Ⅱ.某小组为探究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查阅资料】稀溴水呈黄色;浓溴水呈红棕色;碘水呈棕黄色。氧化性强弱探究:
实验Ⅰ
实验Ⅱ取a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
实验Ⅲ另取a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先加入足量的NaBr固体,充分振荡,然后加入KI溶液和淀粉溶液
【分析与解释】
(5)实验Ⅰ中a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6)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Ⅱ观察到_______现象,得出氧化性
②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反思,认为实验Ⅱ不能充分证明氧化性;他补做了实验Ⅲ。补做实验Ⅲ的目的是_______
2023-01-16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莘县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联考化学试题
6 . Ⅰ. 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XY
ZWQ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五种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
Ⅱ.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3)X的元素符号:_______
(4)Y与Z形成的是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5)上述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Ⅲ.(6)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元素甲的氢氧化物只有碱性,而元素乙的氢氧化物具有两性,所以金属性:甲>乙
B. 元素甲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而乙最外层有两个电子,所以金属性:甲>乙
C. 金属元素能分别形成+2、+3价离子,所以氧化性:
D. 因为,所以金属性:
E. 因为,所以非金属性:
F. 因为水溶液的酸性:,所以非金属性:
G. 是一元酸,而是二元酸,所以酸性:
Ⅳ.(7)甲同学查阅资料知:氨气()的分解温度在850℃以上,甲烷()的分解温度是655℃,据此得出结论:N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元素。乙同学对此结论持怀疑态度,甲同学通过实验间接证明了自己的结论。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是(请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_______
2021-01-27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10高一下·云南曲靖·期末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解题方法
7 .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在空气中易转变为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还原性B.氧化性C.碱性D.酸性
2024-03-06更新 | 212次组卷 | 23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84消毒液”是家居常用的防疫用品,某化学小组同学查看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mL
【浓度】
【使用说明】i.按一定比例稀释后使用。
ii.不得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灵)同时使用。
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稀释:将“84消毒液”原液稀释配制成的溶液。
①稀释时,需要取用___________mL“84消毒液”原液。
②下列操作会使溶液中NaClO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取用久置的“84消毒液“原液进行稀释
B.量取“84消毒液“原液时,仰视读数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2)已知:洁厕灵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盐酸。同学们利用示装置探究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用的原因。

①将注射器中的洁厕灵注入试管中,试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淀粉KI试纸上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棉花团蘸取的溶液A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的漂白性。
I.在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II.在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白醋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III.在不同温度时,测得84消毒液OR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ORP表示水溶液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
①实验I、II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为___________
②实验III的结论及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9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的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1)欲用该装置验证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D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
A.碘水       B.石蕊溶液       C.溶液       D.饱和溶液
反应过程中D中的现象是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A中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为确认A中生成了,反应结束后可向A中的烧瓶中加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若D中盛有溶液,反应结束后,取下试管并不断振荡,试管中出现浑浊,是因为生成了
d.E中的溶液可用饱和溶液代替
(3)取下B中的试管,在该试管口套上气球,将无色溶液加热恢复至红色,冷却后,发现溶液颜色再次变浅。请解释“无色→红色→颜色变浅”的原因_____
(4)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空气质量报告指标中包括的含量,为测定空气中的含量,该小组的同学将空气样品经过管道通入的酸性溶液中。若管道中空气流量为,经过溶液恰好褪色,假定样品中的可被溶液充分吸收,则该空气样品中的含量为_____
10 . 氮循环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其中无机氮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亚硝酸盐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亚硝酸钠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资料:为弱酸,在碱性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A.具有氧化性B.具有还原性
C.能与反应D.能与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