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根据表中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的实验结论有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向0.01mol•L-1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0.2mol•L-1H2O2溶液,溶液褪色H2O2有还原性
B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该样品已氧化变质
C向2mL0.1mol•L-1ZnSO4溶液中滴入几滴0.1mol•L-1Na2S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0.1mol•L-1CuSO4溶液,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黑色Ksp(CuS)<Ksp(ZnS)
D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尚有未水解淀粉
A.AB.BC.CD.D
2023-04-08更新 | 4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2 . 氧钒(IV)碱式碳酸铵化学式为(NH4)5[(VO)6(CO3)4(OH)9]•10H2O,它是制备热敏材料VO2的原料,已知VO2+在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氧钒(IV)碱式碳酸铵的制备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盐酸不宜过量,原因可能_______;生成VOCl2的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步骤二可在如图装置中进行。

①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先关闭K2,打开K1,当_______时(写实验现象),再关闭K1,打开K2,充分反应,静置,得到固体。
(3)测定产品纯度
称取mg样品用稀硫酸溶解后,加入50.0mL0.02mol•L-1KMnO4溶液,VO2+转化成VO,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0.025mol•L-1Na2SO3标准液,至剩余的KMnO4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消耗Na2SO3标准液40.00mL。
①滴定至反应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
②样品中氧钒(IV)碱式碳酸铵(摩尔质量为Mg•mol-1)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③下列情况会导致产品纯度偏大的是_______(填标号)。
A.Na2SO3溶液部分变质
B.滴定达终点时,俯视刻度线读数
C.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液体从上口倒出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
2023-06-18更新 | 37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仿真卷(一)化学试题
3 . SO2和焦亚硫酸钠(Na2S2O5)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用稀H2SO4和NaHSO3固体制取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欲净化与收集SO2,选择必要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焦亚硫酸钠Na2S2O5)易被氧化而变质,选用下列试剂检验Na2S2O5样品氧化变质的程度,设计并完成实验。请填写下面表格中①~④,完成实验报告:
已知:焦亚硫酸钠溶于水存在平衡:Na2S2O5+H2O2NaHSO3
可选试剂:稀盐酸、稀H2SO4、稀HNO3、BaCl2溶液、酸性KMnO4溶液、H2O2溶液
实验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I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II取实验I的溶液,①______________样品已氧化变质
III另取实验I的溶液,③______________样品未完全氧化变质
(3)利用下列装置测定空气样本中SO2的含量。

使用上述碘(I2)溶液吸收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空气流速为am3·min-1,当观察到_______时,结束计时,测定耗时tmin。假定样品中的SO2可被溶液完全吸收,该空气样品中SO2的含量是_______mg·m-3(用含a、t的代数式表示)
2022-05-25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诊断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4 . 氨基甲酸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可用作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仪器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已知该制备反应为放热反应。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1)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三颈烧瓶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水是很好的溶剂,且可以大量吸收反应混合气体,该反应中是否可用水作溶剂: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___________
(5)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双通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6)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0 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其质量为1.00 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020-06-0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柳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5 . 一水硫酸四氨合铜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晶体,可作高效安全的广谱杀菌剂。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少量晶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对比铜和浓硫酸加热制备硫酸铜,该方案的优点是_____
(2)利用溶液C制备“产物晶体”时,需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内壁的目的是_____
Ⅱ.氨含量的测定。精确称取g晶体,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V10%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并用蒸馏水冲洗导管内壁,用的盐酸标准溶液完全吸收。取下接收瓶,用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到终点时消耗溶液。
   
(3)“玻璃管2”的作用_____,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_____
Ⅲ.探究四氨合铜离子的性质
用所得晶体配成水溶液,取三份1试样,分别加入0.5的水、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加入试剂稀硫酸氢氧化钠
现象几乎无变化溶液颜色变成浅蓝色,与同浓度硫酸铜颜色相当
(4)上述实验现象与配位离子的解离平衡有关,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表示该配位离子的解离平衡_____,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为_____
2023-08-16更新 | 266次组卷 | 3卷引用:化学(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广西卷)-2024年1月“九省联考”真题完全解读与考后提升
6 . NaClO2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作漂白剂、脱色剂、消毒剂、拔染剂等。实验室中可用H2O2和NaOH混合溶液吸收ClO2的方法制取NaClO2,现利用如下装置及试剂制备NaClO2晶体:
已知:①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②ClO2气体浓度较大时易发生爆炸。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装置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A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关于装置C及后续操作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装置C中H2O2作氧化剂
B.为获得NaClO2晶体,可将C试管中的溶液在55℃蒸发浓缩结晶并趁热过滤
C.用50℃左右温水洗涤所得晶体
D.高温烘干过滤后所得滤渣即可得到产物

(4)仪器A中NaClO3需稍微过量,原因是______
(5)实验过程中,常需要打开K1,鼓入一定量空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6)Cl和O可形成另一种化合物Cl2O,中心原子为O,Cl2O的VSEPR模型是______;Cl2O键角比F2O键角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7)NaClO2纯度的测定: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样品(杂质与I-不发生反应)的纯度,过程如下:取样品1.810g配制成250mL溶液,从中取出25.00mL;加入足量KI固体和适量稀H2SO4,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已知:ClO
+4I-+4H+=2H2O+2I2+Cl-),然后用c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VmL(已知:I2+2S2O=S4O+2I-)。样品中NaClO2的纯度为______%(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7 . 高铁酸钾为紫色固体,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难溶于有机物;在0~5℃、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在酸性、中性溶液中易分解放出;198℃以上受热易分解。某小组在实验室制备高铁酸钾并进行相关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夹持装置略)
①实验过程若没有B装置,会导致___________
②A装置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③C装置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2)探究的热分解并测定粗产品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假设杂质不参与分解反应)
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并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仪器B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②实验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
打开,缓缓通入打开管式温控电炉加热→_______(填字母,下同)→_______→________→称量装置A;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装置A恒重,记为 g。
a.关闭管式温控电炉             b.关闭               c.冷却到室温
③取完全分解后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与现象),说明分解后的固体产物中不含Fe(II)。
④已知受热分解得到两种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单质,则粗产品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8 . 锡(Sn)是第IVA族元素,其常见的氯化物有SnCl4和SnCl2。SnCl4常温下为液体,遇水极易发生水解反应;SnCl2常温下为固体,具有还原性,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某化学实验小组制备SnCl4的装置如图(加热与夹持装置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
(2)制取SnCl4的操作步骤为:①连接好装置;②_______;③添加药品、滴加浓盐酸;④待装置D_______后,加热装置C;⑤收集SnCl4。请补充上述实验步骤。已知装置A中反应的还原产物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
(4)经测定发现实验所得SnCl4,样品中含有少量的SnCl2,测定样品纯度的方案如下:
取ag样品溶于足量稀盐酸中,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滴定过程中先后发生的反应为:
i.
ii.(均未配平)
则SnCl4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若滴定时间过长,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22-05-05更新 | 63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收网题理综化学试题
9 . 硫化钠在无机制备、废水处理等领域常用作沉淀剂,其水溶液称为“臭碱”。可在特殊条件下以硫酸钠固体与炭粉为原料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1)实验室保存硫化钠固体应干燥环境密闭保存,理由是________
(2)流程中的固体A是________,若煅烧得到的气体是一种纯净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煅烧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以硫酸钠固体和炭粉为原料制备硫化钠并检验气体产物CO2,进行尾气吸收处理。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按气流方向,接用小写产母表示)。

(4)某同学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固体产物中可能含有Na2SO3,请设计实验证明其猜测是否合理(供选择的试剂有:酚酞溶液、硝酸、稀盐酸、蒸馏水)_________
(5)经实验测定,硫酸钠与炭粉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和体积比为1:3的CO2和CO两种气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6)一定量硫化钠晶体置于表面皿上,暴露在空气中;三天后将样品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搅拌后得无色澄清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过量盐酸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保持澄清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S、SO2、CO2或是它们的组合。为了检验气体成分,将气体依次通过_________(填写试剂编号)。
(可用试剂是a:品红溶液、b:足量溴水、c:澄清石灰水、d:硫酸铜溶液)
2020-08-18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19届高三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
10 . 铅的单质、氧化物、盐在现代T业中有着重要用途。
I.(1)铅能形成多种氧化物,如碱性氧化物PbO、酸性氧化物PbO2、还有组成类似Fe3O4的PbO2。请将Pb3O4改写成简单氧化物的形式: ___
Ⅱ.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铅膏(Pb、PbO、PbO2、PbSO4等)为原料,制备超细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2)步骤①的目的是“脱硫”,即将PbSO4转化为Pb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脱硫过程”可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实验条件为:转化温度为35℃,液固比为5:1,转化时间为2h。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转化温度为35℃,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____
②步骤②中H2O2的作用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草酸铅受热分解生成PbO时,还有CO和CO2生成,为检验这两种气体,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实验。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 ___(填装置字母代号),证明产物中有CO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

(4)测定草酸铅样品纯度:称取2.5 g样品,酸溶后配制成250 mL溶液,然后量取25. 00 mL该溶液,用0. 050 00 mol/L的EDTA( 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Pb2+(反应方程式为____,杂质不反应),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EDTA标准溶液14. 52 mL。
①若滴定管未用EDTA标准液润洗,测定结果将 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②草酸铅的纯度为 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020-04-15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全国III)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