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以白云石(化学式表示为MgCO3·CaCO3)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白云石加热过程中,固体失重百分比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② Ksp[Mg(OH)2]=5.61×10-12
(1)根据流程图判断白云石“轻烧”后固体产物的主要成份  _____ (填化学式)。结合上图判断“轻烧”温度应不超过  _____ 。
(2)“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沉淀过程溶液的pH=9.5,此时溶液中c(Mg2+)=  _______ (已知)。
(4)该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5)传统工艺将白云石分解为氧化镁和氧化钙后提取,从环境保护的用度分析,该工艺采用轻烧白云石 的方法,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向3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C用pH试纸测得: CH,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HNO2电离出H+的能力一定比CH3COOH的强
D将Na2SO3样品溶于水,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 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Na2SO3样品已变质
A.AB.BC.CD.D
3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溶液变澄清电离出H的能力:苯酚>HCO3-
B将亚硫酸钠样品溶于水,加入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样品已变质
C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D在2 mL 0.01 mol·L1Na2S溶液中先滴入几滴0.01 mol·L1CuSO4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再滴入0.01 mol·L1ZnSO4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Ksp(ZnS)<Ksp(CuS)
A.AB.BC.CD.D
4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向过氧化钠样品中滴加过量的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C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样品未变质
B向氯仿(CHCl3)样品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样品已变质
C将漂白粉样品溶于水,加入盐酸和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液体呈紫红色样品未变质
D将亚硫酸钠样品溶于水,加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样品已变质
A.AB.BC.CD.D
5 . 过氧化锶(SrO2·2H2O)晶体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常用作焰火的引火剂。制备流程如下:

反应原理该反应放热.
(1)选择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在反应器中反应,测得相同时间H2O2的利用率随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5%的H2O2比20%的H2O2利用率低的原因是____

(2)SrO2.2H2O遇CO2会反应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25℃时,将Sr(NO3)2溶液滴加到含有F、CO32-的溶液中,当混合溶液中c(Sr2+)= 0.0010 mol/L时,同时存在SrF2、SrCO3两种沉淀,则此时溶液中c(F-):c(CO32-)=__
(4)准确称取1.8000 g SrO2·2H2O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使之充分转化为H2O2,再加入足量KI摇匀后置于暗处,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液,用1.00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蓝色恰好消失时,共消耗标准溶液20.00 mL,计算SrO2·2H2O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已知:Ksp(SrF2)=4.0×10-9,Ksp(SrCO3)=5.0×10-9
2018-04-03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某复合肥的主要成分有KCl、NH4H2PO4和CO(NH2)2等.测定该复合肥中N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称取0.5000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并加热,不再有CO2逸出时,冷却至室温;
步骤2:向锥形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再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并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近中性,过滤、洗涤,得0.1550g Ca3(PO4)2沉淀和滤液A。
步骤3:向滤液A中加过量甲醛溶液,加指示剂,用0.50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2.0mL。
已知:CO(NH2)2+H2SO4+H2O=(NH4)2SO4+CO2↑4NH4++6HCHO=4H++(CH2)6N4+6H2O
(1)步骤1中,加入浓硫酸后发生的反应还有______(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以上实验所测复合肥样品中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若0.50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配制时,所取用的固体NaOH因长时间放置而部分变质,则该实验所测定的N的质量分数结果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计算复合肥样品中NH4H2PO4和CO(NH2)2的物质的量之比(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
2017-05-2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中学2017届高三5月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
7 .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检验CH3CH2Br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将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取上层溶液,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B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红色
C验证氧化性:Fe3>I2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下层液体是否变成紫色
D检验乙醇与浓硫酸共热是否产生乙烯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 ℃,所得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A.AB.BC.CD.D

8 . 实验室以柠檬酸亚铁、柠檬酸铵等为原料可制得柠檬酸铁铵。已知:柠檬酸结构简式为,是易溶于水的晶体,可用表示;柠檬酸可与反应制柠檬酸亚铁。

(1)柠檬酸水溶液中各组分分布系数δ-pH关系如图所示。一定体积柠檬酸与氨水混合所得溶液pH为6.40,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柠檬酸铁铵化学式可表示为,测定其组成的实验方案如下:取适量样品溶于蒸馏水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测得固体质量为0.32g。取2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依次加入足量EDTA(能与部分金属离子结合)、HCHO溶液充分反应,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1.00NaOH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12.00mL。[]。加入EDTA的作用为___________,柠檬酸铁铵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避光条件下,柠檬酸铁铵与铁氰化钾[]反应得到普鲁士黄(PY),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PY中所有均与形成配位键。结合电子式解释作配体的原因:___________

②普鲁士蓝(PB)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周围最近且等距的有12个,“○”位置被占据,用“”在图上补全PB结构图中Ⅰ和Ⅱ两个小立方体中的___________

③由于PB中的能容易地嵌入和脱嵌,因此PB可作为钾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充电过程中,推测会从PB中脱嵌出来,理由是___________
(4)补充完整由铁泥(主要含有单质铁、少量和铁的氧化物)制备的实验方案,部分装置如图所示:取一定量的铁泥,___________,所得产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须使用试剂:溶液、稀硫酸)

2024-06-0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卷化学试题
9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有不正确的是
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检验海带中是否含有碘元素将海带灰溶解过滤后,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酸化后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充分反应后加入1~2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则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B鉴定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取少量淀粉于锥形瓶中,以固液比1∶10加入稀硫酸,牛皮纸封口,在120℃下水解30min,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碘化钾溶液溶液未变蓝,则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C检验CO还原的生成物中是否含有将适量反应后的固体溶于稀盐酸中,取少量溶解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则证明还原产物中含有
D检验食盐中是否混有少量亚硝酸钠取适量食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过滤后取滤渣,滴加稀硝酸若沉淀部分溶解,则证明食盐中混有亚硝酸钠
A.AB.BC.CD.D
2022-04-14更新 | 789次组卷 | 7卷引用:押江苏卷第11题 化学实验综合选择题 -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镀镍废水是重金属污染源之一,常见处理含镍废水的一种离子交换和沉淀法工艺如下:

已知该交换树脂为阳离子型树脂HR,HRR-+H+;NiR2(aq) Ni2+(aq)+2R-(aq)。
(1)Ni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已知在pH=2时,离子交换过程Ni2+去除率很低,其原因为___________
(3)“脱络”(指镍元素由络合物NiR2转化成游离的Ni2+)过程中,R-与中间产物·OH(羟基自由基)反应生成难以与Ni2+络合的·R(有机物自由基),但·OH也能与H2O2发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Ⅰ.Fe2++H2O2=Fe3++OH-+·OH
Ⅱ.R-+·OH=OH-+·R
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加入FeSO4和H2O2能够实现“脱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NiC2O4隔绝空气高温煅烧可制得Ni2O3,NiC2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硫酸镍铵(NH4)xNiy(SO4)m·nH2O可用于电镀等领域,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4.670样品,配成250mL溶液A。
②取25.00mL溶液A,加足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生成NH3 44.80mL (标准状况)。
③另取25.00mL溶液A,用0.05000mol/L的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Ni2+(离子方程式为Ni2++H2Y2-=NiY2-+2H+),平行测定四次,分别消耗标准EDTA溶液的体积是20.00mL、19.98mL、20.02mL、24.00mL。
则硫酸镍铵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2-06-06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等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高考临门一脚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