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1 . Ⅰ. 全钒液流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液流电池技术。它通过钒离子价态的相互转化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下图1为放电工作原理。

(1)电极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充电时,电极的反应为___________
(2)若负载为如图2所示的装置,A、B、C、D均为石墨电极。

①甲槽是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产生时,电池中消耗___________
②乙槽为溶液,当C电极析出物质时,则乙槽中生成的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③若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乙槽溶液中加入才能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用表示)。
Ⅱ. 实验:市售补铁食盐中铁含量测定。
已知:①补铁食盐中还含有,其中(其中价);

实验步骤:称取样品,加稀硫酸溶解后配成溶液。取出,加入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淀粉溶液,用标准液滴定,重复操作次,消耗标准液平均值为
(3)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
(4)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024-02-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2 . Na2O2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Na2O2与H2能发生反应。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I.实验探究

(1)装置A中用粗锌和稀盐酸制收氢气,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里面所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碱石灰            ③无水硫酸铜
(2)下面是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至Na2O2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B.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打开K1、K2,滴加稀盐酸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关闭K1、K2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淡黄色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由此可推测出Na2O2与H2反应生成的产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
II.数据处理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欲测定C装置内白色固体中未反应完的Na2O2含量,其操作流程如图:

①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天平、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和_________,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
②白色固体中Na2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m1和m2的式子表示)。
③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的Na2O2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3-10-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滴定是分析化学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根据其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Ⅰ.酸碱中和滴定是最基本的滴定方法:
(1)滴定管是酸碱中和滴定中重要的仪器,向25mL碱式滴定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滴定管的读数为0.00mL,将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出,放出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00mL。
(2)向碱式滴定管中注入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之前的一步操作为_______
(3)由表可知,3次滴定中,有一次滴定所用盐酸体积明显偏差,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待测溶液体积(mL)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
10.000.4020.50
10.002.1024.20
10.004.1024.00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溅出瓶外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     
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Ⅱ.高锰酸钾常用于亚硝酸盐的测定。欲测定某样品中NaNO2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ag,加水溶解,配制成100mL溶液。
②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000mol·L-1 KMnO4标准溶液(酸性)进行滴定,滴定结束后消耗KMnO4溶液VmL。
(4)在进行滴定操作时,KMnO4溶液盛装在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5)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
(6)测得该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III.在化学分析中,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时,采用K2CrO4为指示剂,利用Ag+与CrO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
(7)当溶液中的Cl-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10-5mol/L)时,溶液中c(CrO)=_______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25℃时Ag2CrO4、AgCl的Ksp分别为2.0×10-12和1.8×10-10)
2022-12-06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某工厂采用如下步骤从海水中提取镁:
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蒸发结晶,过滤,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
④将所得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
⑤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
回答下列问题:
(1)Ca(OH)2所含元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为_____(填元素符号),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居于第_____位。
(2)写出沉淀物中的Mg(OH)2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氯化镁溶液在空气中直接加热得到的最终产物为Mg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MgCl2+2H2OMg(OH)2↓+2HCl;②Mg(OH)2MgO+H2O。反应①利用了盐酸的____(填“酸性”、“还原性”、“氧化性”或“挥发性”),在反应②中,每生成0.4gMgO,此时消耗Mg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4)已知海水中镁的含量为1.28g•L-1,每生产1.00t镁,至少需要引入____L海水(不考虑生产过程中质量的损失)。
5 . 为测定某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漂白粉中所含+1价氯(Cl-35.5)元素的质量分数:]
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I:准确称取3.000g漂白粉,配制成500mL溶液;
步骤Ⅱ: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酸性NaI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Ⅲ: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指示剂,并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最终消耗标准液体积为30.00mL。(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
回答下列问题:
(1)D已知步骤Ⅱ中NaI被氧化为I2,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Na2S2O3标准液应盛放在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3)步骤Ⅲ中所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滴定终点的标志为___________
(4)该实验测得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为___________
(5)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滴定之前使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
2022-11-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碘化钠(NaI,白色粒状)常用于医学和摄影技术。以纯碱(含少量Na2SO4杂质)为原料制备NaI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I2与Na2CO3生成NaI、NaIO和NaIO3

③NaI·2H2O易被O2氧化生成I2,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④减压可使物质的沸点降低。
回答下列问题:
(1)“转化”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I的目的是_______;该步骤反应适宜的温度为40~70℃,温度不宜超过70℃的原因是_______(从的性质考虑)。
(2)写出“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除”时,若试剂a是稍过量的饱和Ba(OH)2溶液,则b是稍过量的_______
(4)试剂X是_______
(5)获得NaI·2H2O时,采用减压蒸发的原因是_______
(6)测定产品中NaI含量,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该样品中NaI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7 . 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分别探究NO与铜粉、Na2O2的反应。

已知:①NO与Na2O2可发生反应2NO+Na2O2=2NaNO2
②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
③在溶液中存在平衡FeSO4+NOFe(NO)SO4(棕色)
I.关闭K3,打开K2,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
(1)反应开始前,打开K1,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是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水,其作用是_______
(3)装置F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装置H中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填化学式)。
(4)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II.关闭K2,打开K3,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并制备NaNO2
(5)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
(6)若省略装置C,则进入装置G中的气体除N2、NO外,可能还有_______(填化学式)。
(7)测定反应后装置E中NaNO2的含量。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可将还原为Mn2+,为测定样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该小组同学称取ag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所得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bmL酸性KMnO4溶液。
①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滴定过程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③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该实验要迅速操作,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原因是_______
2022-08-21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17)班化学试题
8 . 碳酸钙(CaCO3)是地球上常见物质之一,是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用途甚广。
Ⅰ.牙膏主要由摩擦剂和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质组成。某牙膏摩擦剂的成分仅为CaCO3和SiO2,为测定该牙膏中CaCO3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①配制1molL-1稀盐酸和1molL-1NaOH溶液。
②称取6.0g该牙膏,溶于水并稀释至30mL,过滤。
③用1molL-1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稀盐酸,记录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④对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
⑤将滤渣加入60mL1molL-1稀盐酸中,充分反应。
已知:SiO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①_______(填标号)。
(2)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④中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含有的_______(填化学式)为该牙膏中摩擦剂的成分之一,该物质属于_______(填“酸”、“碱”、“盐”、“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
(3)该实验需称量4次6.0g牙膏进行4次测定,若实验室现有250mL、500mL、1L等几种规格的容量瓶,在本实验中溶液均只配制一次的情况下,应选规格为_______的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
(4)某同学共称量了4次6.0g该牙膏进行了4次测定,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1234
10.19.910.29.8
则测得该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Ⅱ.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杂质不溶于酸),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制备并提纯碳酸钙。

(5)熟石灰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参照图1,另设计实验提纯碳酸钙(如图2)。_______。(提供试剂: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9 . 三氯化六氨合钴(III)([Co(NH3)6]Cl3,钴为+3价)在钴化合物的合成中是重要原料。实验室以CoCl2为原料制备[Co(NH3)6]Cl3,步骤如下:
I.CoCl2的制备。
CoCl2可以通过钴和氯气反应制得,实验室制备纯净CoCl2可用如图实验装置实现(已知:钴单质在300℃以上易被氧气氧化,CoCl2易潮解)。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
(2)X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B。
II.[Co(NH3)6]Cl3的制备。
在100mL锥形瓶内加入4.5g研细的二氯化钴CoCl2,3gNH4Cl和5mL水,加热溶解后加入0.3g活性炭作催化剂,冷却后,通入足量NH3,混合均匀;控制温度在10℃以下,缓慢加入10mL10%的H2O2,然后加热至60℃左右,恒温20分钟,适当摇动锥形瓶:在冰水中冷却所得溶液,即有晶体析出(粗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4)该过程中控制温度为60℃的方法是_______
(5)制备[Co(NH3)6]Cl3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I.测定[Co(NH3)6]Cl3中钴的含量。
(6)原理:利用Co3+将KI氧化成I2,Co3+被还原后的产物为Co2+。然后用0.015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Na2S2O3所得产物为S4O。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0.27g,滴定I2时,达到终点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54.00mL。
则该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为_______,该样品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10 . 一种从废旧锂电池(主要含,及少量Al、Cu中制备钴酸钾()的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1)“碱浸泡”用来除去废旧电池中的Al,为提高该物质的去除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向“残渣"中加入稀硫酸和,写出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向“滤液2”中加入沉淀剂时,若不采用而采用,产物中会混有,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
(4)RH蒸取的原理可表示为:。实验室进行萃取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向有机层中加入反萃取剂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将反萃取至水层。
(5)某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采用滴定法测定该样品的组成,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m 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稀溶解,水浴加热至75℃,用c 溶液趁热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消耗溶液mL。
Ⅱ.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剂将完全还原为,加入稀后,在75℃继续用c 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又消耗溶液mL。
样品中所含()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若盛装溶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则测得样品中Co元素含量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2022-04-2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