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某小组在做铜与浓硫酸(装置如下图)的反应实验时,发现有如下的反应现象:
序号操作现象
加热铜丝表面变黑
继续加热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为墨绿色浊液,试管底部开始有灰白色沉淀生成。品红溶液褪色。
再加热试管中出现“白雾”,浊液逐渐变为澄清,溶液颜色慢慢变为浅蓝色,试管底部灰白色沉淀增多
冷却,将灰白色固体倒入水中形成蓝色溶液

【查阅资料】聚氯乙烯受热分解产生氯化氢,呈黄色,呈蓝色,两者混合则成绿色,铜的化合物中都为黑色,其中溶于盐酸;不溶于稀盐酸,但溶于浓盐酸。
(1)铜丝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___________性,浸溶液的棉团作用是___________
(3)甲组同学对实验中形成的墨绿色溶液进行探究,特进行下列实验:

操作现象
Ⅰ组直接取其铜丝(表面有聚氯乙烯薄膜)做实验溶液变成墨绿色
Ⅱ组实验前,先将铜丝进行灼烧处理溶液变蓝
请解释形成墨绿色的原因:___________
(4)乙组同学对白雾的成分经检验为,请设计实验证明该白雾为硫酸:___________
(5)丙组同学进一步对灰白色沉淀通过加水溶解、过滤,最后沉淀为黑色,取其黑色沉淀,进行成分探究:滴加适量稀盐酸,则发现黑色沉淀几乎不溶解,溶液也不变蓝,则说明黑色沉淀中不含有___________。滴加适量浓盐酸,振荡,加热,观察到黑色沉淀几乎完全溶解,生成呈略黄色的。写出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某工厂将热空气通入稀硫酸中来溶解废铜屑制备,消耗含铜元素80%的废铜屑240kg固体时,得到500kg产品,产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24-05-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三)化学试题
2 . 某小组在实验室用NaClO溶液和NH3反应制备肼(N2H4),并进行相关性质探究实验。
Ⅰ.实验室制备N2H4

(1)装置中缺少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长颈漏斗的作用___________
(3)制备N2H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测定产品中水合肼(N2H4·H2O)的含量
(4)称取产品6.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3000mol/L的碘标准溶液滴定(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①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重复上述滴定实验2~3次,测得消耗碘标准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产品中水合肼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Ⅲ.探究肼的化学性质。将制得的肼分离提纯后,进行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AgOH在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生成黑色的Ag2O,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Ag、Ag2O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验证】
(5)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操作现象结论
ⅰ.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①___________,振荡。黑色固体部分溶解黑色固体有Ag2O
ⅱ.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___________黑色固体是Ag和Ag2O
③综合上述实验,肼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6)N2H4是一种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与NH3相似,写出肼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四)化学试题
3 . 含氮物质是一类常见物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1)实验室中,采用一定浓度的NaNO2溶液和NH4Cl溶液作为反应物,通过加热制备少量N2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收集N2的方法是_______(填标号)。
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上述反应的速率与c(NaNO2)的关系
实验编号溶液体积/mL收集1.0mLN2所用时间/s
NaNO2溶液NH4Cl溶液醋酸
14.04.04.08.0334
2V14.04.0V3150
38.04.04.04.083
412.04.04.00.038
③V1=_______,V3=_______
④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k为反应速率常数。根据上述实验数据,m=_______(填整数)。
(2)“侯氏制碱法”是中国人的骄傲,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副产物。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在实验室中制备少量NaHCO3,使用的装置如下图:

装置接口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d(填接口序号);由该装置可知,该实验中制备NH3需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将1.0mol·L-1NaNO2溶液滴入pH=0.5的1.0mol·L-1FeSO4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为棕色,而不是预期的黄色。于是他们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查阅资料常温下,[Fe(NO)]2+在溶液中能稳定存在,溶液为棕色,受热分解释放出NO。
②提出猜想溶液的棕色来源于[Fe(NO)]2+,且[Fe(NO)]2+的颜色掩盖了Fe3+的黄色。
③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编号56
操作方法取上述滴有NaNO2溶液的棕色混合液,向其中滴加稀KSCN溶液取上述棕色混合液,按下图所示加热

④实验现象及分析
i.实验5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Fe3+的来源是__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
ii.实验6观察到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溶液呈棕色是因为存在[Fe(NO)]2+,且其颜色掩盖了Fe3+的黄色。
2024-05-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同利用某工业废弃矿石(主要成分为Cu2S和Fe2O3,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制备绿矾(FeSO4·7H2O)和胆矾(CuSO4·5H2O),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灼烧”时Cu2S转化为Cu,该反应中每生成6.4g的Cu,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2)“酸溶”过程中,红色固体A被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为检验溶液C中不含有Fe3,而只含有Fe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和现象为_______
(4)固体D、氧气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若称取12.0g废弃矿石经过上述流程最终得到2.50g胆矾,则废弃矿石中铜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为_______%。(假设过程中没有铜元素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加热FeSO4固体可发生分解反应,为探究分解产物,将FeSO4固体放在图所示的装置A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填标号)。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硫酸
②写出FeSO4固体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硫的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Ⅰ.制备二氧化硫
用70%的浓硫酸与固体反应制备气体。

(1)制备气体最合适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
Ⅱ.制备硫代硫酸钠
已知:硫代硫酸钠易与酸反应。
反应原理:
室温时,往混合溶液中均匀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大量黄色浑浊物出现,然后浑浊物开始由黄变浅,当混合溶液pH接近于7时,停止通入气体。
(2)制备反应分三步进行
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当pH值接近于7时,停止通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Ⅲ.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同温度下,按下表中的体积将溶液、溶液与蒸馏水温合,并采集反应后浑浊度传感器数据。
实验标号V(蒸馏水)/mL
A1.53.510
B2.53.59
C3.53.58
D3.52.59
E3.51.510
通过实验绘制出的浑浊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4)①实验___________(实验标号)探究H2SO4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请在图中画出实验对应的曲线___________
Ⅳ.探究性质
资料:
(5)在酸性溶液中氧化I-,反应为:___________
向某浓度的过量酸性溶液(含淀粉)中通入一定量SO2后,停止通气,刚开始时溶液无明显变化,t秒后溶液突然变蓝。
某实验小组提出假设:t秒前生成了,但继续与溶液中的反应,且该反应速率较快,故溶液没有立刻变蓝,是由于反应SO2+I2+2H2O=2I+SO+4H+
(6)为验证该实验小组的假设合理,设计下面实验:
操作:向变蓝色的溶液中___________;可观察到现象为:蓝色迅速消失,一段时间后再次变蓝。
应用:写出一个SO2相关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用途_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五)化学试题
6 . I.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整套装置中,先点燃___________(填“a”或“b”)处的酒精灯或酒精喷灯,装置a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2)写出仪器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装置e的现象是___________
II.设计如图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甲中黑色固体的成分(已知酸性KMnO4溶液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待硬质玻璃管B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继续进行如图实验:
   
(4)试剂A是___________
(5)若现象2为溶液紫红色变浅,请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Fe2+ +______ + ____= ______Fe3+ + _______Mn2+ + ______。
(6)现象1为___________
(7)实验室在配制FeCl2溶液时为避免其变质,需加入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7 . Ⅰ.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服用维生素C,可以使食物中的转化为”,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工业制备的反应为:
①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
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亚氯酸盐(),需将其转化为除去,下列试剂中可将转化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KI                           d.
③先将下述反应配平,再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室可用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原理如下:
(3)用双线桥标出电子得失情况_______________
(4)若参加反应的HCl是73g,则被氧化的HCl有___________g(保留一位小数点)。
(5)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的性质:
序号实验实验现象
向5%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a.溶液紫色褪去
b.有大量气泡产生
向5%溶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c.溶液变蓝
能证明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序号)。可作为证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023-11-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及亚硝酸对其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气密性已检查。

已知:,该反应较缓慢,待生成一定量时突显明显棕色。
(1)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缓慢滴入稀硝酸,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若装置 A中有 NO2气体生成,则装置 B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3)若装置A中铜与稀硝酸反应只生成 NO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实验二 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铜与稀硝酸反应比较慢,A中产生无色气体。查阅文献得知铜与浓 HNO3反应一旦发生就变快,是因为开始生成的 NO2溶于水形成 HNO2(弱酸,不稳定),使反应加快。为了探究 HNO2对铜与稀硝酸反应速率的影响,采用实验一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温度(℃)6mol/L硝酸(mL)铜片(g)NaNO2(g)B中溶液变色的时间(s)
252050t1
252051.0t2
(4)已知NO2与 H2O反应生成 HNO2和另一种常见的强酸,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②中加入1.0g NaNO2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实验测得 t1>t2,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021-03-04更新 | 75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化学试卷
9 . 稀土元素钪(Sc)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超导、激光、核能等领域,从钛白水解工业废酸(含Sc3+、TiO2+、Mn2+、H+、SO等离子)中提取氧化钪并制备三氯化钪(ScCl3)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钛白水解工业废酸中,加入是为了使转化为难萃取的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1 价氧和-2 价氧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
(2)钪的萃取率(E%)与 O/A 值[萃取剂体积(O)和废酸液体积(A)之比]的关系如图,应选择最合适的 O/A 值为___________

(3)温度对钪、钛的萃取率影响情况见下表,合适的萃取温度为10~15℃,其理由是___________
T/℃510152530
钪的萃取率/%91.39697.197.398.0
钛的萃取率/%0.940.952.103.014.20
(4)已知钪与铝类似,其氢氧化物具有两性。反萃取步骤中,碱性条件下双氧水可以氧化锰离子生成滤渣,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实验室模拟流程中 “灼烧”得到 Sc2O3,用来盛放被灼烧物的仪器为___________,写出由Sc2O3制备三氯化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取 ScCl3粗产品(含难溶 Sc2O3杂质)溶于水,配成溶液,采用K2CrO4为指示剂,用 AgNO3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时,说明已经达到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10-5mol·L-1)时,此时溶液中的浓度等于___________mol·L-1
2021-03-04更新 | 54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化学试卷
10 . 亚硝酸钙可用作化学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氧化剂、中间体等。实验室根据反应利用如下装置制备亚硝酸钙(加热及夹持装置略)。

已知:酸性溶液能将NO氧化为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相应的试剂。先通,其目的是________。通后进行的操作为(i)打开管式炉,对瓷舟进行加热;(ii)……;(iii)打开,使稀硝酸滴入三颈烧瓶中;(iv)关闭,打开,通入。操作(ii)是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D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填名称),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
(3)制备的产品样品中含有杂质,通过下列方法可测定产品的纯度:称量mg样品溶于水,加固体,充分振荡,过滤后将溶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配制溶液,取25mL溶液进行以下操作:

“煮沸”时发生反应:;“还原”时加入标准液,“滴定剩余”时消耗标准溶液VmL。“滴定剩余”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样品中的纯度为________(用含mV的式子表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