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焦炭可用于制取水煤气。测得12 g 碳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水煤气时,吸收了131.6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____条件下能自发进行(选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2)CO是有毒的还原性气体,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 CO是高炉炼铁的还原剂,其主要反应为:Fe2O3(s)+3CO(g)2Fe(s)+3CO2(g)       ΔH = a kJ mol-1
①已知: Fe2O3(s)+3C(石墨) = 2Fe(s)+3CO(g)       ΔH1 = + 489.0 kJ mol-1
C(石墨)+CO2(g) = 2CO(g)        ΔH2 = + 172.5 kJ mol-1
则a =___________
②温度升高后,K值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在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64,在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Fe2O3COFeCO2
甲/mol1.01.01.01.0
乙/mol1.02.01.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60%,大于乙
c、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d、由于容器的体积未知,所以无法计算该条件下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
(3)甲醇(CH3OH)燃料电池是以铂为电极,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在两极区分别加入CH3OH和O2即可产生电流。负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
2 . 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NO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2NO(g)+O2(g)2NO2(g) H,上述反应分两步完成,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反应I和反应Ⅱ中,一个是快反应,会快速建立平衡状态,而另一个是慢反应。决定2NO(g)+O2(g)2NO2(g)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反应I”或“反应Ⅱ”);对该反应体系升高温度,发现总反应速率反而变慢,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反应未使用催化剂)。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的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T℃时,各物质起始浓度及10min和20min各物质平衡浓度如表所示:

①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在10min时,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发生移动,20min时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20min时,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NO和N2,使二者的浓度均增加至原来的两倍,此时反应v_______v(填“>”、“<”或“=”)。
(3)NO2存在如下平衡:2NO2(g)N2O4(g) H<0,在一定条件下NO2与N2O4的消耗速率与各自的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有如下关系:v(NO2)=k1·p2(NO2),v(N2O4)=k2·p(N2O4),相应的速率与其分压关系如图所示。

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压力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间的关系是k1=____________;在上图标出点中,指出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是___,理由是________
2020-01-15更新 | 508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3 . 国家倡导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引导企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其根本目的是节能减排,“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2排放,而“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回答下列问题:
(1)CO2的电子式是___
(2)利用CO2可合成尿素[CO(NH2)2],合成原料除CO2外,还有NH3。该方法制备尿素的化学方程式是,该方法制备尿素一般需>2,即NH3过量,原因是____
(3)利用太阳能,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1所示:一定条件“过程1”生成1mol炭黑的反应热为ΔH1;“过程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Fe3O4(s)6FeO(s)+O2(g)   ΔH2。则图1中制备炭黑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4)将1mol CO2和3mol H2充入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2(g)+6H2(g) C2H4(g)+4H2O(g)     ΔH。
①图2是测得的该反应中X、Y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X为___(写化学式),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mol·L1·min1

②不同温度下平衡时,混合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则该反应的ΔH____0(填“>”“<”或“不能确定”);测定温度小于T2时,反应体系中无O2存在,则T1~T2的温度范围内,H2的物质的量急剧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

(5)CO2还可以合成甲醇:CO2(g)+3H2(g) H2O(g)+CH3OH(g)   ΔH=-53.7 kJ·mol1,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2和2.8 mol H2充入容积为2L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CO2的转化率[α(C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n点的平衡常数K=___
2019-10-1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氧化铝在工业生产中有多种用途。请根据信息回答:
(1)以氧化铝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可合成氮化铝(AlN)
已知:2Al2O3(s)=4Al(g)+3O2(g)△H1=+3351 kJ·mol1
2C(s)+O2(g)=2CO(g);△H2=-221 kJ·mol1
2Al(g)+N2(g)=2AlN(s)△H3=-318 kJ·mol1
则碳热还原法合成AlN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电解氧化铝生产铝时,阳极产生的副产物CO2,可通过CO2甲烷化再利用,反应原理为:CO2(g)+4H2(g)CH4(g)+2H2O(g)△H4
常压下以Ru/TiO2作催化剂,在恒容且容积相同的不同容器中,分别充入10mol CO2和H2的混合气体(体积比1:4)于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第tmin时分别测定CH4的体积分数,并绘成如图甲所示曲线。

①A、B、C、D、E五点中,尚未达到平衡的点是___,该反应的△H4__0(填“>”或“<”)。
②350℃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如图乙所示,则前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平衡常数为____

(3)据文献报道,科学家利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装置,成功地以CO2和H2O为原料合成了CH4

①写山铜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____
②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__(选填“盐酸”或“硫酸”)。
2019-09-1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0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Ⅰ.当前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重视的问题,引起环境问题的气体常见的有温室气体CO2、污染性气体NOx、SOx等。如果对这些气体加以利用就可以成为重要的能源,既解决了对环境的污染,又解决了部分能源危机问题。
(1)二氧化碳是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目前人们处理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是使其与氢气反应合成甲醇,甲醇是汽车燃料电池的重要燃料。 CH3OH在酸性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稀硝酸吸收NOx,得到HNO3和HNO2(弱酸)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可将二氧化硫还原为单质硫。
已知:①C(s)+O2(g)===CO2(g)ΔH1=-393.5 kJ·mol1
②CO2(g)+C(s)===2CO(g)ΔH2=+172.5 kJ·mol1
③S(s)+O2(g)===SO2(g)ΔH3=-296.0 kJ·mol1
请写出CO与S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Na2CO3溶液去油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2)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CH3COOHH2CO3
25℃ K=1.77×104K1=4.3×107
K2=5.6×1011

则该温度下CH3COONa的pH 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aHCO3的pH。
(3)25 ℃时,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4)0.1mol/L NH4 Cl溶液中, c(NH4+)+c(NH3•H2O) =________mol/L
2019-03-2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Fe3+、K+、ClO都可在该物质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B.该物质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测定K2Cr2O7含量
C.向0.1mol/L该物质的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D.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SO42-+2Ba2++2OH-=2BaSO4↓+Fe(OH)2
2018-10-15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H2O+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X为酸、Y为碱B.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
C.X为盐、Y为碱D.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
2018-09-12更新 | 1837次组卷 | 3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份考试化学试题
8 . Ⅰ下图为H2和Cl2生成HC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H2+Cl2═2HCl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
(2)当有1molHCl生成时,反应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KJ。
Ⅱ 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为氧化反应式,一个为还原反应式。
(1)已知某一反应的半反应式分别为CH4+10OH-—8e-=CO32-+7H2O和O2+2H2O+4e-=4OH-请写出该反应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

X极为电池的___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电池工作过程中有5.6LO2(标准状况下)参与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
2018-06-1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1)已知:N2(g)+3H2(g)2NH3(g)ΔH=﹣92.4 kJ•
2H2(g)+O2(g)=2H2O(l)ΔH=﹣571.6 kJ•
则2N2(g)+6H2O(l)4NH3(g)+3O2(g) ΔH=_______
(2)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分析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CO2和NO反应生成NO2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和E2的变化是:E1__,E2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常压下断裂1 mol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1)。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请完成下列问题。

H—H

436

S=S

X

H—S

339


热化学方程式2H2(g)+S2(g)=2H2S(g) ΔH=-229 kJ·mol1,则X=________
2018-04-0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
10 . 碳和氯元素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I、氯的化合物合成、转化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1)一定条件下,氯气与氨气反应可以制备氯胺(NH2Cl)气体,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N—HCI—ClN—ClH—Cl
键能/ kJ•mol-1391.3243.0191.0431.8

则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氯胺(g)是一种长效缓释含氯消毒剂,有缓慢而持久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H7N9禽流感病毒,其消毒原理为与水缓慢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碳的化合物的转换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特别是CO2的低碳转型对抵御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1)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充入H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 △H,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氢碳比①________②,Q点V(正) ___v(逆),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②若起始时,CO2、H2 的浓度分别为0.5mol·L-1、l mol·L-1,则P点对应温度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P点对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Q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填“>”、“<”或“=”)
(2)已知:碳酸H2CO3,K1=4.3×10-7、K2=5.6×10-11
草酸H2C2O4,K1=6.0×10-2、K2=6.0×10-5
①下列微粒可以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H2CO3、C2O42-b.CO32-、HC2O4-c. C2O42-、HCO3-d.H2C2O4、HCO3-
②若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除OH-外)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3-0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18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