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某小组探究含元素的化合物间的转化,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
i.含元素的常见粒子:(橙色)、(黄色)、(溶于水,蓝紫色,不稳定)、(绿色)、(蓝灰色,难溶于水,可溶于强酸、强碱)、溶于强碱形成(亮绿色)。
ii.在碱性环境中比在酸性环境中分解速率快。
iii.在碱性环境中,不能氧化价格元素。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装置步骤操作现象

2mL0.0125

K2Cr2O7溶液

先滴入稀疏酸至,再滴入5滴溶液,振荡溶液橙色加深。滴入溶液后迅速变为蓝紫色,有气泡生成。稍后,无明显气泡时,溶液由蓝紫色完全变为绿色
继续缓慢滴入10滴溶液,边滴,边振荡又有气泡生成,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1)已知(橙色)(黄色)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字母)。
A.的浓度相同       B.       C.溶液的颜色不变
(2)已知(橙色)(黄色)。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Ⅰ中滴入稀硫酸后溶液橙色加深的原因:_____
(3)Ⅰ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4)Ⅱ中,继续滴入溶液后,又有气泡生成的原因是_____
(5)Ⅱ中,继续滴入溶液后,预测有沉淀生成,但实验时未观察到。提出假设:在碱性环境中,价铬元素被氧化。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假设成立:
取少量Ⅰ中的绿色溶液,在滴入溶液前增加一步操作:_____。然后滴入溶液,有蓝灰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入溶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_____色。
②乙同学通过原电池原理进一步研究碱性环境对价铬元素的还原性或的氧化性的彩响,经过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酸性条件下,;碱性条件下,
(6)此外,生产中常用测定含废水中元素的含量。量取废水,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溶液,发生反应:。加入少量淀粉作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则废水中元素的含量为_____
2023-10-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为验证“2Fe3++2I2Fe2++I2”是可逆反应,进行以下实验。
【试剂】
试剂Fe2(SO4)3溶液0.005mol·L1KI溶液0.01mol·L1KI溶液1mol·L1
颜色浅黄色无色无色
【实验I】

(1)③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④中加入试剂b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后,溶液颜色变红。由③、④可得结论:在该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仍能同时存在,即可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2)⑤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⑤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由此可得结论:若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出现平衡移动现象,即可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实验Ⅱ】
(3)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闭合开关K后,检流计指针向右偏转,b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4)当指针归零后,向U型管左管中滴加少量0.01mol/L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此时,b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在该装置中,改变反应条件出现了平衡移动的现象,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5)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实“2Fe3++2I2Fe2++I2”是可逆反应。以下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①中各物质浓度不再改变          b.⑤中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c.实验Ⅱ中检流计指针归零
2023-12-2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3 . 近两年来,碳中和连续成为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1)如将燃煤产生的CO2回收再利用,可有效减少碳排放总量。以CO2和H2O为原料制备HCOOH和O2的原电池装置示意图如下。在放电过程中,电极a作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CO2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以TiO2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反应为碳中和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上述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形式是由____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
②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将2 mol CO2完全离解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为3196 kJ,将2 mol CO和1 mol O2完全离解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为2640 kJ,则利用TiO2催化剂分解CO2时需要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3)为发展低碳经济,还有科学家提出可以用氧化锆锌作催化剂,将CO2转化为重要有机原料CH3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容积为2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段时间内CO2和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0 min3 min6 min9 min12 min
n(CH3OH)0 mol0.50 mol0.65 mol0.75 mol0.75 mol
n(CO2)1 mol0.50 mol0.35 mola0.25 mol
①上表中,a为___________mol。
②由表可知,3~6 min内,v(CO2)=___________mol·L-1·min-1
③对于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当各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
B.当该反应达到平衡后,
C.由表可知,3 min时CH3OH的生成速率大于12 min时CH3OH的分解速率。
4 . 碳中和是目前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碳中和是指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1)将燃煤产生的回收再利用,可有效减少碳排放总量。以为原料制备的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作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生成;电池内部,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填“”或“”)。
(2)以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反应为碳中和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上述过程,能量变化形式主要由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信息可知,利用催化分解生成时需要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3)为发展低碳经济,科学家提出可以用氧化锆锌作催化剂,将转化为重要有机原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容积为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分析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在内,___________ mol·L-1·min-1
时,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___________(填“是”或“否”);时,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填“>”“<”或“=”);时,将容器的容积变为,此时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对于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当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b.当该反应达到平衡后,
c.由图可知,的生成速率大于的分解速率。
d.提高反应的温度,可以实现的完全转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下·天津和平·阶段练习
5 .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
(1)可与制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以下反应:
Ⅰ.   
Ⅱ.   
①则:   _______。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下列事实能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生成的速率与生成的速率相等
B.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C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
②将充入装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和Ⅱ;的转化率和CO、的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判断合成最适宜的温度是_______。反应过程中产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可与制尿素:   ,一定条件下,向刚性容器中充入,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60%,,则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
(3)一种以和甲醇为原料,利用和CuO纳米片作催化电极,制备甲酸(甲酸盐)的电化学装置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图中电极a为_______极,电解过程中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当有通过质子交换膜时,装置中生成和HCOOH共计_______mol。
2023-03-04更新 | 401次组卷 | 3卷引用:T27-原理综合题
6 . 二甲醚(DME)(CH3OCH3)被誉为“21 世纪的清洁燃料”。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①CO(g) + 2H2(g)CH3OH(g) H1= -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 + H2O H2= -23.5kJ·mol-1
③CO(g) + H2O(g)CO2 (g)+H2(g) H3= -41.2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则反应 3H2(g)+3CO(g)CH3OCH3(g)+CO2 (g) H= _______kJ/mol。
(2)以下说法能说明反应 3H2(g) + 3CO(g)CH3OCH3(g) +CO2 (g)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            
A.H2 和 CO2 的浓度之比为 3︰1
B.单位时间内断裂 3 个 H—H 同时断裂 1 个 C=O
C.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恒温恒压条件下,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E.绝热体系中,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
(3)如图所示装置,装置 A 是二甲醚燃料电池,已知该装置工作时电子从 b 极流出,a 极流入。     

①A池中a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当装置A中消耗0.25mol二甲醚时,此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装置A中溶液的pH会_______(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ΔH_______(填“>”“<”或“=”)0,550℃时,平衡后若充入惰性气体,平衡_______(填“正移”“逆移”或“不移动”)。
②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
2021-11-0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
7 .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生产制备了少量硝酸,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先用酒精喷灯加热催化剂,然后通入反应气体,当催化剂红热后撤离酒精喷灯,催化剂始终保持红热,温度可达到700℃以上。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

(2)高温时,2NO2(g)2NO(g)+O2(g),因此氨气与氧气反应难以生成NO2。根据下列数据计算,当2molNO2分解时,反应会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kJ能量。
NO2(g)N(g)+2O(g)
NO(g)N(g)+O(g)
O2(g)2O(g)
(3)在2L的密闭绝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NO和O2气体,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t/s012345
n(NO)/mol0.0200.0120.0080.0050.0040.004
①反应开始至第2s时,N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②在第5s时,O2的转化率为_____
③容器中混合气体压强与反应开始时的压强比值为_____
④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
a.单位时间内,每生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O,同时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O2生成
b.气体混合物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气体混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容器内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e.密闭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f.混合气的密度不再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