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0 道试题
1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1的溶液。在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甲组同学取2 mL 0.1 mol⋅L-1 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或滴1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3%H2O2溶液(用酸化至),溶液颜色变红。甲组同学通过上述实验分析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与KS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同时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可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配合物。为证实该性质,用过量溶液与溶液反应得到,用于验证发生反应,进行a和b两组实验:

的制备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_____,从沉淀溶解平衡角度解释实验a和b最终溶液颜色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可与反应,进行d和c的对照实验。

①X为___________
②实验能够证实可与反应,则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③实验中若未加适量水稀释,则无法通过现象得出结论。推测加水稀释的目的可能有:使后续实验颜色变化易于观察;降低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化学试卷
2 .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A分别测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Kh(CH3COO-)<Kh(HCO)
B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KMnO4溶液,紫色褪去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CFeCl3+3KSCNFe(SCN)3+3KCl在平衡体系中加入KCl晶体,溶液颜色不变加入少量KCl晶体,不会影响该化学平衡
D向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石蕊试纸变蓝原溶液中含有NH
A.AB.BC.CD.D
2024-01-2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 期末化学试卷
3 . 金属铂(Pt)对气体(特别是H2、O2和CO)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常用来做电极材料,从某废旧电极材料(主要含有Pt、C、Al2O3、MgO)中回收Pt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Ⅰ中“焙烧”之前将废旧电极“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人员采用三种不同的浸出液分别研究过程Ⅱ中Pt的浸出率。所用浸出液甲、乙、丙分别是HCl-H2SO4-NaClO3、HCI-NaClO3和HCl-H2O2
①将浸出液为乙时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3Pt+___________Cl-+___________+___________=3[PtCl6]2-+___________H2O
②当NaClO3或H2O2作为氧化剂浸出等量Pt时,n(NaClO3):n(H2O2)=___________
③c(H+)相同、浸出时间相同时,甲、乙、丙三种浸出液对Pt的浸出率如下表。[注:c(NaClO3)按照②中的物质的量关系换算成c(H2O2)计]。
编号氧化剂浓度/mol·L-10.10.20.30.4
HCl-H2SO4-NaClO3对Pt的浸出率/%72.778.277.575.4
HCl-NaClO3对Pt的浸出率/%79.685.3.82.181.6.
HCl-H2O2对Pt的浸出率/%80.085.6.83.282.5
a.以HCl-NaClO3为例,说明当其中氧化剂浓度大于0.2mol/L时,Pt的浸出率降低的原因:随着c(NaClO3)增大,其氧化性增强,部分___________还原而消耗。
b.氧化剂浓度均为0.2mol/L时,甲中Pt的浸出率最低的可能原因:由于三种浸出液中的c(H+)均相同,
(3)过程Ⅲ中萃取剂(R3N)的萃取机理如下(O表示有机体系,A表示水溶液体系)。
ⅰ.R3N(O)++R3NHCl(O)
ⅱ.2R3NHCl(O)+(R3NH)2[PtCl6](O)+2
①分离操作x是___________
②“反萃取”时向含Pt的有机物中加入NaOH溶液,可使[PtCl6]2-进入水溶液体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试题
4 .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被氧化为,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B.500℃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C.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
D.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2024-01-2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5 . 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是提取稀土化合物、冶炼铈的重要矿物原料,以氟碳铈矿为原料提取铈的工艺流程如图:

(1)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氧化焙烧时不能使用陶瓷容器的原因是产物会腐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氧化焙烧后的产物之一为,则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_____;有机物能将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向中加入稀硫酸能获得较纯的含水溶液,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4)写出向悬浊液中通入氧气得到产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装有气体的注射器压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压缩后的气体颜色比压缩前深,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再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红色变浅,则说明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加热溶液,溶液变为黄绿色,则说明
D.对的平衡体系压缩体积,体系颜色变深,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024-01-2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的浓度       ④减压       ⑤恒压通入惰性气体       ⑥加催化剂,能提高转化率的是
A.①②④B.③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⑤
2024-01-1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试题
8 . 探究甲醇对丙烷制丙烯的影响。丙烷制烯烃过程主要发生的反应有
ⅰ.
ⅱ.
ⅲ.
已知:为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物质的量分数×总压。在下,丙烷单独进料时,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见下表。
物质丙烯乙烯甲烷丙烷氢气
体积分数(%)2123.755.20.10

(1)比较反应自发进行(∆G=∆H-T∆S<0)的最低温度,反应ⅰ_____反应 ⅱ(填“>”或“<”)。
(2)①从初始投料到达到平衡,反应 ⅰ、ⅱ、ⅲ 的丙烷消耗的平均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②平衡体系中检测不到,可认为存在反应:,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
b.
c.使用催化剂,可提高丙烯的平衡产率
d.平衡后再通入少量丙烷,可提高丙烯的体积分数
③由表中数据推算:丙烯选择性_____(列出计算式)。
(3)丙烷甲醇共进料时,还发生反应:ⅳ.,在下,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与进料比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进料比n(丙烷):n(甲醇)时,体系总反应:______
②随着甲醇投料增加,平衡体系中丙烯的体积分数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2024-01-1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立即出现红棕色。在60秒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60秒,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
B.在 60秒时, 物质的量为0.2mol
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的物质的量为0.2mol
D.60秒时,再充入一定量N2O4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
2024-01-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BCD
实现将反应Cu+2Fe3+=Cu2++2Fe2+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验证非金属性强弱:Cl>C>Si证明: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Mg(OH)2>Fe(OH)3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H2O2+2H+
A.AB.BC.CD.D
2024-01-1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