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CO和H2,是一种有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也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工艺的相关反应如下:
①H2(g)+CO2(g)H2O(g)+CO(g) ∆H1=+41kJ·mol−1
②2CO(g)CO2(g)+C(s) ∆H2=−172kJ·mol−1
③CH4(g)C(s)+2H2(g) ∆H3=+75kJ·mol−1
④CO(g)+H2(g)C(s)+H2O(g) ∆H4=−131kJ·mol−1
则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CO2(g)2CO(g)+2H2(g) ∆H=_______;为了提高平衡时合成气的产率,反应条件应选择_______(填标号)。
A.高压    B.低压    C.低温    D.高温
(2)一定条件下,CH4分解生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该历程分4步进行,其中第_______步为放热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最大一步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CH4(g)+CO2(g)2CO(g)+2H2(g),一定条件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不考虑副反应),则T1_______T2(填“>”或“<”),A、B、C三点处对应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

(4)在恒压p=100kPa、初始投料n(CO2)/n(CH4)=1的条件下,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过程中各平衡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

①随温度升高,产率增加,n(H2)/n(CO)减小,积碳含量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在630℃时,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平衡常数Kp=_______kPa2(Kp是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已知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2-05-24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化学试题
2 . 在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等量的A、B混合气体共4mol,发生反应:mA+nBpC,保持一定温度,改变压强分别达到平衡时,测得不同压强下气体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表:
压强p/Pa2×1055×1051×1063×106
c(A)/mol·L-10.080.200.400.80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保持一定温度,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B.当压强为3×106Pa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p=
C.反应平衡后若增大压强,则新平衡的逆反应速率大于原平衡的逆反应速率
D.若再向体系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体系中A、B、C总物质的量为(4+b)mol
3 .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进行投料,发生反应,在5MPa下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各种气体物质的量分数(n%)如图所示,已知曲线Ⅰ代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交点a、b对应的平衡常数
B.图中曲线交点b对应的转化率为40%
C.平衡时,向体系中加入氢气,氢气转化率变大
D.若其他条件相同,甲为恒温恒容,乙为绝热恒容,达到平衡时产率:甲>乙
4 . 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B.恒温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C.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D.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2022-03-22更新 | 461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M和4molN,发生反应M(g)十2N(g)P(g)+xR(g) ΔH=-akJ·mol-1(a>0)。反应过程中测得气体N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反应进行到8min时达到平衡状态,若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大(x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化学计量数x=3
B.反应达到平衡后,仅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也增大
C.8min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5
D.10min时,仅将容器容积扩大至原来的两倍,则气体N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曲线为a
6 . 在温度相同、容积均为2L的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的浓度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

放出

吸收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A.
B.达到平衡时丙容器中的体积分数最大
C.
D.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Z(g)达到平衡,若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则Z的平衡浓度等于原来的
B.C(s)+H2O(g)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时能说明反应2A(?)+B(g)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
D.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2不等于Q1
8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研究等大气污染物的妥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燃煤发电厂常利用反应,对煤进行脱硫处理来减少的排放。对于该反应,在时,借助传感器测得反应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物质的浓度如表:
01020304050
1.000.790.600.600.640.64
00.420.800.800.880.88

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当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包含,有人提出用活性炭对进行吸附,发生反应。某实验室模拟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定量的气体,维持温度为,如图为不同压强下,该反应经过相同时间,的转化率随压强变化的示意图。

前,反应中转化率随着压强增大而增大的原因_______
②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在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
(3)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需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生成无毒的。实验测得,(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①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增大的倍数_______(填“>”“<”或“=”)增大的倍数。
②若在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则_______
2021-06-09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9 .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见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15.020.025.030.035.0
平衡总压强/kPa5.78.312.017.1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 mol/L2.43.44.86.89.4
A.达到平衡后,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大
B.当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C.根据表中数据,计算25.0 ℃时分解的浓度平衡常数约为1.6×10-8 mol3/L3
D.若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平衡后再充入n(NH3)∶n(CO2)=2∶1,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NH3)不变
10 . 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2(g)+3H2(g)CH3OH(g)+H2O(g) ∆H1=-49.5 kJ/mol
②CO(g)+2H2(g)CH3OH(g) ∆H2=-90.4 kJ/mol
③CO2(g)+H2(g)CO(g)+H2O(g) ∆H3
不同压强下,按照n(CO2):n(H2)=1:3投料,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40.9 kJ/mol
B.p1 < p2 < p3
C.为同时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H的平衡产率,反应条件应选择高温、高压
D.T1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该温度下,主要发生反应③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