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一定温度下,向三个容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2molNOCl,发生反应:。反应tmin后,三个容器中NOCl的转化率如图中A、B、C三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加入适当催化剂,可以提高NOCl的转化率
B.容积为aL的容器达到平衡后再投入1molNOCl、1molNO,平衡向左移动
C.A、B两点的压强之比为25:28
D.容积为cL的容器NOCl的平衡转化率大于80%
2024-03-2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2 . 以下说法中操作正确、能达到目的且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目的

判断

A

和生石灰混合体系加压

使尽可能被吸收

错误,根据反应的K的表达式可知,压强增大不能使的分压发生改变

B

合成氨时在经济性良好的范围内选择尽可能高的压强增加转化率正确,压强增大使得反应向右进行

C

向两支盛有2ml0.2mol/L的乙二酸试管中滴加1ml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2mol/L的溶液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正确,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褪色越快

D

向滴有KSCN溶液的溶液中加入固体探究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正确,增加浓度,使平衡移动

A.AB.BC.CD.D
2024-03-2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3 . 近年来,碳中和、碳达峰成为热点。以CO2、H2为原料生产甲醇是一种有效利用二氧化碳的途径。
途径一:涉及的反应有
I.
Ⅱ.
III.
(1)关于反应I,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恒容下达平衡状态时,再充入少量氦气,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B.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C.当反应达平衡状态时,2V(H2)=V(H2O)
D.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2)根据反应I~Ⅲ,计算   ΔH=___________
(3)工业中,对于反应I,通常同时存在副反应IV:    ΔH4。在一定条件下,在合成塔中充入一定量CO2和H2。不同压强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如图a所示。当气体总压强恒定为1MPa时,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b所示。

①图a中,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CO2的平衡转化率越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由图b可知,ΔH4___________0(填“>”、“<”或“=”);H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温度为T1℃),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2和4.0molH2,发生反应I,初始压强为p0,5min达到平衡,压强为0.8p0,则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途径二:涉及的反应有
I.
Ⅱ.
III.
(5)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行时,容器中CH3OH(g)为amol,CO为bmol,反应Ⅲ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
2024-03-1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一中、培元中学、石光中学、季延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化学试题
4 . 向体积均为1L的两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X和1molY发生反应:,其中甲为绝热过程,乙为恒温过程,两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0B.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a>nc
C.a点平衡常数:K<12D.反应速率:Va>Vb
2024-03-1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大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5 . 二氧化碳一甲烷重整反应制备合成气(H2+CO)是一种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的低碳过程。该过程存在如下化学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反应①_______正向自发进行(填标号)。
A.低温下能       B.高温下能       C.任何温度下都能       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
(2)反应体系总压强分别为时,平衡转化率随反应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代表反应体系总压强为的曲线是_______(填“Ⅰ”“Ⅱ”或“Ⅲ”),判断依据是_______

(3)当反应体系总压强为时,平衡时部分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温度变化如图所示。随反应温度的升高,的物质的量先增加后减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

(4)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的转化率为,碳单质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反应①用摩尔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上述平衡时,向体系通入气,重新达到平衡时,,则a_______b(填“>”“<”或“=”)。(已知反应,物质的摩尔分数)
2024-01-20更新 | 112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化学试题
6 . 可作大型船舶的绿色燃料,可由CO或制备。工业上用制备的原理如下:
反应1:   
反应2:   (副反应)
(1),该反应的___________
(2)将通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1和反应2,分别在下改变反应温度,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以及生成、CO选择性(S)的变化如图(选择性为目标产物在总产物中的比率)。

①代表随温度变化趋势的是曲线___________(填“a”“b”或“c”)。
②随着温度升高,a、b、c三条曲线接近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P点对应的反应2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分子筛膜反应器可提高反应1的平衡转化率、且实现选择性100%,原理如图所示。分子筛膜反应器可提高转化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最近,中科院研究出首例在室温条件超快传输的氢负离子导体,将带来系列技术变革。某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装置(如图),以电化学方法进行反应1。
   
①电极a为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③若反应2也同时发生,出口Ⅱ为CO、的混合气,且,则惰性电极2的电流效率___________(×100%)。
2023-06-03更新 | 70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实验中学等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月考)化学试题
7 . 向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在不同压强、不同温度下,平衡混合物中体积分数如图Ⅰ所示,测得反应时逆反应速率与容器中关系如图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图Ⅱ中当x点平衡体系升高至某一温度时,反应可重新达平衡状态,新平衡点可能是d
8 . 氙的氟化物是优良的氟化剂,稀有气体Xe和F2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同时存在如下反应:
反应I:
反应Ⅱ:
反应Ⅲ:
已知:XeF2选择性是指生成XeF2所消耗的Xe的物质的量与初始Xe的物质的量的比值。
回答下列问题:
(1)向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n mol的Xe和4mol的F2,初始压强为106Pa,测得在相同时间内,上述反应Xe的转化率和XeF2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制取XeF2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当超过1000℃,XeF2选择性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2)在1000℃时,初始条件同上,xi表示含Xe元素的某物质与含Xe元素各物质的总物质的量之比,xi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测得平衡时XeF2的选择性为80%,图2中表示XeF4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则反应过程能量变化为_______kJ(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F2的转化率为_______,反应I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x=_______

(3)在1000℃时,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p=_______,保持初始其他条件不变,反应达平衡后增大体系压强,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3-01-15更新 | 53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一定温度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 / s02468
n(SO3) / mol00.81.41.8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2 s 的平均速率v(O2) = 0.4 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 L,平衡常数将增大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 mol SO3,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小于10%
D.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 mol SO2、1 mol O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减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