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次硫酸氢钠甲醛(,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4)俗称吊白块,在空气中易被氧化,120℃时会分解,在印染、医药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某实验小组以浓、HCHO和Zn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实验室常用与浓反应制取
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
②工业生产中常用氨水处理废气中,写出足量氨水吸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制备溶液:在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固体和,搅拌溶解,再缓慢通入,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

常温下,溶液吸收的过程中,等于1时,溶液的pH分别为7.2、2。
①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常温下,当溶液中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
(3)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2)中充分反应后,将装置D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90℃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
①生成[副产物为]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将上述抽滤所得的滤液经___________步骤,过滤得到产品。
(4)测定产品的纯度:准确称取8.0 g产品,完全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取20.00 mL所配溶液,加入过量碘完全反应后(已知不能氧化甲醛,S元素转化为,杂质不反应),加入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2.33 g。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
2024-06-0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七)理科综合试卷-高中化学
2 .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使用多孔硫颗粒作催化剂,将一氯乙酸()转化为应用更广泛的三氯乙酸()。主要反应方程式:。制备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冷凝水的进水口为______(填“a”或“b”)。
(2)检查虚线框内装置的气密性方法为______
(3)装置甲中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装置戊的作用是______
(4)制备三氯乙酸时,需要控制温度在140℃左右持续加热,则丁的加热方法是______(填“水浴加热”或“油浴加热”),该过程中不需要另加沸石,原因是______
(5)已知,常温下,则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 . 用途广泛。某实验小组同学围绕开展如下实验活动。
.配制溶液
(1)配制溶液,需要称量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上述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____(填标号)。

.实验探究
探究温度对溶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水的挥发)。
实验序号操作测试温度
1采用水浴加热,将溶液从持续升温至,每隔测量并记录溶液

(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实验1中测得,可知当时,溶液的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这主要是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___________发挥主导作用。实验1中测得,且当时,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5)针对(4)中实验现象,小组同学继续开展探究。
查阅资料:溶液中存在平衡:
提出猜想:对于溶液,当时,该反应进行程度很小;当时,该反应进行程度明显增大。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猜想。补充表格内容。
实验序号操作测试温度
2采用水浴加热,①___________,然后冷却至,并记录溶液
3采用水浴加热,将溶液从升温至,然后冷却至,并记录溶液
实验结论:②根据实验1~3的结果,小组同学认为猜想成立,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拓展总结:③溶液中存在的自偶电离平衡:时,自偶电离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时,]。当温度升高时,更易分解,从体系逸出,促进了在溶液中的分解。
(6)写出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应用___________
4 . 二氧化硫是一种使人们爱恨交加的物质,爱其作为一种化工原料,为人类提供物质基础,恨其有毒,对人类即环境的危害。联系工业生产中用碱液吸收含制的尾气,某同学对实验室中制备与性质实验的尾气采用溶液吸收,装置如下:

已知:
(1)利用85%的浓硫酸和,固体反应制备,下述“制备装置”合理的是________。
A.B.C.D.

(2)溶液吸收后生成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能生成
某同学查阅资料:常温时,
某次实验结束后,该同学通过数字实验,用pH传感器测得吸收液的(常温),则该混合液中含硫物种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填微粒化学式)。
(3)“性质实验装置”中将通入到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通过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确定该沉淀不是沉淀: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结合“性质实验”反应物的组成及性质推断该沉淀为,若忽略空气中的影响,则该性质实验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探究该反应的生成物是,而不是________________
(4)在“性质实验装置”中制备少量硫代硫酸钠(),该装置中装有混合液,发生的反应为,通入的过程中,数字传感器测得溶液中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图:

的生成量曲线为________(填“甲”或“乙”),曲线乙Q点后出现急剧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5)化学反应速率不仅影响生产,还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写出生活中减缓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应用________
2024-05-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其一般以30%~60%的水溶液形式存放,水溶液俗称双氧水,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等。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利用反应2H2O22H2O+O2↑制取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O2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实验室中欲用34%H2O2溶液(密度为1.127g/cm3)配制250mL1.50mol/L H2O2溶液,所需34% H2O2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过氧化氢是一种二元弱酸,写出H2O2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4)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探究温度对H2O2电离平衡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任务:利用灵敏pH计测量溶液的pH,并探究电离过程是否吸热。
②查阅资料:20℃时,Ka1(H2O2)=2.4×10-12,lg6≈0.778。
③提出猜想:反应物浓度相同时;温度越高,酸性越强,pH越小。
④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取试样进行表正实验1~3,记录数据。

试祥温度/℃pH
110mL1.5mol/L的双氧水20X1
210mL1.5mol/L的双氧水30X2
310mL1.5mol/L的双氧水50X3
⑤数据分析、交流讨论。
实验结果:X2<X1<X3且X1=___________,测得pH数据中能证明上述猜想的是___________(用X1、X2、X3的大小关系表示);pH出现X1<X3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⑥优化实验。在20℃下进行下列实验:

试样反应前后温度变化/℃
410mL1.5mol/L的双氧水、10mL1.5mol/L的NaOH溶液△T1
510mL1.5mol/L的H2SO4溶液10mL1.5mol/L的NaOH溶液△T2
若实验中测得△T1___________△T2(填“>”或“<”),则说明H2O2电离过程吸热。
2024-04-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6 . 三氯氧磷()可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工业上采用直接氧化法由制备,反应原理为:
已知:的部分性质如下:

熔点/℃沸点/℃其它
-11275.5互溶,均为无色液体,遇水均剧烈水解
2105.3
某实验小组模拟该工艺设计实验装置如图(部分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1)装置戊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乙的主要作用为:①干燥气体,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装置丙的温度需控制在60-65°℃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提纯(含少量杂质),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遇水生成弱电解质亚磷酸,已知与过量NaOH反应生成
①写出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6)通过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Cl元素含量,可进一步计算产品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I.取m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待水解完全后滴加稀硝酸至酸性;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溶液至完全沉淀;
Ⅲ.向其中加入少量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Ⅳ.加入指示剂,用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时消耗KSCN溶液
(已知:溶于酸,AgSCN是白色沉淀;)
①步骤Ⅳ中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
A.       B.       C.淀粉       D.甲基橙
②产品中氯元素的百分含量表达式为:___________
③下列操作会使测得的氯元素含量偏小的是___________
A.配制标准溶液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实验过程中未加入硝基苯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D.滴定时锥形瓶未干燥
2024-04-1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初态考试化学试卷
7 . CuCl是见光容易分解的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的环境中易被氧化和水解。实验室制备CuCl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制取步骤如下:
①组装好整套实验装置,称取晶体,加适量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使固体全部溶解,将其置于A装置中;
②在左右向A装置中通入气体,搅拌;
③当A中溶液全部褪色,停止通气体;
④实验结束后,先向A装置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减压过滤(需避光),可得到CuCl粗产品;
⑤用乙醇洗涤CuCl粗产品,将产品在双层干燥器(分别装有浓硫酸和碱石灰)中干燥34h,再经氢气流干燥,最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产品质量为
已知CuCl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aq,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原子核外电子一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空间运动状态;液态能发生自偶电离,与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__(写化学式,任写一种即可)。
(2)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多孔玻璃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⑤用乙醇洗涤CuCl粗产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7)假设在下:   ,测得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则烧杯中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红色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化学试题
8 . 碳酸亚铁()是生产补血剂的重要原料,制取过程中涉及以下实验。
实验一:为探究某固体化合物X(仅含有三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气体甲、气体乙均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
请回答:
(1)化合物X含有的元素为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出A溶于足量稀硝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二:如图装置利用实验一所得溶液B制取(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装置丙中,先将导管移出液面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再向溶液()通入一段时间至其pH为7,滴加一定量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请回答:
(2)丙装置的反应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试剂a是___________
(3)向溶液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常温下,向溶液()通入一段时间时溶液中___________(已知)。
(5)丙装置中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检验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可选用下列哪些试剂___________。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NaOH
C.D.KSCN
(7)100mL0.8mol/LB溶液完全反应,最终得到8.2克固体,则产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小数)。
2023-07-12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时,水的离子积常数,该温度下测得溶液的。则___________25℃(填“>”、“<”或“=”)。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已知氢氟酸、次氯酸、碳酸在室温下的电离常数分别为: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同浓度的溶液的值大小:___________。(填“>”、“<”或“=”)
②少量的通入溶液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测定粗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Na2S2O3•5H2O的式量为248)。
实验步骤:称取6g粗品配制250mL的溶液待用。用酸式滴定管取25.00mL0.01mol•L-1K2Cr2O7溶液于锥形瓶中,然后加入过量的KI溶液并酸化,加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配制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为I2+2S2O=2I-+S4O),消耗Na2S2O3溶液25.00mL。
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并酸化,Cr2O被还原成Cr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③粗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④若在取K2Cr2O7溶液时有部分溶液滴到了锥形瓶外。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023-07-06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
10 . NaClO溶液具有漂白能力,已知25℃时,,向含有NaOH的NaClO溶液中逐滴滴入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随溶液的体积的变化曲线及实验现象见下表。
变化曲线实验现象
   ⅰ.A→B产生红褐色沉淀
ⅱ.B→C红褐色沉淀的量增多
ⅲ.C→D红褐色沉淀的量增多
ⅳ.D点附近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ⅴ.D→E红褐色沉淀的量略有增多
(1)NaClO的电子式是_____,次氯酸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_____
(2)下列关于NaClO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双选)。
A.0.01mol/L溶液中,
B.长期露置在空气中,释放,漂白能力减弱
C.通入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25℃,的NaClO和HClO的混合溶液中,
(3)25℃,的NaClO和HClO的混合溶液中,[HClO]_____(填<,>或=)。
(4)A→B,C→D过程溶液的pH值下降的原因可用下面的方程式来解释,请推测方框里的物质并在横线上写出完整的方程式并配平:

_____
+
_____
(5)已知,少量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023-06-2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等级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