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管子》中有:“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荀子》中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体现了当时
A.兼并战争下各派思想激烈交锋B.社会转型思想文化趋于融合
C.法家思想被各诸侯国普遍采用D.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以商鞅和韩非为代表的的法家认为:法令和刑罚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最佳方式,能帮助天下安定,人民服从;商业、娱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这反映出
A.儒学无法适应社会需要B.法家在争鸣中发展完善
C.法家思想具有实用色彩D.法家是儒家思想的扬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韩非子在《五蠹》中把以往的历史时期划分为上古、中世、当今三个阶段,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这实际上表明韩非子
A.科学分析历史变迁B.要求国策与时俱进
C.要求继承历史传统D.抨击社会礼崩乐坏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

——摘编自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对战国百家争鸣现象的一种解读》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认为“以法为教”“法不阿贵”,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状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的“内部压力”与“外部条件”。
(2)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种思想流派的治国主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战国某思想家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该主张体现了
A.儒家效法先王,实行“仁政”B.法家倡导与时俱进,实行变革
C.墨家向往和平,倡导“非攻”D.道家呼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说"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该观点强调的是
A.道德是政治和法度的附属品B.加强君主专制具有必要性
C.变法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D.德与刑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7 . 韩非子说:“士卒之逃事伏匿,附托有威之门,以避徭赋,而上不得者,万数。”这一现象
A.使中央集权制遭到严重冲击B.表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趋于强化
C.对国君统治构成潜在的威胁D.为小农经济模式的形成创造条件
2021-01-2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法家代表人物吴起先后拜大儒曾子和子夏为师,在楚国实行变法期间,他以身作则,忠实履行“信”“义”二字;荀子则认同法家加强君权的主张,其弟子李斯和韩非在理论和实践上促进了法家思想的发展。这种现象说明
A.法家思想源自于儒家B.战国时期儒法相互借鉴吸收
C.儒家和法家本质相同D.尊崇“信”“义”成为时代主流
9 . 《韩非子》记载,韩昭侯谓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 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听矣。”材料表明
A.以法治国成为历史趋势B.韩国变法取得显著成效
C.法家思想冲击传统政治D.君主专制得到全面加强
2021-01-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墨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日: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上之所非,必皆非。”与该观点最相近的是
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B.“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