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1 . 货币与文明

货币伴随着经济发展而诞生,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某校集币社以“货币与文明”为主题开展系列探究。

货币是经济流通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1)下图所示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海贝。据学者研究,这种海贝生息在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等热带海域。该考古发现可以用来研究(双选)(     

A.丝绸之路的起源B.早期货币的形制
C.货币出土地的地理环境D.中原与南方沿海的交往
(2)将下列图片所示的和货币有关的实物与表格中的说明相匹配。(填写字母)

A.元朝纸钞B.拜占庭帝国金币
(出土于北魏墓葬)
C.“五铢”铜钱范D.法币
钱币说明
①古代国家掌握铸币权的器具
②在古代中国境内作为主币使用
③见证东西方国家间的商贸往来
④终结了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历史
(3)下图是1944年美国等44国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的会场照片,该次会议达成的协议(单选)(     

A.结束了白银铸币的国际货币传统B.形成了黄金本位的国际货币制度
C.建立了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D.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屡屡撬动着中国的命运。集币社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制成如下卡片:

(一)明朝后期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不但赋税折银征收,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二)成书于17世纪初的《牡丹亭》、“三言二拍”等戏剧、小说中,有大量的描绘当时民众使用白银购物的情节。(三)据学者研究,19世纪初,一两白银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1840年,一两白银已经可以兑换1320文铜钱。
(4)卡片(一)描述的赋税制度是,推行者是。(填写内容)
(5)卡片(二)(三)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白银流动问题。
A.西、葡开辟新航路B.英国进行鸦片走私C.日本逼签《马关条约》D.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卡片(二)中导致当时民众大量使用白银的外部因素:________(填写上述字母)
卡片(三)中反映的白银与铜钱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填写上述字母)
(6)综合以上探究,谈谈货币变迁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4-04-06更新 | 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上海高考浦东新区二模历史卷
2 . 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不无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的货币不再“绕着美元转”了。导致金元帝国大厦崩溃的原因是(     
①美苏争霸;②日本西欧崛起;③中国的振兴;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4-03-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国际法的演变

随着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国际法也逐渐形成并成熟。

材料一   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处划定一条从北极点直到南极点的分界线……葡萄牙国王及其船只发现或未来发现之所有陆地及岛屿……若其位于分界线之东侧且未越过分界线,则永久归葡萄牙国王及其继承人所有。卡斯蒂利亚女王及阿拉贡国王(注:西班牙国家元首)及其所属船只探明或未来探明之所有陆地及岛屿……若其位于分界线之西侧且未越过分界线,则永久归……国王及其继承人所有。

——1494年《托德西利亚斯条约》


(1)材料一中“分界线”被称为什么?据材料归纳当时处理国家间纠纷的方式。

材料二



(2)结合所学,完善上面示意图内容。
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较之材料一,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方式有了哪些新变化?
(4)近现代以来,推动国际法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国际法的发展?
2024-03-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上海专用)
2024·上海·模拟预测
综合题 | 适中(0.65) |

4 . 基层治理之础。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


(1)阅读下列“中国古代赋税、户籍制度沿革表”。将字母所示信息,填入表格中编号所处位置。

朝代

赋税制度

户籍制度

时代特征

战国

秦汉

田赋、人头税

徭役

编户齐民

铁器牛耕出现、封建社会建立、巩固

魏晋

租调制

黄籍、黄籍、“土断”

初期

大索貌阅

国家统一、统治秩序相对稳定

中期

两税、徭役、募役法

主客分籍

租庸调、两税法

夏税、秋粮、金花银③

中央集权、白银流入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④

永停编审

A摊丁入亩B租庸调制C诸色户计D黄册制度   E一条鞭法
F两税法     G少数民族建立统一政权     H中央集权、商品经济发展
I.局部统一、赋税标准变化        J.北方战乱、江南开发
(2)根据表格,结合所学,概括影响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4-03-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上海专用)

5 . 户籍与赋役

材料一   古之为理也,在于周知人数,乃均其事役,则庶功以兴,国富家足,教化从被,风齐俗和。

——《通典·食货》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枆。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

材料四   百姓及客等,约丁产,定等第,均率作,年支两税。其应税斛斗,据大历十四年见佃青苗地额均税……其旧租庸及诸色名目,一切并停。

材料五   臣请谏部行文直隶各省地方官,确查各县地亩若干,统计地丁、人丁之银数若干,按亩均派,在有地者所加无多不为苦,无地者得免赔累,实幸。

材料六   编审人丁旧例,原因生齿繁滋,恐有漏户避差之弊,是以每届五年查编造册, 以备考核。……嗣后编审之例,着永行停止。

——《清乾隆朝实录·卷之九百十一》


(1)“古之为理也,在于周知人数”,“周知人数”的目的何在?这里的“古”最早对应哪一历史时期?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生多次演变,请将材料与相关制度相对应(填序号)。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
(4)请结合材料,解释乾隆时期户籍编审“永行停止”的原因。
2024-03-19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4·上海·模拟预测
综合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2—1911年间,法学家沈家本奉谕主持翻译西法、改造旧律、制定新律等方面事务。他认为:“申、韩(申不害和韩非)之学,以刻核(苛刻)为宗旨,恃威相劫,实专制之尤。泰西之学,以保护治安为宗旨,人人有自由之便利,人人不得稍越法律之范围。二者相衡,判然各别。”同时指出:“近今泰西政事,纯以法治,三权分立,互相维持”。

材料二   在沈家本的主持下,1907年《大清新刑律》草案初成。据学者统计,其中关于“君臣之伦”的条款,在旧律44个罪名中,大约留下了10个,保留比例为23%。关于“父子之伦”的条款,在旧律约33个罪名中,大约保留了11个,保留比例为33%。关于“夫妇之伦”的条款,旧律约有15个罪名,新律正文全部取消。

(1)材料一中的“申、韩之学”当指(     
A.儒家学说B.法家学说C.道家学说D.墨家学说
(2)提炼并归纳材料一中“判然各别”的具体表现。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沈家本对中西方法律的认识有何疏漏?
(4)你如何看待沈家本的法学主张与实践?史论结合地说明你的观点。
2024-03-19更新 | 4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上海专用)

7 . 民族融合与对外交往。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1)将下列“中原王朝”与同时代的“边疆民族”相对应(填写字母)。


(2)民族融合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民族融合的方式

事件

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A)征伐匈奴 (B)设河西四郡 (C)孝文帝改革 (D)文成公主进藏

(E)建立榷场       (F)设宣政院       (G)行金瓶掣签制


(3)简述秦汉至明清时期对外交往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2024-03-18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分裂动荡导致专制权力产生B.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C.武力夺取政权有利于国家统一D.君主专制是国家统一的决定因素
2024-02-11更新 | 339次组卷 | 184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等级考历史试题
9 . “君主”的权力。人类社会自国家产生以来,君主制就长期存在。
材料一   斯巴达的君主仅有有限的权力,主要是军事和祭司性质的首领……第二个政府部门是长老会议,由两位王和二十八位年纪在六十岁以上的贵族组成……并且是最高刑事法庭。第三个政府机关是公民会……但斯巴达政治中最高权威属于一个称为监察院的五人团体。

——【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在长达千年的中古时期,西欧逐渐形成了对君主权力的“丰富表达”。

《圣经》中的耶稣说:“凯撒的物当归凯撒,上帝的物当归上帝。”欧洲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法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使得国王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材料三   近代以来的英国君主。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六、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权利法案》


(1)早期区域文明的君主。请将下表所列君主权力的观念,与其流行的地区相匹配。(填写字母)

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B

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我有如沙马什,照临黔首,光耀大地。

C

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常见的法老形象常手握权杖:“赫卡”权杖代表统治者、“万斯”权杖代表统一,“连枷”是亡故法老所持的权杖。
①古埃及(      )     ②中国(      )       ③西亚(      )
(2)材料一中当时斯巴达实施的是(     )(单选)
A.民主政治B.寡头政治C.君主专制D.封君封臣制度

(3)材料一中造成斯巴达的“君主”与上表中的君主权势不同的因素的(     )(双选)
A.文明交流程度B.生产方式不同C.地理环境差异D.年龄结构不同

(4)世界史上的“中古时期”是指(     )(单选)
A.公元前的一千年B.公元后的一千年
C.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5世纪D.公元5—15世纪

(5)根据材料二及所学,概述中古时期西欧王权的变迁。
(6)《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三概括法案规范国王权力的原则。
2024-01-1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合格考)历史试卷

10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中国的对外交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博物馆准备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展览活动,邀请同学们参与布展,以下为展品列表。

A.“汉委(倭)奴国王”

金印及印文

B.《燕然山铭》石刻(随军出征的班固撰文

记载下窦宪率军大败北

匈奴的事迹)

C.礼宾图

(右一为东北室韦或靺鞨使节、右二为高丽使节、右三为拜占庭帝国使节,其余为鸿胪寺官员)

D.元成宗赐给第五任帝师乞剌斯八斡节儿(西藏上层僧人)

的印信

E.驻藏大臣令牌

F.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

《坤舆万国全图》(摹本)

G.“南海1号”沉船(南宋时期从事远洋贸易的古船)上的瓷碗

H.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

I.雅克萨之战中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及之后订立的

《尼布楚条约》

的影印件


(1)根据展品信息,上表展品可以放置到下列哪个展馆?请给出你的选择。(填写字母序号)

民族关系馆:___________________ 对外交流馆: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品产生于特定的时空,也反映特定的时空,历史地图亦反映特定时空。根据展品信息,以时序布展,请在上表中找到属于下列历史地图所反映的时代展馆的展品。

图一

   

图二


(3)为补充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流的情况,下列展品中可以选择_________

A法显《佛国记》

B“晋归义羌侯”印文

C“长庆会盟”碑

D北魏墓葬出土

拜占庭帝国的金币


(4)通过布展,根据上述展品,请归纳出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
2024-01-12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