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959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的津浦铁路一直是重点投资对象。20世纪60年代,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将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连接在一起,才有了现在的京沪铁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沪铁路多次提速。同时,还进行了电气化改造,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针的指导下,中国高铁技术迅速发展。2011年,京沪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京沪铁路的客运压力。

——摘编自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2011)》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在①、②、③、④四个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交通快速发展的原因。
2024-05-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城市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巴黎流行一种特殊的社交形式——沙龙。贵族与富有市民、艺术家与学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远离宫廷和教会的新的公共空间。19世纪后,随着沙龙主人政治文化影响力的日渐缩小,沙龙日趋衰败。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产阶层群体日益壮大,一种更开放、更大众的生活方式来到人们身边。1866年,巴黎公共舞会达到1000多个,1870年前后,适应大众阅读与休闲的咖啡馆有2万多家。此外,各种音乐团体、俱乐部、文学阅读室层出不穷。

——摘编自汤晓燕《十九世纪巴黎社交生活的演变》

材料二   宋代以前,绝大多数的城市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所在地,它们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过商业意义,其商业活动只能局限在“市”这个特定的区域中进行,作为居民生活区的“坊”与“市”是相分离的。到宋代,城市一般沿街开店,商人只要纳税,都可在城中任择地点开设店铺,同时在开封、杭州等大城市中,又出现了夜市、早市和鬼市。为了加强管理,政府或构筑新的城墙,把近郊之地围入城中,把郊区变成城区,或在城外设厢,将其视同城区一样来管理。在此同时,在交通干线或人口聚集的地方也出现了由草市发展而来的市镇,两宋时期大约有6000-7000个墟集市镇,作为新型的工商业据点,散布在广袤的乡村地区。

——摘编自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巴黎的社交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024-05-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大部分年份数据表明,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增长。但自实行改革 开放以来,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体制,截至“城镇化”战略确立的1998年乡镇企业的增 加值已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7.9%。整个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就业达1.25亿人,占当年全国城乡 非农就业总数的35.7%。1998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目标;2002 年,党的十六大在制定“全面小康”新战略的同时,针对“城乡二元结构”强调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方 针;2005年,出台了“新农村建设”来振兴包括县级以下的城镇在内的地方经济,以此体现城乡统筹协调 发展。因此,我国应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战略和政府大幅度增加农村投入的历史机遇,以优惠政策促 进农村人口向包括城关镇在内的中心城镇集聚,以低成本的农村“城镇化”和自治性质的乡村治理结构来逐步缓解“三农问题”,以使中国农业有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温铁军等《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

材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在国外移民大量涌入、自然资源丰富及工业化高潮的推动下,巴西城市化进   入快速发展时期,推动巴西由农业社会向高度城市化社会转型。然而,由于缺乏规划和协调,其城市化 水平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缺乏充足的就业支撑,产生了过度城市化问题。为此,1988年巴西出台的新宪法中专门设定一章阐述城市政策,确定“应致力于城市社会的全面有序发展,并保障居民的福利。”在此思想指导下,巴西政府在就业、减贫、基础卫生设施建设、贫民窟改造、环境治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并取得了成效,推动巴西城市朝着均衡、有序的方向发展。但巴西城镇化建设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进一步增加就业、减少城镇贫穷人口、完善低收入群体住房、降低社会不平等、改善社会治安等,关 系到巴西的健康、持续发展。

——摘编自程晶《20 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城市化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和巴西城镇化进程中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巴西城镇化呈现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历史经验。
2024-04-2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初,英国城市化程度要低于除中欧以外的其他欧洲国家。18世纪60年代以来,兰开夏郡就发展成棉纺织业工业区,而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等工业城市迅速成长壮大,此后,煤炭工业中心和炼铁中心也出现了大批城镇。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位于交通咽喉处的城镇也繁荣起来……这些城市的发展都是自发的,因而在城市布局上显示出天然性、不平衡性。18011851年间,英国纺织业城市人口增长率居第一、其他如港口城市为214%,制造业城市为186%,城市发展规模非常惊人。城市化使英国的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不仅仅牵涉到物质生活的改善,也牵涉到精神领域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管理均有令人瞩目的转变。从17501851年间,城市化水平即由10%提高到50%,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完成城市化的国家。

——摘编自陆伟芳《英国近代城市化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材料二   近代部分年份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全国总人口数
(万人)
城市人口数
(万人)
城市化率
(%)
18203737724206.5
18404128127696.7
18434172428256.6
18933367127698.2
19014264541739.8
192044715474210.6
193146884510610.9
193646962528111.2
194954167576510.6

——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英国相比,中国近代城市化迟滞的原因;并谈谈近代以来中英城市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50年代的工人新村及住宅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156项”工程工人及其家属的居住问题,我国建设了大量工人新村。

                            图1 工人新村分布图                                图2 工人新村建筑形式分类情况(单位:处)

—据周千智《“156项”工程工人新村更新策略研究》等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华北地区职工住宅标准单元

                      图3                                                     图4

一梯两户、一户两室(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一梯三户、一户两室(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

——孟璠磊等《新中国计划经济初期工人住宅设计标准演变及其遗产价值研究(1949—1962)》

(1)指出图2、图3反映的工人新村建设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对华北地区职工住宅标准单元变化的原因做出合理解释。
2024-02-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天津为卫,去神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冲。京师岁食东南数百万之漕,悉道经于此。舟楫之所式临,商贾之所萃集,五方之民之所杂处……名虽为卫,实则即一大都会所莫能过也。”

——《天津卫志·序》(1674年)

材料三   天津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表

金代贞祐二年(1214年)设直沽寨
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设海津镇
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设直沽卫,成祖赐名“天津”,天津始有此名
明代永乐二年、四年先后设天津左卫、天津右卫
清代雍正三年(1725年)改天津卫为天津州
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下辖六县一州
民国二年(1913年)天津被定为直隶省省会
民国十七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天津特别市,直属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管辖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元明清时期天津城市兴起的表现及原因。
(2)依据材料三、指出天津城市职能和城市地位演变的趋势。结合所学,说明近代城市区划的调整对天津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4-01-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天堂还是地狱。狄更斯曾形容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正在走向天堂……也正直下地狱”。

材料一   1851年……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英国专门花了22周时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完全由玻璃及金属建成的大厦——“水晶宫”(共使用铁柱3300根,铁梁2300根,玻璃9.3万平方米)……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黄光耀、刘金源《成功的代价——论英国工业化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漫画《大霍乱的温床》(1852年)

材料三   早期市政建设大事记

1842年,英国“查德威克报告”呼吁改善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

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赋予城市广泛权力建设现代卫生系统。

1853~1869年,法国政府率先实施巴黎城市规划,拓建林荫大道,建成下水道系统。

1890年代,欧美国家用有轨电车取代马拉街车,实现公共交通革命,拓展城市空间。

(1)从材料一能够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二展现了工业革命之下哪些问题?
(3)材料二作为艺术作品,能否作为可信的史料加以运用?请简述理由。
(4)根据材料三,解释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狄更斯所言: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正在走向天堂……也正直下地狱”?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核心是层级的变化。作为地方高层的道、省、州等统县政区,主要由原监察区或军事区等虚区转化而来,其总体上幅员缩减。例如,郡的幅员不断缩小而至消失,但后人常把州、府主官雅称为郡太守。

下表秦汉以来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变迁概况

层级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县、道

(东汉后期)州

郡、封国

县、道、邑、侯

唐后期、五代

道/藩镇

州、府

布政使(俗称省)

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直隶厅

县、州、厅

民国初期,在省县之间设道,但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被取消。因管理困难,省之下临时设置专员公署,后推广并加以固定。另外,还设有约150个市,大部分相当于县级,大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民国时期,地方区划的层级、数目更改频繁,幅度也较大。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材料二   国外发达国家的行政区划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变动也比较频繁,同时由于经济、人口的集聚,纷纷建立大都市区,加强协调。……绝大部分的城市,不论大小,地位平等。信息时代,社会结构非群体化、高度差异化,这也使得传统中央集权国家表现出分权化趋势。

——摘编自王开泳、陈田《国外行政区划调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古代、近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传统行政区划相比发达国家行政区划的不同,并简析其影响。
2024-01-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古罗马的城市是成也贸易败也贸易。由于岛国城邦的更迭,地理位置和体制,早期形态的城市是防御为主;但是城市本身跟随贸易和工商业自发生长,城市或者城邦的存亡更选并不影响人民的富足安定。不同于欧洲地缘城邦和自由贸易的社会模式,中国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隔绝,相对安宁的延续了几千年的血缘宗亲和封建帝制统治,城市布局一直遵循天圆地方、阴阳五行、尊卑有序的文化指导思想,反映在城市平面形态上就是主座居中,左右对称的轴线布局手法。在实际的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如山地、水乡,虽有一些变异,但也尽量遵循这一主导思想。

——摘编自张延生《中西古典理想城市的形态比较》

材料二   关于通商口岸城市形成中的传承与创新,费正清着重强调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另一批学者则认为中国城市发展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内部结构。建筑风格呈现中西合壁的特色,布局呈现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与近代化街道空间的结合。通商口岸城市选址时倾向于远离老城区之处,以环城道路代替封闭性城墙。从全国口岸城市来看,西北城市依山布局,江南城市临水设街,平原城市平缓开阔,沿海城市随海就势。城市出现工业区、工业居住区、物流区、集体住宅、商业区、行政区、娱乐区等新的功能分区,并不断向城市郊区或外围乡村扩展。

——摘编自《中国通商口岸城市平面形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影响古代希腊罗马和古代中国城市布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的布局特点。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9年,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公房公产统一管理的决定》,该决定赋予了城镇房屋公有的性质,并规定对其进行统一管理,所以房屋并无进入市场买卖、流通的可能,导致当时在新房屋的开发建设方面,只有国家统一投资这一渠道。……国家对城镇职工收取少量的租金不足以支付房屋的维护和管理费用,……这样的政策使得城镇居民对房屋近似于无偿使用。1979年我国以西安、南宁、柳州和梧州四个城市为试点,国家统一建设房屋,允许出售新建住房。1980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1982年政府为了鼓励公民购买公房,推出了新的措施——国家、单位和职工按“三三制”原则承担购房费用。……政府随即将改革的目标转向了提高住房租金。

——摘编自艾其茂《新中国六十年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改革开放初期住房保障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01-06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