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欲强国必须强民,欲强民必须强体”、“惟其以尚武之精神”,加强军队将士身体锻炼。1902年,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遵循“仿洋改制”,“德、智、体”三育并重,主张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体育,将体育普及于全体国民、服务于全体国民,积极倡导妇女不缠足运动,加强女子体育从而实现中国“人种”的改良。

——摘编自《康有为体育思想考析》

材料二   苏区到处都在进行体育比赛,发展红色体育运动……陕甘宁边区通过实行三三制、精兵简政、土地改革、大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进行根据地建设……延安军民自力更生办体育,一方面结合军事训练开展射击、制杀、投掷、越障碍、跑步等活动,另一方面开展各种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把适当的生产运动体育化,把大众习作的东两体育化。1942年李富春在《新华日报》上指出:每个人都要有能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要经常的进行……120师“战斗队”、抗大总校、“八办”等曾多次与国民党军队共同开展体育活动。

——摘编自《延安体育之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有为的体育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的性质并说明盛行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仿照以上问题,补充设计一个思考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波茨坦会议

材料   1945717日至82日,在日本军国主义虽日暮逢穷,但仍负离顽抗,美国原子弹虽然试爆成功,但实战效果尚难预卜,美苏英之间新的纠纷不断出现之际,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了会晤。会议着重讨论了战后世界的安排。对德国和波兰问题,在雅尔塔会议基础上加以具体化。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苏联重中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726日以美中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这次会议对一些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但随着战争接近尾声,美英和苏联的分歧和争执也日趋激化。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波茨坦会议进行历史评述。
2022-07-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德国政府发表《关于战发动者责任的白皮书》、称德国是“为了自卫而战斗”,为“民族生存”而战。斯宾格勒认为一战“是对德国的围攻,德国作为‘中心帝国’受到整个世界的围困”。1924年8月2日德国政府发行明信片,宣称“十年前人民走向了令人难忘的团结并给予自由和保卫祖国而战斗的军队以力量”。同一天,时任魏玛共和国总统的社会民主党领袖艾伯特发表演讲声称,“德国的战士不是为侵略性战争而战斗,而是为防御性战争而战斗”。1919年6月28日《德意志报》发表文章,叫嚣“复仇!德意志民族!今天在凡尔赛镜厅,耻辱的条约正在签字。不要忘记它!”

——张国臣《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一战的反思》

材料二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的历任总统和总理都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从来没有为纳粹的侵略和屠杀行径进行过辩解、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宿敌”法国真诚道歉。

——段久慧《德国如何反思战争罪行》

材料三在2007年的德国电影《拜见希特勒》中,电影的结尾时有一段十几分钟的真实采访,受访对象是今天的德国年轻人,访问的问题只有一个:“你知道谁是希特勒吗?”年轻人给出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人回答说是演员、运动员,也有人模模糊糊回答说是个政客,还有人坦白地说不知道。能说出希特勒身份的还不到整个受访者的一半。

——李林峰《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1)评述材料一中德国对战争及战后政治秩序的态度。
(2)材料二中,德国对二战的态度有何历史意义。
(3)对于材料三中的现象,谈谈你的认识。
2022-07-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40年,英国史学家兼文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伦敦做了轰动一时的“英雄崇拜”演讲。他宣称,人类既往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伟人的历史。他们是人类的领袖,是传奇人物,广义而言是开创者。他列出了六类英雄及代表人物(见下表),认为他们具有共同的品质,如英雄气概、独创精神、高尚品德等。卡莱尔以此控诉当时社会的空虚和庸碌无为,批判制度的腐败,希望再次出现巨人般的英雄。


结合所学时代背景,评析卡莱尔的“英雄观”。(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11-0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5月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福泽谕吉和伊藤博文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们对当时中国发生的变革也非常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中两国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一个止于外形。中国国民与西洋人接触已有百年,其交接的方式只有商业贸易,外来者为利而来,内应者为利而应。交往的动机,除了利以外一无所有……终究不能指望今天的中国人能够开化。

——摘编自福泽谕吉《必须摒斥清国风》(1884年)

材料二   伊藤博文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发表评论道:“所谓革新党者之所为,其策划未可谓尽得其当。窃料其事难成,果不出数月,其党立败,进锐退速,自然之理……必俟有英迈逸群之帝者出,而以才识卓拔之士为之辅弼,然后能创立大英业也”。

——摘编自汤志钧《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泽谕吉关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认识,归纳这一认识出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评析伊藤博文的观点。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讲演中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的纲领”的“十四点原则”,涉及到有关列强瓜分世界的原则、战争与和平、建立国际组织等一系列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1920年1月20日,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生效。英、法、日等国追求的主要目标都已达到,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却遭到了失败。

材料二   为了安排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1941年9月英国提出了“凯恩斯计划”,贬低黄金的作用;美国于1943年4月公布“怀特计划”,主张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机构,取消外汇管制和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在1943年9—10月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上,英国被迫接受了“怀特计划”,并同意以此为依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20世纪上半期,美国先后提出规划世界秩序的“十四点原则”和“怀特计划”,其结果截然不同。试评析这一现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某学习小组以“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遭遇严重挑战”为主题,找到了关于海湾战争的一些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以上均摘编自世纪图志编写组编写的《世纪图志》


(1)材料一对探讨这一主题有何价值?
(2)材料二从怎样的视角拓展了我们对研究主题的认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运动在英国广泛兴起。所谓和平主义,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西方国家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其实是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是过于苛刻了;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激怒,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这就是当时人所持的一整套和平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既有真理又有误解。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根据材料提取一条历史信息,并结合史实予以评析。(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07-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年底,英国驻华大使卡尔频繁奔波于上海重庆之间,多次同蒋介石密谈,劝说国民党政府同日本进行“和谈"。而英美舆论界则出现了鼓吹召开太平洋国际会议,以“和平解决远东冲突"的论调。1940—1941年间,美、日两国在各种级别进行了一系列谈判,美国方面亦曾考虑以中国的某些利益为代价(如承认“满洲国”),同日本达成妥协。1939年6 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反对投降活动》一文,揭露道:“所谓太平洋会议,就是准备把中国变成捷克”,并明确宣布,“我们始终站在主战派方面的,我们坚决反对那些主和派”。

从1938年初起,德日双方开始围绕着缔结军事同盟问题进行谈判。日方的基本立场则 与德方有两点明显的差异:第一,同盟的对象应限定于苏联,而不包括美、英;第二,缔约国不承担“自动参战”的义务,参战与否要经过“协商决定”,在1938至1939年整个谈判期间,上述两点分歧使德日双方始终难以达成协议。

——据王斯德、陈兼《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主要大国的战略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中国抗战对世界的贡献并1938-1941年英美对华政策加以评析。
2020-07-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拿破仑通过一系列武力战争建立了盛极一时的庞大帝国。下列关于拿破仑战争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推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秩序                    ②传播了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的成果
③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和侵略性的双重性质   ④战争中被压迫地区民众的民主、民族意识觉醒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04-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