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分为两个阶段:1914—1917年为欧洲阶段,1917—1918年为全球阶段。
——摘编自(美)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
——K.M.潘尼卡(印度外交官、历史学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将1917年视为一战从欧洲阶段转入全球阶段的主要依据。
(2)结合时代背景,评析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2015-03-31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潍坊市高三3月质监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大业十二年(616)隋朝各地农民起义军有了很大的发展。韦城(今河南滑县)法曹翟让据有瓦岗寨,李密走投翟让。他为翟让画策,自往游说邻近的小股义军,所至皆附;又建议翟让直趋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并设伏军杀荥阳通守张须陀,瓦岗军第一次获得全歼敌军的大胜。

大业十三年(617)春,李密与翟让率精兵七千人袭取东都粮食供应地兴洛仓,开仓济民,并设伏兵大败来攻隋军,瓦岗军威声大振。翟让推李密为主,号为魏公。各地义军首领归附者络绎不绝。大业十三年十一月,在石子河击败江都通守王世充之后,李密置酒宴请翟让,李密部将蔡建德举刀从后面砍杀翟让。武德元年九月,王世充简练精锐两万余人,出击李密。李密“惑于众议”,亲率精兵出偃师迎敌。第一天接战时,就遭到失利。李密又恃傲轻敌,不设壁垒;敌军乘夜潜伏溪谷中,第二天奔向密营,纵火焚其庐舍,密军大溃。李密投奔唐朝,后为唐军击杀,时年三十七岁。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密威望日益提高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李密的功过。

2017-05-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3 .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2017-04-17更新 | 1736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冯桂芬(1809~1874),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早年师从林则徐,后熟读《海国图志》,受林、魏的影响颇深,思想比较开放。1840-1859年,冯桂芬在北京任翰林院编修,有机会了解清最高统治集团内的各种情况,从而对整个封建社会、封建制度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此外,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剧变,对冯桂芬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为躲避战乱,冯桂芬一度避居上海,并写下传世名作《校邠庐抗议》。
在冯桂芬眼里,“西学”囊括了生产技术、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内涵。他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采西学,制洋器,发展军事工业以及其他事业。他对清朝统治也有不满,要求革新内政,并且重视农业生产,倡议在生产中采用机器,以节省人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建议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给予掌握西方技艺者科举待遇。他所设计的试图使中国走向富强的方案,不仅受到了洋务派的礼赞,而且在《校邠庐抗议》出版三十年后仍然受到维新派的高度重视,对清末政治、经济演变的影响很大。
——摘编自熊月之《冯桂芬评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冯桂芬创作《校邠庐抗议》的原因。
(2)归纳冯桂芬的思想观点,并作简要评述。
5 . 古代中国人与希腊人,都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秦有天下,裂都能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聚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梭伦颁布的措施,既规定了政治方面的也规定了经济方面的调整。前者包括:①建立一个新的议事会即四百人会议,中等阶级有资格成为其成员;②使下等阶级具有在公民大会中参政的资格,从而给予他们公民权;③组建最高刑事法庭,面向所有公民,通过普选投票选出。经济改革对贫苦农民最有利,取消了现存的抵押契约,禁止今后再有债务奴隶的存在,限制任何个人可以拥有的土地数量。
——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首先是由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决定的。因为自然环境不仅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也由此决定了-个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心理
——李守福《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根源及其影响》
(1)结合材料一,说明“周”与“秦”各自建立了什么制度,有何优越性?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梭伦时代中等阶级及以上的公民可以参与哪些政治活动?梭伦经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归纳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简要评述此观点。
2016-11-27更新 | 8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省嘉祥一中高一12月质检历史试卷
6 . 2011年以来世界局势动荡不已,局部冲入不断。泰柬边境发生冲突,突尼斯、埃及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利比亚、也门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等(如下图)。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评述正确的是( )
A.动荡紧张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
B.冷战结束后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C.民族、领土等矛盾及大国插手使世界局势动荡
D.当今世界是美、欧、中、日、俄共同主导的多极化世界

7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节选)

(1)列举商鞅“惩奸宄”“务耕织”“尚军功”“孥贫怠”的具体措施。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对“商鞅之法”的评价。

2016-12-12更新 | 176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届山东淄博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卷
8 .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日本的扩张主义者不仅为经济上的原因所驱使,还对苏联力量的日益增长和蒋介石统一中国的日趋成功感到不安。此外,他们充分意识到当时正引起西方政治家注意的失业情况和其他问题。………中国东北角上的这个省份与南京的联系松散,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此外,日本已通过过去的条约在满洲获得了可以用来为其侵略行径找借口的某些特权。日本军方于1931年秋断定入侵时机已成熟时,他们正是这样做的。

中国政府根据《国联盟约》向国际联盟求助,国际联盟的李顿调查团提交的报告否认日本人的侵略是正当的自卫手段,但没有任何实际措施………回想起来,满洲事件作为对国际联盟旨在维护现状的整个外交结构——《凡尔赛和约》、华盛顿的协定的第一次沉重的打击。日本毫不费力就获得了大片富饶的新领地,这对意大利和德国的修正主义领导人并不是不起作用的;满洲事件引起了一连串的侵略,这些侵略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指出1931日本发动的侵略事件,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国际联盟对1931日本入侵中国的反应。
9 .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西斯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主要动力;而法西斯主义就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毒瘤,是帝国主义追求霸权的一种最疯狂的表现。
——李巨廉《战争历史运动坐标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对法西斯国家及其仆从国进行了处置,联合国取代了无能的国际联盟,五大国共享“否决权”,中国的大国地位得以确立,欧洲中心不复存在,美、苏分别成为半个世界的领袖。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
(1)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据材料二,评述雅尔塔体系。
2016-11-2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