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618 道试题
1 .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从古至今,中国一直是一个重视法治的国度。

材料一   《大明律》吸收了《唐六典》《元典章》以职官分类编制法典的长处,创立了以六部分类的新体例。《大明律》共七篇,“名例”以下,分别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和工律六篇,其在定罪量刑上 侧重尊君。朱元璋还创造了“教民榜文”之类的普及政教法令于民间的制度,让“里老人”宣讲简明扼要 的“圣谕”。清入关初,曾依照《明律》制定法律,至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 律例》。乾隆在《大清律例》序文中说,法律“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更在于“弼成教化,以洽其好生之德”。清代还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使司法管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摘编自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期的民事单行法如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合同法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这些 法律相对比较散乱、零碎甚至有冲突,无法像民法典那样发挥出整体效应,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法律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我国90年代法治建设的成就,并分析推动新中国民法典最终颁布的条件。
2024-05-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78年7月上旬,习仲勋考察了逃港现象严重的宝安县。在沙头角中英街,习仲勋看到香港那边车水马龙,宝安这边冷落萧条。 一河之隔,生活水平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到了1980年,这里的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国家在厦门设立了经济特区B.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利用外资
C.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
2024-05-2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百年变局的到来,与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风云变幻密切相关,与大国兴衰、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密切相关,与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催生的西方蜕变密切相关,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重塑世界密切相关。面对世界大变局,各主要力量加紧内外战略调整,抢占战略制高点,力 争在博弈中占据优势,导致国际形势加速深刻演变,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凸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持续上升,国际多边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遭到挑战。世界面临单边与多边、对抗与对话、封闭与开放的重大选择,处于何去何从的关键十字路口。

——摘编自门洪华《中国战略十二讲》

根据材料,结合冷战结束后相关史实,围绕“选择”,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4 . 有学者指出,人文主义就是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1500年前后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精神的外在表现。哥伦布是热那亚人,卡波特也是热那亚人,他们都出生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这绝非巧合。该学者旨在(     
A.阐明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B.表明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间的联系
C.赞扬热那亚人的冒险精神
D.强调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才辈出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摘编自列宁《在莫斯科省的县、乡、村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恩格斯说:“不仅可能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当西欧各国人民的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和生产资料转归公有之后,那些刚刚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而仍然保全了氏族制度或氏族制度残余的国家,可以利用公有制的残余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民风尚作为强大的手段,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并避免我们在西欧开辟道路时所不得不经历的大部分苦难和斗争。但这方面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目前还是资本主义的西方作出榜样和积极支持。”这段话旨在说明(       
A.跨越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与前提条件
B.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历史规律
C.西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D.氏族制度中保留的公有制残余是历史前进的动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一 尧、舜、禹时代和夏代,黄帝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汉代帝王对于黄帝祭祀的次数较前有了明显的增多,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礼仪制度,使得黄帝祭祀仪式规模化。

材料二

1908年陕西同盟会前往黄帝陵举行了秘密祭拜, 提出要“驱除鞑虏, 光复故物, 扫除专制政权, 建立共和国体。”
1912年3月孙中山委派代表团到陕西致祭黄帝陵。孙中山的祭陵词说到:“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世界文明, 唯有我先”。
1937年4
国民党和共产党共同祭祀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祭文, 号召“各党各界,团结坚固……四万万众, 坚决抵抗。……还我河山, 卫我国权……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新中国成立后每年清明节由陕西省政府组织祭祀黄帝。20世纪80年代起, 祭祀黄帝典礼日益隆重, 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纷纷寻根问祖来祭祀黄帝, 其中都包含着众多港澳台同胞。其中1983年的祭文写道:“统一祖国, 四海和衷, 振兴中华……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之新风, 改革体制, 活跃经济……发扬民族之伟大精神!”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平安《黄帝文化与中华文明》等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 围绕黄帝文化的价值, 自拟题目, 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北京条约》签订不到3个月,主持对外交涉事务的恭亲王便把创办外国语言学堂培养外语人才作为统筹善后事宜的重要举措上奏朝廷,仅仅7天时间,此奏便获得咸丰皇帝的批准,一年以后学堂正式设立。咸丰皇帝批准成立的这所学堂是(       
A.两江师范学堂B.京师大学堂
C.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D.京师同文馆
2024-05-2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冷战期间,苏联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直到20世纪80年代被日本超过。但与实行资本主义及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不同,其经济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的,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对经济实行控制和调整。在 1928 年至1932 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苏联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但是苏联的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甚合理。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天工业非常发达,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

——整理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大萧条从美国开始,1929年 10 月24 日股市下跌,到10月29 日成为1929年华尔街股灾,席卷全世界。大萧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毁灭性打击,人均收入、税收、盈利、价格全面下挫,国际贸易锐减50%,美国失业率飙升到25%,有些国家甚至达到33%。与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一样,不同经济学派对大萧条的原因解释迥然不同。整体而言,“市场派”学者认为,政府的错误管制将正常的经济衰退,扩大为大萧条,“政府派”学者认为大萧条显示资本主义市场的缺陷,呼吁更多政府管制和干预。

——摘编自加里蒂《大萧条》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面是世界古代某一帝国形势图。下列相关叙述,与这一形势图相符的是(     

A.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B.糅合各种文化,引领“希腊化世界”的文化走向
C.从共和国到帝国,成为一个囊括地中海的大帝国
D.亚历山大城建立了规模宏大、书籍最全的图书馆
2024-05-1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