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有学者发现,明朝中后期“乡村”与“城市”频繁出现在士人阶层有关风俗变迁的议题中。从精神层面看,士人阶层偏爱乡村而排斥城市;从实践层面看,士人阶层却倾向于居住在城市。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变迁影响士人观念转型B.自然经济形态逐渐走向瓦解
C.重农抑商政策呈现松动态势D.传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024-05-2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中华”—“中华民族”

材料一   《晋书·桓温传》记有东晋大将桓温的一段话:“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权幸扬越。”《十六国春秋》记十六国时原西晋旧臣贾坚仕于前燕,(东晋)士子荀羡劝说贾坚说:“‘君父、祖世为晋臣,奈何背本不降?’坚曰:‘晋自弃中华,非吾叛也。民既无主,强则附之。’”贞观时,给事中杜楚客在谈及北方突厥时云:“今令其部落散处河南,逼近中华,久必为患。”《唐律疏议》规定:“造畜蛊毒,所在不容,摈之荒服,绝其根本,故虽妇人,亦须投窜,纵令嫁向中华,事发还从配遣。”

材料二   梁启超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中华民族观”。梁启超认为:“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在于本国,人之独立,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究我之此论,其将唤起我民族共同之感情,抑将益增长我民族畛域之感情。”

(1)指出材料一中“中华”一词内涵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梁启超的“中华民族观”。
2024-02-01更新 | 292次组卷 | 7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英文“Modern”一词在16世纪才开始使用,原意是“目前”或“最近”,17世纪以后渐渐有了“较好的”含义,被历史学家用来指自己的时代,以有别于已过去的时代。这一变化反映出(       
A.启蒙思想渐入人心B.人文主义推崇古代
C.西方中心论受追捧D.自由主义强调权利
2024-01-29更新 | 346次组卷 | 8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4 . 西汉时期的人才选拔,除少数人物获得民间舆论支持而入仕外,其主要途径还是通经入仕。而至东汉,通过乡论入仕成为普遍现象。这一变化反映出东汉时期(     
A.官员的选拔渠道进一步拓宽B.社会阶层壁垒已被打破
C.乡里清议成为选官主要依据D.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增强
5 . 【国际视角下的中国抗战】

材料: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中的《中国政治报告》汇集了1911——1960年英国驻华官员定期发往英国外交部的政治报告。其初衷是“全面反映过去一年内发生的与报告国相关的事件,并解释其对该国立场和政策的影响”。

1931827日,英国驻华公使M.兰普森的报告中,回顾国民党政府军在江西攻打红军之战况;“共产党……在条件艰难的山区开展远比国民党军队更为擅长的游击战。尽管国民党军队成功地占领了城区,但实际上,他们除了迫使共产党势力从江西和福建山区腹地的一地到另一地之外,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驻华大使卡尔19411月报告中详述了皖南事变的经过:新四军并不想执行这一具有军事和政治双重动机的命令,因为它需要穿越的地区不仅有日本人,还有国民党中央军。……新四军于12月底出发;约2/3的人安然渡过长江。但是,其余人则由于某种未知原因,遭顾祝同部的军队袭击,约3000人牺牲……但官方的说法是,新四军发生叛乱,必须处分。

驻华大使薛穆“1943年年度报告”:“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央政府运用几支最精锐的部队,对共产主义地区进行包括军需品、医疗用具在内的严密封锁,然而,外国访客对共产主义地区的民主管理、全面战争基础上的民众组织、人民对共产党军队及政府的忠诚和热情支持,都给予了一致的赞扬。”

——摘编自喻卓《来自一线的观察——英国驻华外交官视野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驻华外交官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外交官员在抗战时期发出的《中国政治报告》的现实意义和史料价值。
2024-06-0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6 . 如表反映了唐代江南地区润州、常州、苏州和湖州的户数变化。据此推论(     
典籍时间户数
《旧唐书·地理志》唐贞观年间(627—649)72000户
《新唐书·地理志》唐天宝年间(742—756)354000户
《元和郡县制》唐元和年间(806—820)164000户
A.政权更替扩大南北经济差距B.社会环境影响人口数量变化
C.北民南迁促进江南经济开发D.土地兼并推动赋税制度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统计,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全国府、州县级行政单位共有1346个,明末则为1564个。与明初相比,明末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变化不大,但明朝的人口数量从明初到明末翻了一倍还多。据此可以推断,明朝(     
A.地方政府行政职能逐渐萎缩B.高产作物传人导致人口增长
C.基层治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D.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8 . 图1是汉初政治地理结构示意图,呈现“坐西面东”的结构。图2是汉武帝元封年间的政治地理示意图,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朝(     

A.中央集权的加强B.边患问题的解决
C.政治中心的东移D.治国思想的变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现代化的四层含义

一种变迁工业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的一种工业变迁,是18世纪以来的一种现代工业变迁,它包括工业行为、工业结构、工业经济、工业技术、工业制度、工业观念、企业组织和企业管理的合理变化等
一个过程工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过程,1821世纪,工业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第一次工业现代化(工业化)和第二次工业现代化(非工业化)
一种转型工业现代化是一种工业转型,包括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从现代工业向智慧工业的转型
一种竞争工业现代化是一种国际竞争,包括18世纪以来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工业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工业现代化既发生在现代化的先行国家,也发生在后进国家,国际工业互动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

——摘编自刘雷等《1700年以来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史与经验》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8世纪以来世界工业现代化含义的阐释。据此选择工业现代化含义的一个角度或补充新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8-28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
10 . 明清之际,学风开始发生变化,人们既不满意“心学”的束书不观,也不满意“理学”偏离实际的空谈义理。这一变化(     
A.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求B.反映了知识分子对儒学的反思
C.批判了传统儒学义利观D.体现了民众开始关注社会现实
2023-11-08更新 | 226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